文/江南之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作家海明威,(1899—1961)

1941年春,在中国抗战处于最艰难的相持时期,海明威携其第三任妻子玛莎·葛尔虹以职业记者、美国政府特派员身份共同前往中国。

那时的中国,在外国人眼中充满了神秘感。在海明威来中国前,斯诺的纪实性文学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已经在西方社会广泛流传开了。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便是从这本书开始的。海明威也不例外,来中国之前,斯诺以及史沫特莱二位西方著名的记者的作品成了他了解中国的老师。

古老神秘的中国对海明威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于是就毫不犹豫地决定前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春,海明威夫妇到达香港

但海明威并不轻松,他被美国政府要求以美国政府特派员身份调查中国的国共关系,并写出调查报告。所以说海明威这次的中国之行是负有特殊使命的。

海明威,全名是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为美国著名作家、也是有名的战地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战地釆访表现出色,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4年的《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另一部有名的文学作品《丧钟为谁而鸣》其创作的初稿便是在成都一个商业街的小木楼的三个月中完成的。所以说他的中国之行对他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经历。

海明威的一生中,作为有名的随军记者,其在欧洲、非洲、拉美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唯独遥远神秘的东方——中国,他没有来过,所以对于这次中国之行他是非常重视的。

由于孔祥熙家族在美国的特殊渊源,海明威来中国身负特殊使命的情报工作早已被 重庆国府所掌握。所以,从海明威一踏入中国的土地,其便被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3月,海明威在韶关前线考察

海明威携妻子葛尔虹1941年2月底,从夏威夷乘机到达香港后受到当时香港社会文化名流的热情款待,为此与海明威家族有世交之谊的孔祥熙特安排夫人宋霭龄飞抵香港先期合见了海明威夫妇一行。3月下旬从香港进入内地,25日到达广东韶关。

一进入韶关,海明威也没有闲着。由于他有我国抗战当局国府最高统帅蒋委员长的特别通行令,海明威得以直接进入第七战区前线实地釆访。他冒雨参观战区一线师部,实地了解前线将士的武器装备和军队士气。次日又在师部训练营对将士们发表演讲,鼓励抗战将士们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当天的下午海明威在师部警卫人员的陪护下来到对日前线,现场观看了一场国民党军对日军前头阵地的攻击。数日来海明威夫妇的华南前线第七战区之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羊肠小道穿插于乡村之间,滂沱大雨和泥泞的道路、村庄的衰败和贫穷触目惊心。

4月初经桂林抗日后方于4月6日乘坐运钞机抵达中国抗战时的陪都重庆。

一到重庆,海明威夫妇便受到了蒋介石夫妇高规格的接待。蒋介石、宋美龄邀请海明威夫妇共进午餐,整个过程由宋美龄亲自担任翻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6月,海明威夫妇与宋美龄在重庆

蒋介石问海明威对西方报刊上报道的中共有何看法,海明威出言谨慎。蒋介石还谈到了目前国共两党的关系与抗战形势。

通过这次交谈,海明威从蒋介石的话中得出结论并在写给朋友摩根索的信中详细地谈了自己对国共问题的看法,并最终得出结论:

这位政府领袖惧怕的根本不是日本人,而是共产党。日本人对他来说只是“皮肤病”,而共产党却是“心脏病”。蒋介石称他拥有大量军队可以消灭共产党,用这种“外科手术”来治疗所谓“心脏病”。

尽管当时海明威夫妇是以职业记者、美国政府特派员身份来华的,但他们核心任务是:调查国共关系,并写出调查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夏,海明威夫妇和中国翻译

在重庆期间,海明威夫妇并不是住在宾馆,而下榻在宋子文府上,以便从与时任财政部长的宋子文的交谈中更多了解国民政府的财政状况和美国对华援助物资的使用情况及去向。

在重庆蒋介石夫妇会见他们后,在离开重庆去成都之前,重庆国民政又为他们夫妇举办了一次有近300人出席的送别晚宴,其规格和级别达到了国宴标准,极其奢华。在重庆一周多的观察访问,这一切让海明威心中充满了困惑:一方面是前方将士缺衣少药的情况下在浴血奋战;另一方面是国民政府的高层将领和达官贵人在抗战的后方奢侈挥霍,纸醉金迷;还有那个满目疮痍、贫穷衰败的广袤农村。海明威一时都弄不清哪一个是真实的中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5月,海明威夫妇在重庆

因为使命,也为了进一步了解抗战下更真实的中国与国共之间的关系,海明威利用在重庆的一切机会去接触在重庆的中共领导人。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海明威夫妇见到了时在重庆常驻八路军办事处的中共高层周恩来。

在中共驻重庆办的密秘安排下,海明威夫妇见到了周恩来,并与周进行了一次秘密交谈。

海明威的夫人葛尔虹在其《重庆之行》一书中对当时的会见有细致的描述:“周恩来当天穿着一件短袖开领的白衬衫和一条黑色的裤子,神态安详,朴素大方,面容微笑,其眼晴炯炯有神。他和我们之间的谈话是用法语进行的。宾主双方谈笑风生,毫不拘束,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这一次与周恩来的见面会谈,周恩来给海明威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海明威后来回忆:“周恩来是一个具有极大魅力和智慧的人,他与所有国家的驻华使馆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成功地使几乎每一个在重庆与他有过接触的人,都接受共产党人对于所发生的任何事情的立场。”

在海明威夫妇到达重庆的8天后,他们夫妇俩又前往成都。

在成都期间,海明威夫妇被获准参观了陆军学院。在参观过程中,海明威看到一支庞大的民工大军主要用双手修建一个能停泊大型4引擎重型飞机的机场。民工们用铁锹开山劈岭,用箩筐运土造地,他们拉着一个10吨重的石滚子碾压着机场的跑道,这让海明威不禁肃然起敬。

在华西坝海明威又进行了一场激情演讲。他近3000人的华西坝体育馆中,他演讲时的激情和中国学生的爱国口号交织在一起,这成了他成都之行永久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7月,海明威在成都商业街写作

在此后的三个月,海明威一方面在成都商业街一间几层的小木楼上沉浸于创作其《丧钟为谁而鸣》,另一方面在成都市区及附近县区实地考察釆访。这些第一手资料,为海明威了解抗战时真实的中国无疑起到了在重庆国民政府包围下无法得到的收获。

1941年10月初,海明威夫妇离开中国返回美国。

海明威回国后,写了6篇关于中国抗战的报道:《苏日签订条约》、《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日本在中国的地位》、《中国空军急需加强》和《中国加紧修建机场》,同时他还给美国政府提供了国共关系紧张的详细报告,并到华盛顿去回答了针对中国问题的咨询。

在回国后,海明威曾大胆预言:“国民党是没有希望的,战后,共产党将取得中国的政权。”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

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代表日本的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向代表中华民国政府的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

1949年12月,蒋介石将国民党残部撤至台湾,标志蒋介石政权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海明威,这位美国著名作家、战地记者,以其二战期间中国之行第一手资料以及在广泛会见国共高层后得出的二个结论“中国的抗战一定会胜利” “战后,共产党将取得中国的政权”都被历史所应验。(完)

——作者江南之春2020年9月12日于宜昌墨泉楼

  • 原创不易,喜欢吗?喜欢就关注。我是“”作者江南之春,让我们相约:今日天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