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你的风吹到了哀牢山

国庆期间,哀牢山这座原本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山脉,突然在社交媒体上爆火。无数网友纷纷叫嚣着要去一探究竟。

哀牢山在这个国庆假期突然走红,源于颜料师博主“山取画材”发布的一则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人类的禁区——哀牢山,这位博主带着一身胆,一人、一包、一部手机、一条200多块的皮划艇,就这样踏入了连当地人都不敢轻易涉足的秘境。仿佛是用一种近乎灵动与不羁的方式,向世界宣告着他对探索未知的无限渴望。

他用手机支架记录下一个个心跳加速的瞬间,用皮划艇划过每一道湍急的溪流,用双眼捕捉每一处令人震撼的风景。他的身影,在云雾缭绕的山林间穿梭,如同一位孤胆英雄,无畏前行。

哀牢山本身充满诡异的景象,再加上博主刻意附上的惊悚的背景音和解说,使得整个视频充满了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调调,活脱脱的一部真人版《鬼吹灯之云南虫谷》。

视频中,博主向镜头表示,该区域有野生熊出没,希望自己此次出行不会接触到。同时,视频中还拍摄到“有熊出没 注意安全”的警示牌。视频后半部分,博主在一处深潭中划橡皮船时突遇迷雾,还有“不明水生物”,也让视频看起来更加“险象环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果然“高手在民间”,一众好奇小子充分发挥探索精神,把博主的视频逐帧分析、逐帧解密。然后就是各种惊悚的画面和解读纷至沓来。

不少网友表示在视频中疑似发现凶兽,有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有网友认为,博主所遇的“水中大型生物”是“蛟”的后代,博主突遇迷雾,就是“蛟”导致的。

还有网友圈出来一块地方,说“好大一条蛇,这么一大块都是它的身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博主的视频走红后,不少“好奇心满满”的游客纷纷选择在国庆假期来到这神秘的“小众”地区一探究竟。结果由于太多人涌入哀牢山,原本人烟稀少的“禁区”变成了人满为患的“景区”。

10月3日,@云南哀牢山仙境 发视频称,国庆节假期,哀牢山旅行来了“一亿人”。

5日,该官方账号再次发布一则航拍的哀牢山上山车道视频,并发问,“国庆假期,还有多少‘大军’在来哀牢山的路上?”视频显示,绕山而上的路上全是小汽车,已经堵得动弹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表示,“真的没想到会:人人人人人哀牢山人人人人人”“这下真是‘想你的风吹到了哀牢山。’”

更有嗅到流量的网红们,扛着摄影器材蜂拥而至。尤其在看到有人在哀牢山取景拍写真后,也要跟着打卡出片。甚至还有女博主“苗疆陈朵朵”孤身闯荡哀牢山,在山里面露营2天1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为什么哀牢山被称为“人类禁区”

哀牢山的彝语意思是“虎豹出没的地方”,以古代哀牢部落在此繁衍生息而得名,属云岭余脉。

哀牢山其实不是某一座山,而是北起楚雄市,南抵绿春县,横跨5个州市16个县市区,绵延500公里,总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的大型山脉。绝大部分都是未经开发的禁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哀牢山高大磅礴,地形复杂,天气多变,森林茂密,分布着多种区系的森林动物,是国内动物资源最集中的宝库之一,在社交平台上,被称为现实版的“云南虫谷”。

这里保存了世界同纬度面积最大、人为干扰最少、最完整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高大乔木参天有低矮灌木遮地有苔藓蕨草遍附树枝与根底还有横生的藤萝枝蔓随处缠绕攀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危机四伏。哀牢山腹地山高林密,山坡坡度较大且多悬崖峭壁无可供正常通行的道路。这里常出现暴雨、暴雪、冰雹等恶劣天气,雨雾天气下浓雾密闭的森林里晚上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人,一旦长时间在山林中行走有可能因为缺氧失去意识,进而失温。此外,哀牢山经过测量存在着大地磁场强度异常的现象,导致指南针失灵,增加了迷路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始森林中野生动物多常有熊、豹、毒蛇等出没,即使是当地村民也不敢贸然前往深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的这些介绍可不是唬人的,而是有人拿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历史上,一直有哀牢山大规模死亡的传说:汉朝时期,讨夷将军宋越率领一百多名骁勇善战之士深入哀牢之地征讨叛军,可这些士兵离奇暴毙;清朝康熙年间,吴三桂的残余势力逃到哀牢山,同样离奇死亡。

而在现代,哀牢山也曾发生多起人员失联遇难的惨剧。

就在三年前,4名专业的地质调查人员在哀牢山失联遇难。他们中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此前,他们均曾是武警,可以说是一支精锐的地质调查队伍。

出发时,4人携带了罗盘、工兵铲、铁锹、一次性雨衣、一天半的干粮、一矿泉水瓶汽油等物品。汽油是司机特意从备用油桶倒出来让他们带着的,可用于野外生火取暖、防范野兽,还能稀释油漆。此外,每人还携带了一台RTK设备。RTK是一种精度达到厘米级的野外测量方法,打开RTK按钮,后方就能根据卫星系统传回的数据,锁定队员的实时位置。

然而,就是这么一支专业且设备齐全的队伍,却在哀牢山失联遇难了。你想想,要是换成何况没有野外经验的游客,那还回得来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不是哀牢山第一次发生人员失联遇难的悲剧。

20多年前,思茅师专(普洱学院前身)艺术系的几个师生前往哀牢山写生,其中一名学生翻山前往楚雄那边看猴子,结果返回途中迷路,当晚未归,当地开始组织搜救,第二天搜救未果,第三天发现他时,该学生躺在一处山沟里的水塘边,已失去生命体征,身上没有任何痕迹。

三、好言难劝该死的鬼,一群“伪探险家”驴友们的作死狂欢

自从山取的视频爆火后,好多人不做功课,打包了干粮,带着毫无御寒功能的衣服,开着车,盲目地奔着哀牢山就去了,丝毫不顾自身安危。

比如王某某,他本是玉溪本地人,但以前从没进过哀牢山深处。今年国庆假期,看到哀牢山这么火热,刚好他的同事中有人家住哀牢山附近,于是几人组织一支小分队,于10月5日进山。山里面的树荫挡住了阳光,地面行走困难,途中还遇到了不明动物的脚印和粪便,这更让他们胆战心惊,后来他们提前返回了。

再比如北京的张某某,在刷到“山取”的视频后,马不停蹄的于10月1日跑到哀牢山,之后他又根据“山取”的视频,独自寻访来到了视频中的那处水潭,他居然还遇到了一些当地钓友前来钓鱼。

不光是哀牢山,近些年,驴友非法闯入探险从而发生悲剧的事例屡见不鲜,吃瓜君随便让AI帮我整理总结了一下,让人触目惊心。

浙江台州石人峡驴友落水失联事件

河南驴友徒步太行山摔伤被困事件

青岛驴友违规穿越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罹难事件

驴友违规穿越九寨沟被困

广州女驴友徒步喀纳斯迷路失联事件

黄山未开发区域驴友迷路坠崖事件

秦岭深山驴友失踪遇难事件

贡嘎大环线驴友失联事件

私闯罗布泊无人区事件

驴友非法穿越“鳌太线”死亡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悲剧的发生,并未能让那些自诩为“探险家”的人们心生警醒。尽管警示牌上白纸黑字地写着“禁止进入”,但在这些所谓的“勇者”眼中,这些规定仿佛形同虚设,毫无约束力。他们缺乏基本的认知判断,对常识置若罔闻,盲目追求刺激与冒险。

尤其是近些年,随着短视频平台的蓬勃兴起,户外运动突然间成为了获取流量与关注的热门领域。无数所谓的探险者、驴友以及户外运动爱好者纷纷拿起手机或相机,记录下的户外挑战,渴望在这片充满竞争与眼球效应的数字海洋中脱颖而出。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大量的“为探险家”们蠢蠢欲动,他们盲目追求点击量和关注度,不惜以身犯险,闯入那些原本就不适合普通游客涉足的禁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恶劣的是,他们的自私与无知不仅葬送了自己的生命,还无辜地牵连了他人。在探险遇险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公共资源来进行搜救,这不仅是对救援人员的极大考验,更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他们的行为,无疑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漠视与不负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说明啥,人家挑战极限不是不惜命,而是知道有救援队、警察、政府和国家给他们兜底。

就是这些不守规矩的人,让“驴友”一词,成了污名化的代名词。

被嫌弃的驴友的一生,在一次次作死中,给公众留下根深蒂固的“任性”“坏”印象。

四、探险精神的反思与生命的重量

吃瓜君并不反对旅游探险,只有敢于冒险、挑战极限,人类才能探索未知嘛。但想征服自然,首先你心里得有点儿数,要对自然有敬畏啊。只知道头脑一热,要发挥探险精神,却对自然认识不清,最后探险精神成了“作死精神”。

哀牢山的爆火,让我们看到了探险精神的另一面——一种被扭曲的、以冒险为乐的“伪探险”。这些“伪探险者”往往忽视了探险的本质,将探险视为一种炫耀的资本,而忽视了其背后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生命安全的考量。他们或许能在网络上收获短暂的关注与掌声,但真正留下的,是对家人无尽的悲痛和对社会资源的无谓消耗。

真正的探险精神,是勇于探索未知,但绝不轻视生命;是敢于挑战自我,但绝不盲目冒险。它要求我们在出发前,做足准备,了解目的地的风土人情、气候条件,制定详尽的探险计划,并随身携带必要的生存装备和急救药品。在探险过程中,保持冷静,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每一份生命的存在。

哀牢山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露珠,都在诉说着自然的故事,也提醒着我们生命的脆弱与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