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11”恐怖劫机事件震惊了世界。我们总以为那样的事件离自己很远,其实咱们国家也发生过劫机案,我们今天就来讲一桩。不过,此案并不是恐怖袭击,因为事件的特殊性,一直处于保密状态,近几年才逐渐解密,所以拿出来研究讨论。
一、叛徒劫机
198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走过了55个年头,按照惯例,逢五的年份我们会举行比较隆重的庆祝仪式,友好国家会派出代表团访华,这年也不例外。
建军节前夕,乌干达陆军少将率军事代表团访华,在北京访问后又去上海访问,之后准备于30日返回北京参加建军节的庆祝仪式。整个过程由总政保卫部负责代表团的安全,并为代表团团长单独指派了随身携带64式手枪的保卫干事郑延峰负责其安全(很多资料称其为郑延武,此处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发行的军刊《中国空军》中的资料为准)。
“子爵”号机型信息表:
7月30日,代表团乘坐50258“子爵”号专机从上海返回北京。机组成员共8名:
机长兼副驾驶蓝丁寿、驾驶员张景海、领航长王贵峰、领航员刘铁军、通信员唐全兴,机械师庄永春、电气师房加林、乘务员郭灵。
9时12分,飞机从虹桥机场起飞。
9时20分,郑延峰起身进了靠近驾驶舱的卫生间。
9时32分,飞机抵达常州上空以东13公里。刘铁军记录完飞行数据后,从驾驶舱走到后舱通讯室与王贵峰校对飞行数据,并向地面报告飞行状态。在卫生间一直等待的郑延峰终于看到驾驶舱的舱门打开了,等刘铁军走远后,迅速进入驾驶舱,反锁了舱门。
(目前我国仅有1架“子爵”号客机停放在中国航空博物馆)
郑延峰进入驾驶舱后,迅速将事先准备好的汽油倒在驾驶员后背,左手扯下蓝丁寿的耳机后点燃打火机,右手拿着枪,命令将飞机开到桃园机场。
蓝丁寿和张景海意识到——飞机被劫持了!而劫持飞机的居然是本应负责他们安全的保卫干事。郑延峰有枪,还给驾驶舱撒了汽油,手里拿着打火机,处于绝对的优势。两位驾驶员虽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但一时也没有办法,只能等待时机,表面上配合着郑延峰的命令,开着飞机在空中盘旋。
蓝丁寿的通信耳机虽然被扯了下来,但张景海的还戴在头上。飞机的噪声本来就大,张景海趁郑延峰大声呵斥的时候,压低声音向后舱报告了飞机被劫持的消息。张景海的举动自然没瞒过郑延峰,耳机也被扯了下来。
刘铁军汇报完工作后返回驾驶舱,却发现舱门被反锁,还闻到了汽油味。他看到驾驶员虽然在开着飞机,但里面多出一个拿枪的人,意识到驾驶舱可能出事了。
刘铁军返身去找老党员王贵峰汇报情况,王贵峰听后迅速派房加林清点人数,发现少了郑延峰,而且整个飞机上只有他有枪,于是断定,飞机被郑延峰劫持了。
唐全兴立即向上级报告,不久得到回电:
飞机向北飞,向西飞。一定要勇敢沉着、机智灵活地与歹徒作斗争,保证飞机安全,坚决粉碎劫机行动。党相信你们。
(机组成员返回北京前的合影,轮椅上为腿部受伤的张景海)
二、惊心动魄
6位机组成员在后舱商量对策,最后制定了三个行动方案:
方案一:做好自卫准备,密切观察驾驶舱内的动静,配合驾驶员的行动见机行事。
方案二:郑延峰如果从驾驶舱出来,想尽一切办法控制他,如果反抗就杀掉。
方案三:如果驾驶员和郑延峰打起来,就破门进入。
为了避免外宾慌张,也为了控制局势,众人决定不告诉外宾飞机被劫持的消息,同时向陪同的总参外事局副局长沈少星汇报了情况。
方案定好后,6个人开始分头准备。
王贵峰和房加林各执一把消防斧,在驾驶舱门外监视里面的动静。唐全兴值守电台,保持和上级的随时通联。刘铁军密切关注飞机航向变化,上报飞机位置。庄永春随时检查飞机动力系统。郭灵协助副局长做好外宾工作。
郭灵担心郑延峰出来行凶,便以气流大,前舱容易颠簸为由,将坐在客舱前侧的代表团团长引导到了后侧。同时她考虑到,万一飞机坠毁,必须要让党和人民知道事件的真相,于是将飞机被劫持的事情写在了呕吐袋上,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又将呕吐袋装进咖啡盒放到食品柜里。
(“子爵”号客舱)
郑延峰肯定是事先做过功课的,飞机如果按照他要求的150度航向飞行,很快就会飞到海面上,而这对整个机组是极其不利的。
当时的天气本来就热,郑延峰这个保卫干事劫持了中央专机,哪有不紧张的道理,不停地擦汗,这就为两位驾驶员提供了机会。蓝丁寿趁郑延峰擦汗时,悄悄将面前航道罗盘的开关拨至左侧,飞机改由张景海操作,张景海以小角度慢慢将航向转至215度。蓝丁寿面前的航道罗盘虽然指向150度,但飞机已经朝着西南方向飞去。
郑延峰的准备工作是比较充分的,过了一会儿,他发现手里的指北针方向产生变化,用枪威胁驾驶员调整航向,蓝丁寿告诉他指北针在驾驶舱这种强电磁环境下会被干扰,还让他看了看自己指着150度的航道罗盘,成功混了过去。
(年轻时的蓝丁寿,时任空军第34师1大队3中队副中队长)
随后蓝丁寿悄悄将飞机高度从3700米降至3000米,打开释压开关。这样,即使郑延峰开枪射击打穿飞机,也不至于因为气压变化造成重大事故。为防止飞机失控,张景海悄悄打开自动驾驶,并打开通风开关加快汽油的挥发。二人又以没有对岸航线为由拿出地图研究航线,趁机打开安全带,向后调整座椅,将活动空间变大。
蓝丁寿和张景海用手在地图上不断比划,嘴里却在小声研究对策,决定先把郑延峰吸引过来再夺枪。郑延峰因为飞机上的噪声,也听不清二人在说什么。
10时04分左右,云层前方出现湖泊。蓝丁寿灵机一动,告诉郑延峰到了海面,张景海也用手指着地图随声附和。郑延峰喜出望外,希望就在眼前,迫不及待地靠过来想一看究竟。
(“子爵”号驾驶舱空间非常狭小)
郑延峰要想透过前面的窗户看到地面,必须从两位驾驶员中间的空隙探头。郑延峰刚把头伸过去,张景海突然用双手抱住郑延峰的头就往怀里带,蓝丁寿则死死抱住郑延峰拿枪的右手。郑延峰哪里会料到发生这种事,拼命挣扎,到处开枪。三人扭打在一起,摔倒在地板上。
(驾驶员张景海以大校军衔退役)
守在舱门口的王贵峰听到里面的动静,刚抡起消防斧准备劈门,舱门却被里面的三人撞开了。王贵峰看着地板上的三人无法下手,大声质问,张景海和蓝丁寿听到喊声后迅速躲开并指着郑延峰,王贵峰朝着郑延峰的脑袋就劈了下去,等其他机组成员赶到时郑延峰已经死亡,此时是10时06分,距离郑延峰劫机过去33分钟,双方搏斗不足2分钟。
确认郑延峰死后,张景海和蓝丁寿回到驾驶位置将飞机拉高。经检查,郑延峰开了6枪,张景海腿上中了一枪,蓝丁寿衣服被子弹打穿,但没有受伤。
唐全兴用电台迅速将消息报告给上级,得到回电:飞机在南京机场降落,随后派专机接应外宾回京。
10时16分,飞机在南京机场降落。外宾对飞机上惊心动魄的斗争毫无察觉,只知道“子爵”号故障,需要乘坐其他专机返回北京。张景海被紧急送往南京军区陆军总医院抢救治疗。空军司令张廷发飞到南京看望机组成员并当面听取汇报。
8月2日,空军派专机从南京将机组成员接到北京,空军司令张廷发和政委高厚良亲自到西郊机场迎接,张景海随后被送到北京空军总医院继续治疗,于9月18日康复出院,继续他的飞行事业。
(机组成员到达北京后在机场受到热烈欢迎)
8日,中央军委授予50258“子爵”号机组“反劫持英雄机组”荣誉称号,授予蓝丁寿、张景海“反劫持英雄”荣誉称号、一级英模金质奖章。空军党委授予王贵峰“反劫持英雄”荣誉称号,给刘铁军、唐全兴、庄永春、房加林、郭灵各记一等功。几天后,总参外事局授予非洲处参谋詹懋海、张邦栋,礼宾处参谋罗振安二等功。(有的资料中介绍是刘铁军将郑延峰砍死,按照论功行赏的原则及《悠悠蓝天情》中的介绍,应为王贵峰。)
1991年4月22日,空军颁发首批飞行人员荣誉奖章,蓝丁寿、张景海、王贵峰、刘铁军、庄永春、唐全兴均为“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
(新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三、经验教训
“子爵”号被劫持,事发突然,劫持者还是本应该负责安全任务的保卫干事,也就是常说的堡垒从内部攻破,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关键时刻,整个机组的表现令人钦佩,展现出了革命军人机智勇敢、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特质,顺利阻止了一场灾难的发生,为党和国家挽救了巨大损失。回顾整个事件,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
第一,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飞机被劫持以后,机组成员没有为了自身安危而向郑延峰屈服,他们考虑最多的是党和人民的利益。无论是驾驶员、还是驾驶舱外的其他机组成员,只要有1人贪生怕死,8个人就形不成合力,事情就不会如此完美地解决。
当时我国6架“子爵”号客机刚翻修完毕,是我国重要的空中运输工具,无论是飞到对岸还是坠毁,对我国来说都是巨大的财产损失。同时,机上载着外国军事代表团,还正值我军建军55周年大庆,机上任何一位外宾有个闪失都会使我国对外关系产生裂缝,如果飞机真到了对岸,在当时的国际国内政治生态下,无异于制造一场外交地震。正因为影响太过于巨大,所以此事我们在近几年才得以窥其全貌。
(当时我国只有6架“子爵”号客机,民航4架,空军2架)
机组成员们也正是考虑到这些,才会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可以这么说,他们一旦到了对岸,对岸会把他们捧到天上,后半辈子吃喝不愁。但显然,这不是机组成员们追求。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是成功解决此次劫机事件的最根本保证。为人民服务是解放军的唯一宗旨,特种部队是反恐作战的最后利器,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信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这样,在遭遇重大变故时,我们的特种部队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做党和人民的坚强卫士。
第二,遭遇突发事件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无论是驾驶员还是其他机组成员,在得知飞机被劫持时都有短暂的惊慌,这是人之常情,但惊慌没有失措,更没有一时冲动而鲁莽行动,很快便冷静了下来。驾驶舱内两位飞行员配合默契,分析了周围形势,制定了合理的策略,知道郑延峰准备充分,但对于飞机的操作,实质上却一窍不通,二人利用这种技能的不对称成功麻痹郑延峰,做好搏斗准备,而后创造机会发起绝地反击。驾驶舱外的机组成员发现驾驶舱出现情况后,先查明了相关情况,而后向指挥部进行了通报,上级给的命令其实已经充分授权,这可以让机组成员根据具体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畏手畏脚。而后机组成员召开会议,制定计划,统一行动路径,对每个人进行分工,做好了随时支援驾驶舱的准备。
(机长蓝丁寿于1997年晋升为空军少将)
机组成员的危机处置能力比较好,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战机,化解了一场危机。
如果他们鲁莽行动,粗暴地进行反抗,把本来就高度紧张的郑延峰逼急了狗急跳墙,事件也许就会发展成一场灾难。特种部队也需要如此,时刻保持沉着冷静。无论是在飞机上,还是在客轮上,亦或是在火车上,无论是平时休假还是战时执行任务,无论是单人还是小组行动,遭遇突发事件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认真分析周围形势,拿出对策,切不可鲁莽行动,靠蛮力解决不了事情。平时的训练应多强化队员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随机设置一些恐怖袭击场景和突发事件来锻炼队员的决策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
第三,关键岗位的人员要政治合格。
制造这起劫机事件的主角是负责外宾安全的总政保卫干事郑延峰,整个飞机上只有他一个人可以携带枪支,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岗位,本来是保护大家的一道安全屏障,最后却成了一枚重磅炸弹,险些酿成惨剧。
历史上当叛徒的共产党员要不是贪生怕死之流,要不就是迷恋金钱权力之辈,而郑延峰劫机叛逃的理由却有点可笑。
劫机前,郑延峰和自己家里的保姆发生男女不正当交往,被组织多次批评教育写检查,还给了个警告处分。自己做了错事被组织批评教育理所应当,可郑延峰却对此怀恨在心,觉得组织对不起他,已经不值得他继续为之奋斗了。于是暗中密谋叛逃,利用在总政治部工作的便利开始收集绝密资料。
就在这个时候,领导给了他机会,让他负责“子爵”号专机的安全工作。按照一般的做事规程来说,像郑延峰这种犯错的人是需要一定时间重新考验的,尤其不应该负责这么高级别的安全工作,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领导没有准确掌握郑延峰的思想动态,因为工作的疏忽差点酿成惨案。
(红线为预定航线,蓝线为郑延峰要求航线,绿线为概略方位角)
为什么中央警卫局和中央警卫团对政审要求严之又严?原因就在这里,接触的人和事太重要,任何地方出了问题都是大问题。在内卫、机要等重要岗位工作的人员,因为要保障国家重大活动的安全,同时可以接触到大量国家机密,所以安排的人员一定要政治合格。在平时还要留意这些人员的思想状况,关心他们的生活,一旦出现思想波动,或者生活中有哪些变动,要及时摸排思想做出评估,如果不适合继续工作要及时调离关键岗位,免生事端。特种部队亦如此,试想一下,一个掌握各类作战技能的战士如果思想出了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参考文献:
【1】《悠悠蓝天情》编委会.悠悠蓝天情[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3-07
【2】《中国空军》1986年第2期
【3】勇气机遇3088.空军子爵号劫机事件之回忆
【4】段青平.“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
【5】“子爵号”劫机案 劫持者被砍死
本文作者:中华鹰犬 ,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微信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