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在黎滞留11天华人绝望中等到了中国轮船。‍目前,有撤离意愿的中国公民均已安全撤离黎巴嫩。本次撤侨分为两批,由于航班受到影响,首批人员乘船撤离;随后经过外交人员协调,第二批乘坐包机撤离。据了解,首批乘船撤离人员所搭乘的“新厦门”轮,于9月30日02:00接到通知后迅速从土耳其赶往黎巴嫩,在40小时里带着中国公民及外籍家属安全地撤出了黎巴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央视新闻报道,伊朗高级官员近日表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伊斯梅尔·卡尼上周起在黎巴嫩失联。伊朗安全部门两名高官告诉路透社,卡尼在黎巴嫩真主党时任领导人赛义德·哈桑·纳斯鲁拉9月27日死于以色列空袭后前往黎巴嫩,以军在10月初空袭贝鲁特南郊,声称目标包括真主党情报总部,在以军空袭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代希耶后失联。

几天前,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发起了大规模军事行动,代号为“钢铁之墙”,主要目标是黎巴嫩的真主党武装。以色列的战机和火炮日夜不停地轰炸着黎巴嫩南部的目标,爆炸声、枪炮声此起彼伏,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更是多次响起刺耳的防空警报声。面对不断升级的冲突,多国政府紧急启动撤侨程序,一架架满载着侨民的飞机从贝鲁特国际机场起飞,飞往世界各地。在中东这片不太平的土地上,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大撤离行动开始了。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中国政府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一场跨越8000多公里的生死救援行动就此展开。9月30日凌晨2点,“新厦门”轮船,载着祖国的期盼,从土耳其港口紧急出发,目标直指黎巴嫩。40个小时,争分夺秒,69名中国公民及其外籍家属,在紧张和不安中,终于踏上了回家的旅程。然而,这仅仅是开始。10月1日,一架满载着146名中国公民和5名外籍家属的包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腾空而起,飞向那个冲突频发的国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40个小时的航行,“新厦门”轮终于抵达黎巴嫩港口,汽笛声响彻云霄,仿佛在向那些身处困境的同胞们宣告:不要怕祖国来接你们回家了!“新厦门”轮满载着同胞们的期盼和感激,踏上了返航的旅程,与中国政府协调的包机也已准备就绪,将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国际机场起飞,接回第二批撤离人员。夜幕降临,贝鲁特国际机场灯火通明,一架架来自祖国的飞机,划破夜空,降落在跑道上,机舱门打开,温暖的灯光洒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机组人员亲切的问候,让这些同胞们倍感温暖。

中国在黎巴嫩的撤侨行动,再次证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是促进共同发展的真诚伙伴,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国在黎巴嫩的撤侨行动,也给世界各国,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际关系课,它告诉世界,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只有坚持合作共赢,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共创美好未来。

以色列近期一直针对巴勒斯坦抵抗武装和黎巴嫩真主党高层人员进行暗杀,据说,纳斯鲁拉“潜在继任者”的哈希姆·萨菲丁也遇到了袭击事件,当时加尼正位于贝鲁特南郊代希耶。据所谓消息来源的说法,当时,加尼没有与萨菲丁会面,但是,黎真主党到目前为止,一直无法联系到加尼。关于加尼的情况没有任何消息,以色列也没有什么说法,以色列军方发言人在被问及“加尼可能在以色列对贝鲁特发动的袭击中身亡”时,仅称:袭击结果仍在评估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伊朗政府也面临着复杂抉择,当前国际形势下,任何军事冒险行动都可能带来难以预料后果,伊朗需要维护自身利益同时,谨慎评估风险,避免局势失控。国际社会也密切关注着伊朗动向,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呼吁伊朗保持克制,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行动。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符合各方利益,历史恩怨、现实利益冲突,使得这片土地始终充满着变数,卡尼失联事件,再次凸显中东地区局势脆弱性,也提醒着国际社会,和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去维护。

加尼的失联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东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以色列可能选择“斩首行动”而非大规模军事打击,这一策略颇具深意。一方面,它避免了正面冲突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另一方面,通过针对性地消除关键人物,以色列希望能够削弱伊朗在地区的影响力。然而,这种策略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加尼确认遇害,伊朗很可能会采取更加激烈的报复行动,这无疑会将中东局势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