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身处太原的李渊敏锐地嗅到展现自己才能的时机已到。于是李渊便带领他的两个儿子在太原起兵,想要趁乱分一杯羹。但仅凭李渊自己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于是李渊集合了一批人帮助自己,这批人以武将居多,跟着李渊四处征战,最终奠定了唐朝的版图。按理说,打了一辈子仗,那些从太原起家的功臣能跟着李渊好好享受享受,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唐高祖李渊本来是隋朝的官,他的官职叫“太原留守”,就是隋朝放在太原的军政长官。这里的太原,就是今天的山西太原一带。李渊登基以后,按理说跟他一起从太原起家的功臣应该加官进爵,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李渊却并没有这么干。李渊颁布了一道名为《褒功臣诏》的诏书,诏书中却并没有论功行赏,而是赏赐和他一起从太原出来的人“丹书铁券”,效果等同于咱们所说的免死金牌,这看似是个大赏赐,实则不然。
纵观其他朝代,就算是宋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以后,跟随他的功臣也都是锦衣玉食,赏赐颇丰。但李渊给的这个“丹书铁券”,是只适用于危机时刻的紧急避险,最多也就能长点脸,既不能吃,也不能喝,对于那些拿命来拼的功臣而言实在寒酸。
按理说,论功行赏既可以彰显自己的大度,又可以安抚人心,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为啥李渊却选择了给“丹书铁券”这种寒酸的操作呢?难道说是刚打下天下,不舍得花钱?当然不是,这是因为李渊并不信任这批从太原就跟着自己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看这帮人干了什么。
公元617年,李渊在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劝说下,进军当时的政治中心——关中。军队出发后不久,就来到了一个叫贾胡堡的地方。李渊正踌躇满志,准备和隋军展开决战。结果有传言说原本威胁太原的突厥军队联合一个觊觎太原的军阀,叫刘武周,准备夹击李渊等人。于是军中一时人心惶惶。
这些跟随李渊起兵的人原本就只想让李渊割据太原,自己则守着太原过好日子。所以一听到被合围的局面就纷纷让李渊退兵,希望自己能回家和妻儿老小过日子。这听着没啥问题,但在与隋军决战这种关键时刻是动摇军心的大忌。这也反映出,这些跟着李渊的人其实没啥志气。
好在危机关头李建成和李世民站了出来,表示此时退兵必定军心大乱,军队涣散,这样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李渊站在两个儿子一边痛骂这些想要退兵的人,并迅速稳定住了局势。
但这件事让李渊很生气,从此就对这群跟他从太原出来的人有了看法。登基以后,李渊便开始想办法想要排挤这帮人。但毕竟跟了自己那么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好公开撕破脸皮,于是李渊就想了“丹书铁券”这一招,不给这帮“太原功臣”进入权力核心的机会。由于李渊不信任自己身边的这些功臣,所以将政治的重心放在了两个儿子身上,而这也为唐朝后来一君二储的局面乃至后来的玄武门之变埋下了祸端。
李渊更像是一个有一定基础,想要在乱世之中谋求发展的创业者。而这帮跟他在一起的功臣,原本只想协助李渊完成自己割据太原的目的。这恰恰与李渊向前发展的诉求相矛盾,所以这帮人虽然劳苦功高,但在李渊面前依然不得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