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举办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向社会推出50名(组)优秀少年儿童的先进事迹。其中,来自上海市鞍山初级中学的吴增阳和来自上海市蒙山中学的李王喆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一起来看这两位上海少年的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增阳参加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答辩

作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和上海少年科学院的“小院士”以及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的“小研究员”,吴增阳是一位勤奋刻苦、勇于创新的科创小能手。他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场景相结合,实现多项发明创造,涉及医疗、交通、日常生活等多领域,已获得80余项国家级、市级科创殊荣和9项国家专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增阳参加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

吴增阳用创新演绎科技少年的时代风采。“在医院就诊时,我发现护士给小朋友扎针遇到的各种困难,萌发了改良输液器的想法”,在科技老师的帮助下,他查阅了大量资料,比对市场上各类产品,探究它们的性能优劣及异同,“妈妈的USB暖手宝、弹性运动鞋带、衣服上的尼龙搭扣以及同学们最爱的MP3、运动时的手机臂带等等都带给了我灵感,于是我画下设计图,标注各个部件的用途,到各大医院的儿科诊室咨询医生和护士,听取专业建议。”就这样,吴增阳的首个小发明“输液小帮手——儿童输液辅助装置”诞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增阳参加科创小达人TED演讲秀展示口罩雾化消毒盒

吴增阳曾连续多年参加全国及市级青少年交流活动并屡获佳绩,曾获上海市“未来科技之星”、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未来发明家”等殊荣。他用勤学诠释现代青少年应有的精神风貌,不断升级换代自己的发明创造,以科创践行公益,向社会传递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王喆在课堂上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13年前,母亲给了李王喆生命;13年后,他还妈妈一场新生。这位少年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孝心,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生命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王喆和妈妈在一起

2023年8月,李王喆的母亲不幸被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这一恶性血液疾病给家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治疗费用高昂,而且治疗过程艰难。得知只有骨髓移植才能带来治愈的希望时,13岁的李王喆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用我的骨髓,我要救妈妈!”

这个声音,虽然稚嫩,却异常坚定。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选择,更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报答。那年他才初一,只有13岁。捐髓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从骨髓穿刺检查到每天两针的升白针,再到干细胞提取分离,每一步都考验着这个少年的意志和勇气。比抽血针头粗了不止一倍的钢针扎入他臀部的髂骨、脖子两边深埋着两根几乎直达心脏的静脉管、机器在耳边隆隆作响......尽管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和不适,但李王喆始终咬牙坚持,从未放弃。他深知,自己的每一分努力,都是母亲康复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王喆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孝心让家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终于,在经历了两天的细胞采集后,400毫升造血干细胞缓缓流入了母亲的身体。这份生命的礼物,不仅给母亲带来了新的生机,更让这个家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母亲顺利出院,虽然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和观察,但李王喆的孝心和坚持为母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李王喆的孝心之举,不仅感动了家人和医护人员,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好少年”的美德和担当。他的动人故事诠释了孝心无价,更令人们相信爱能创造奇迹。

综合自文明上海、上海杨浦、i金山

编辑:季昕

“在看”和“点赞”点这里哦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