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多墨!
才发现我居然已经完成了10天的持续阅读写作,但感觉好像是昨天才开始的。
先看一下这10天做了什么。在写作输出方面,10天写了11篇文章,共约13000字,收获31位粉丝的关注,约148次收藏;在阅读方面,确定了一个主题,产生了4个问题,已完整回答3个。(得给自己点个赞!)
写出来的文字被认可,自然是件开心的事情,但这只是收获的一部分,最大的收获,是在这10天里面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
我发现整个活动的设计不是完整的行动闭环。我当初认为,100天的持续行动可以养成一些积极的习惯,还可以用输出倒逼输入,最终能搭建出个人的知识体系。但是在行动之后才发现,这完全就是想当然,是一种理想化。
持续阅读和持续写作输出之间,其实隐藏了很多无法省略的环节,他们两者之间只存在间接的影响,并没有直接的作用力。这就如同“收割麦子”和“吃上面包”一样,中间还有非常重要的粉碎、烘焙等加工过程,一旦缺少麦子将永远无法变成面包。
写作输出本质上是一种消耗,它消耗的是认知被拓展之后产生的心得感悟和思维创新,这些感悟和创新都是新的信息在被加工时产生出来的。
一般来说,我们能够加工处理的新信息大都来自于工作、生活、社交和阅读。而加工这些信息则需要有体系化的知识库,或者是一套完备的知识管理流程。否则持续的阅读只能在不断累积信息,持续写作则会因灵感枯竭而被迫停止。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变成了如何构建体系化的知识库。因为要在不中断活动的基础上从零开始搭建,所以就需要有知识管理策略、信息收集策略、输出质量管控策略以及时间精力管理策略等等。简直就变成了要做一套个人生产力管理系统。
虽然看起来很难,但其实最终的目标变得更具体了。更何况对于构建体系化的个人知识系统来说,要得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只要把过程做好了就得到了全部。
所以只需要设计好整个架构,做好过程的记录,经常反思不断复盘,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如果失败了,那必然是整个过程的设计出问题了,绝不可能是行动本身有了差错。
好吧,生活让思想更复杂,思想让生活更灿烂。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