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气象台,几十个不同尺寸的屏幕实时显示着各种气象图表,密密麻麻的数据不断更新。如果说忙碌于数据整理的工作人员是有序的蜜蜂,那么,首席预报员梁红丽则像是蜂王,负责统筹各种信息,作出综合研判并修订出最终的天气预报。
“随着时代发展,政府和群众对于气象信息精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预报员也在不断提高科学素养。”梁红丽介绍,20多年前,自己在县级气象站工作时,天气预报依赖于有限的观测手段,他们常常需要等待全球气象数据交换,再将数据手绘成天气图进行分析,到预报发布时往往需要半天。随着科技发展,数值模式成为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预报员需要结合快速同化、人工智能、客观方法等,对数值预报产品偏差进行修正。“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季风交汇区,山地气候复杂,突发性、局地性天气突出,预报难度大。我们虽然做不到预报百分之百准确,但是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随着气象服务的需求范围从市民出行、农业生产支持,扩展到电力、水利、航空、环境等多个领域,气象服务对气象预报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每天跟国家气象中心和各州市视频会商外,我们在重大气象活动、节假日、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震应急和滑坡泥石流抢险救灾等关键节点保障中,常常需要做到快速反应,有时还需要到现场进行保障。”今年高考期间,梁红丽和同事通过持续研判,对6月8日傍晚的暴雨过程进行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并提前2天预报了麻栗坡县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为考生出行及我省地质灾害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除了气象预报,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也是梁红丽的重要工作。在“首席说天气”视频栏目中,她通过回答“昨天的预报说中雨,怎么今天就变成了大雨?”的疑问,普及了“云南山地气候显著,突发性、局地性暴雨较多,强降水落区较为分散”的气象知识;借助网络爆红的“昆明准静止锋”图片,对准静止锋影响区气象预报如何实现精细化及多省联合观测试验作出了解答。
坚守预报一线28年,梁红丽先后获得中国气象局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全国百优预报员、中国气象局西南地区业务能力提升攻关团队骨干成员、省气象局重大气象服务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她常说:“将传统的晴雨预报全方位地提升,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服务,尽量与政府、群众的需求相统一,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压力,但是,能和更多人达成连接,被大众所需要,正是我们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动力。”
云报却没有记者吴沛钊
责任编辑:董明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