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庆,朋友圈被各地旅游盛况刷屏,人人都在晒旅行,人人都在吐槽“人从众”。文旅部数据一出,更是在网上炸开了锅:7.65亿人次出游,7008.17亿元的总消费,这届“十一”黄金周,妥妥地为“内循环”添了把火。

可热闹归热闹,有人欢喜有人愁,这7000多亿的蛋糕,可不是谁都能分到一大块的。同样是省会城市,有的地方接待游客数都破2000万了,收入却连人家的一半都不到;有的地方,游客数量看着不起眼,背地里却数钱数到手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玄机?是景点不够吸引人,还是营销手段太落后?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看看这国庆旅游市场,到底是谁在闷声发大财,谁又在“赔本赚吆喝”。

要说这国庆期间最“吸金”的城市,魔都上海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卷王”。1862.25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在全国只能排到第四,可人家愣是靠着269.19亿元的旅游收入,稳坐全国第一的宝座。

你可能会说,上海那地方寸土寸金,物价高得吓人,收入高也正常。这话确实有道理,毕竟在上海,吃顿饭、住个酒店,价格都比其他地方贵出一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上海的“吸金”能力,可不只是靠“贵”就能解释的。人家在提升游客体验、刺激消费这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

文化艺术交流,就是上海打出的一张王牌。各种高大上的文化展览、美术展、表演活动,一个接一个,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些新颖的项目,不仅让游客有了更多选择,还把他们的钱包安排得明明白白。

当然,上海本身的魅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南京路的繁华景象,豫园的古典韵味,这些经典景点,无论何时都能吸引无数游客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别说还有陆家嘴金融区、世博园区这些现代化地标,展现着上海的国际范儿。

相比之下,北京和成都,走的则是截然不同的路线。

首都北京,自然是靠着浓厚的国家情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大批游客。2159.64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直接打破了历史记录。

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更是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必打卡”项目。为了亲眼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不少人甚至提前一天就到广场周边排队等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些国家级景点,北京还准备了两千多场文化演出,从京剧表演到烟花秀,从爱国联欢活动到特色文化展览,各种类型的演出活动,可谓是精彩纷呈。

268.58亿元的旅游收入,也证明了北京的吸引力。

不过,跟上海比起来,北京的“吸金”能力还是稍逊一筹。这其中的原因,恐怕还得从游客的消费心理和城市的定位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作为首都,更多的是承担着文化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在商业化开发方面,自然要有所克制。而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则更加注重商业化运作和消费升级,这也就导致了两座城市在旅游收入上的差距。

成都,则凭借着“天府之国”的悠闲氛围和“大熊猫”的超级IP,成为了国庆期间的“流量之王”。2378.9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傲视群雄。

成都双流机场的繁忙景象,就足以证明这座城市的火爆程度。一架架飞机起起落落,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送往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成都的吸引力,可不仅仅是“大熊猫”那么简单。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秀丽风光,宽窄巷子的古色韵味,锦里古街的热闹景象,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更别说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火锅、串串香、钵钵鸡……各种美食,简直是吃货的天堂。

然而,尽管成都的游客数量最多,但226.5亿元的旅游收入,却比北京低了不少。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成都的“平价游”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起上海的高消费,成都的物价水平要亲民得多。而且,成都的很多景点都是免费开放的,这也让游客们可以更加轻松地享受旅行的乐趣。

从北京、成都、上海这三座城市的“国庆成绩单”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旅游市场正在经历着从“流量为王”到“体验至上”的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纯依靠景点数量和低价策略,已经很难再吸引到游客的目光。相反,那些注重提升游客体验、打造独特旅游产品的城市,更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当然,也有一些城市,在国庆期间选择了“另类玩法”,长沙就是其中的代表。

952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三,73.88亿元的旅游收入,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道说,长沙的旅游资源不行?

当然不是!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可是拥有着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橘子洲头等一大批知名景点。而且,长沙还是毛主席的故乡,红色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更别说还有臭豆腐、小龙虾、口味虾、糖油粑粑……各种让人流口水的美食,吸引着无数吃货前来打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为什么长沙的旅游收入会这么低呢?

这还得从长沙的“平价游”模式说起。

在长沙,很多景点都是免费开放的,游客们可以随意参观,不用担心门票费用。而且,长沙的小吃价格也非常亲民,即使是囊中羞涩的学生党,也能在这里吃得心满意足。

再加上长沙的公共交通非常便捷,地铁、公交线路覆盖面广,游客们出行非常方便,也减少了交通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不花钱”的旅游方式,虽然降低了长沙的旅游总收入,但也吸引了大批追求“性价比”的游客,尤其是年轻人。

对于他们来说,旅行的意义,不在于花了多少钱,而在于体验到了多少乐趣,收获了多少回忆。

长沙的这种“平价游”模式,究竟是真香还是鸡肋,目前还很难下定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平价游”确实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到旅行的乐趣,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但另一方面,“低价竞争”也可能会导致旅游服务质量下降,甚至引发一些乱象。

如何找到“平价”与“品质”之间的平衡点,是长沙乃至所有旅游城市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长沙的“平价策略”或许是个例,但它背后反映出的趋势却值得深思: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逐渐远去后,旅游城市该如何找到新的“吸金”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靠低价竞争,吸引来的大多是价格敏感型游客,他们的消费能力有限,对旅游体验的要求也相对较低。

一味地打价格战,只会导致旅游市场陷入恶性循环,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利益。

要想在后流量时代“C位出道”,旅游城市还得在提升旅游品质、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上下功夫。

首先,要深挖文化内涵,讲好“目的地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北京的皇家气派,还是成都的休闲安逸,抑或是上海的国际范儿,都是其独特的城市魅力所在。

旅游城市应该深入挖掘自身的文化底蕴,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体验项目。

比如,北京可以推出以故宫、颐和园、天坛等皇家园林为主题的“探秘紫禁城”深度游线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可以依托杜甫草堂、武侯祠、金沙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打造“三国文化之旅”;

上海则可以利用外滩、南京路、田子坊等地标建筑,开发“海派文化体验之旅”。

其次,要注重游客体验,提供优质服务。

旅游,说到底就是一种体验式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来到一个城市,除了欣赏风景,更希望能够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

因此,旅游城市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从细节入手,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行体验。

比如,可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标识系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可以开发更加人性化的旅游APP,提供在线预订、智能导航、语音讲解等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可以鼓励发展特色民宿、主题酒店,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住宿体验。

此外,还要善用新媒体,创新营销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旅游城市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精准营销,吸引更多目标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可以与旅游达人、网红合作,拍摄旅游攻略、制作短视频,进行线上推广;

可以利用直播、VR等技术手段,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吸引年轻游客;

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开展主题活动,提升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而言之,后流量时代的旅游市场,比拼的不再是简单的游客数量,而是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服务质量和品牌价值。

旅游城市只有找准定位,深挖潜力,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的国庆旅游市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旅游发展趋势的窗口。

一方面,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让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走出家门,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升级,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人们更加渴望深度体验、个性化定制和精神文化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旅游的未来,必然是从“眼球经济”到“心灵旅行”的转变。

未来的旅游,将不再是简单的“打卡式”旅游,而是一种追求身心放松、文化体验和精神成长的生活方式。

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与当地人进行交流互动,获得更加深刻的旅行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旅游城市,也需要从单纯的景点开发,转向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旅游产品的打造,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

从“流量为王”到“体验至上”,从“眼球经济”到“心灵旅行”,中国旅游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而这场变革,也必将为中国旅游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