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花都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向改革要动力——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描绘花都改革创新的经验和成果,敬请垂注。

系列报道之二: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擦亮“活力教育”品牌

用一趟车打通随迁子女前往公办学校的上学路,用一双脚走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用一根绳子带动乡村学生在世界竞技舞台上大放异彩……近年来,花都区不断推出创新举措推动教育领域深度改革,通过打造公办学位“直通车”、推行“走教”和学区教师交流工作、发展乡村特色教育等,持续擦亮“活力教育”品牌。

截至目前,花都区西片、北片和花东片区全部开通公办学位“直通车”,已开通10条线路,惠及470余名来穗务工人员子女;有近60名老师参与“走教”工作,分布在14所学校中,惠及上万名学生;跳绳、洪拳、醒狮等乡村特色教育遍地开花,培养出多名世界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办学位“直通车”

让孩子读“家门口的好学校”

早晨 7: 30,两辆橙黄色校车闪烁着警示灯,依次驶入花都区梯面镇。 两辆校车途经10个站点,将百余名随迁子女安全送达民安小学、棠澍小学附属云梯小学和梯面小学3所公办小学。

这是花都区教育局为解决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难的问题,于2023年9月1日起试点开通的公办学位“直通车”。试点“直通车”从花都区西北部的狮岭镇发车,狮岭镇有40万常住人口,其中户籍人口7.3万人,外来务工人员多,公办学位供不应求。相反,位于花都区北部的梯面镇常住人口较少,镇内的3所公办小学都存在着招生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办学位“直通车”项目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都区在确保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全面盘点公办学位资源,开展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剩余学位转学工作。通过“直通车”服务,吸引更多的在民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转学到乡镇公办学校,盘活了梯面镇富余的学位存量。

“如果没有‘直通车’,送孩子去民办学校就读的经济压力更大,感谢‘直通车’为我们家庭带来的便利。”花都区一位随迁子女家长表示。

花都区教育局北片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张帜介绍,“直通车”停靠的站点,是花都区教育局对线路交通情况深入调研、充分听取家长意见后优化调整的结果。站点的设置充分考虑便利性与安全性,尽量缩短家长到站点接送小孩的距离,尽量避开交通繁忙路段,尽量选择在有公交站牌或校车站点的宽敞路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管理部门还为“直通车”安全运行做足了保障措施。除了车上固定配备的司机和随车照管员,还有包括派出所民警、村居治安队员、教育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在内的志愿者在各站点维持秩序。车上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可随时掌握每名学生上下车及在车内的情况。车内还配备灭火器、应急药箱等,以备不时之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学年,花都区进一步深挖乡镇公办学位资源,增加开通“直通车”的学校,扩充学位,扩大学段。目前,共开通10条线路,共有470余名来穗务工人员子女通过公办学位“直通车”就读公办学校。

“这是城市留人留心、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能让更多的随迁子女享受到优质公办教育资源。”花都区教育局局长查吉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行“走教”模式

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来,跟着音乐动起来,拍拍手,拍拍桌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校园里,花都区“走教”老师陈茜踏着跃动的光斑,来到炭步镇文岗小学的孩子们身边,为他们带来每周一节的音乐课,欢快的音符夹杂着孩子们稚嫩的歌声,点亮一片音乐的星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教”,指的是一名‌教师跨两个及以上学校授课,是普通授课方式的有益补充。花都区部分农村地区,因生源不足导致学校教师总量不足、师资配备不均衡,直接影响学生接受学科专业化教育。2018年,花都区开始试点运行走教和学区教师交流工作,解决乡村音体美教师配备不足的问题。

彼时,走教包含的科目主要是音乐、体育、美术、心理等,让孩子们在接受主科教育的同时,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课程。

在走教和交流轮岗工作施行以来,学生精于“学”,教师精于“教”,花都西片的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2023年,花都区开始探索走教工作2.0版,从“交换式”演变成“车轮式”,由学校“缺教师、课不齐”到“有教师、开齐课”再到“配强师、上好课”,吸纳更多学校参与其中,同时走教学科从音体美拓展到全科,不断促进花都教育高质量发展。迄今为止,花都区共有近60名参与“走教”工作的教师,分布在14所学校中,惠及上万名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走教工作主要局限在两所学校之间,现在增加至三所学校甚至更多,比如说某所学校接受了其他学校音乐课走教的同时,这所学校也派出美术老师,前往另一间学校走教。”花都区教育局西片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叶添华阐释道。

从被动的“为了需要而走教”到主动的“为了发展而走教”,花都区走教工作模式不断更新迭代,趋于成熟。教师到走教的学校授课,不再是一味的帮扶,弥补学科教育的空白,也是向同学科更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获得更强的职业幸福感。

下一步,花都区将继续把走教工作做深做实做强做优,把体艺教师走教交流经验在其他学科中推广,补齐西片教育短板,推进“1+9+N”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将加强对走教老师的人文关怀、完善激励措施,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走教工作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展乡村特色教育

擦亮教育品牌实现“五育并举”

一声哨响,脚起绳落,快如闪电,“嗖嗖”声响彻赛场,花都少年在世界跳绳比赛上展开激烈角逐。近年来,花都区厚植跳绳教育品牌优势,让乡村学校的学生有机会登上国际舞台展示自我、为国争光,辖内14所学校在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中夺得110余项冠军、60余项亚军、40余项季军。

学校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生岑小林以30秒单摇跳230次的成绩在2024年亚洲跳绳锦标赛上再次刷新世界纪录……其中,花东镇七星小学先后培养出近40名世界跳绳冠军,打破10余项世界跳绳纪录,谱写“全国道德模范”“光速少年”“中国速度”等传奇故事。该校把跳绳融入体育课、大课间和课间活动,创编生动有趣的“绳操”,提高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育兴则学校兴。目前,花都区七星小学、花东学校、九潭中学等一批乡村学校,均因跳绳而焕发活力,“由乡村薄弱学校发展成了由多个学校组成的教育集团,树立起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激发了乡村学校活力。”花都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花都区的传统武术教育同样不容小觑。在花都区炭步镇藏书院村,洪拳文化传承已有100多年历史,近年来,该村将洪拳文化当中传承以德为尊、光明磊落、拼搏担当、团结友爱、尊师敬长的文明精神写进了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

“每逢周末,洪拳传承人会免费授徒,向青少年深挖洪拳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引导孩子们向善向好、上进好学。”炭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洪拳文化村规民约的潜移默化中,洪拳少年自觉成为文明好乡风的传播使者,积极履行小小主人翁的义务,发扬积极进取、孝老爱亲等美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锣鼓喧天的伴奏下,十数只醒狮形神兼备、动作刚劲,灵巧地在搭好的台上穿梭腾跃,狮头左右摆动、狮眼不时眨动,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南派雄狮的风采。这是花都区大唐边少青分会表演醒狮节目的生动场面。

夺得第七届广州市青少年醒狮表演赛决赛单狮组金奖,荣获“非遗醒狮少年达人”称号……近年来,花都区超过10间职业学院和中、小学开展非遗醒狮进校园活动,以醒狮技艺课程的开发、活动的开展、平台的拓展为基石,充分挖掘醒狮活动的教育内涵,用醒狮文化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成千上万名学生成为弘扬传统醒狮文化的新生代。

传递教育温度,擦亮教育品牌。放眼未来,花都区教育系统将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以高质量教育支撑广州北部增长极建设。

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文字: 张智虹

图片:往期广州花都发布

编辑:穗琦

复核:龚耀东 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