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分工协作至关重要

浙江即将迎来一座新机场

“丽水发布”12日消息,日前,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同意新建的丽水市机场命名为“丽水机场”。

丽水机场项目于2008年底启动前期工作,2020年6月完成设计报批,同年7月开工建设。机场性质为国内支线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本期按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000吨的规模设计。目前,丽水机场正加速推进工程建设,计划于今年年底建成并完成校飞、试飞等工作。

这是近半年来浙江又一个新建机场定名。今年6月,民政部明确新建嘉兴机场命名为嘉兴南湖机场,舟山普陀山机场更名为舟山普陀山国际机场。嘉兴南湖机场是长三角第一个专业性国际货运枢纽,预计2025年投入运行。

解读:根据公开信息,待2025年嘉兴南湖机场建成投运后,浙江11个地级市将拥有9座机场,基本实现全省航空服务全覆盖。目前,浙江仅绍兴、湖州还没有自己的机场,不过绍兴与萧山机场已有地铁相连,等同于绍兴和杭州共用机场。至于湖州未来会不会自建机场,目前尚无确切消息。

此外,今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 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中透露,将谋划建设金义新机场。根据《金华市区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年)》,规划新建的金义新机场定位为区域枢纽机场,国家货运枢纽。

当前,不少地方都在“拼命建机场”,比如山东的目标是“市市通机场”,广东将形成“3+4+8”运输机场布局,河南有5座机场在建、规划中……根据《“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将从2021年的241个增加到2025年的270个。

机场有了,如何发挥最大效用,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当前,浙江已经提出“民航强省”的发展目标。根据规划,在浙江航空版图中,除专注货运的嘉兴和致力于航空产业配套的舟山外,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定位为门户型国际航空枢纽,宁波、温州为区域国际航空枢纽,金华、衢州、台州、丽水等中小机场则以开通国内主要城市航线为主。在此基础上,如何选择不同的产业经济定位,努力形成“错位发展”格局,才能更好实现区域协作。

从更大视角来看,作为全国机场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长三角41市共拥有24座机场,目前在建、迁建和规划新建的机场共有8座,全部建成后长三角民航机场总数将达32座。

此前,《华东地区民航“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到,区域民航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枢纽机场存在同质化竞争趋势,协同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要打造定位明确、功能互补、分工协作的世界级机场群,长三角三省一市还需进一步理顺合作机制,加强机场协同。

#动向

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获批

浙江日报消息,10月10日,《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35年)》获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新版总规以建设世界一流强港为目标,建设以集装箱、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国际枢纽海港,打造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大宗商品中转储运基地和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不断增强港口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新版总规预测,2035年宁波舟山港货物总吞吐量达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6000万标箱,规划形成“一港、两核、二十区”的总体空间格局。

四川打造西部商业航天港

四川日报消息,10月9日至10日,按照航空航天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有关工作安排,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深入凉山州调研西部商业航天港建设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指出,要以超常规举措加快推进西部商业航天港建设,全力推进发射场园区立项审批,深入开展高水平专业化规划设计,进一步明确发射场区、服务区和文旅拓展区建设模式。要优化相关建设和招商时序,以发射场区建设为龙头带动产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进度,招引箭星制造等企业入驻园区,打造原位制造产业集群。

上海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出,到2027年,本市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动力持续增强,在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标志性转化成果,形成体系化实施、场景化驱动、要素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生态。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8000亿元;科研事业单位累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额达到100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的企业超过2000家;培育服务水平专业、运营模式突出、示范效果明显的概念验证中心、开放式创新中心和技术转移机构100家以上,引育专业化、复合型技术经理人3000名以上。

青岛与北航签署深化合作协议

“青岛发布”消息,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化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出席签约仪式并会见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一行。曾赞荣表示,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共同推进北航青岛研究院建设发展,持续深化在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校地合作走深走实。

#声音

财政部: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10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近期将陆续推出的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主要包括:

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地方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来促发展、保民生。

二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四是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国庆节前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下一步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

蓝佛安强调,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四点,这四点是目前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我们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数读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

“中国铁路”12日消息,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12亿元、同比增长10.3%,投产铁路新线1820公里,其中高铁1210公里,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庆前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6万公里。

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96亿人

10月11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为22.5%。

#放榜

最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公布,两城“上新”

10月1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24年9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速报。数据显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13条,运营里程10440.5公里,完成客运量25.8亿人次。

9月份,客运量环比减少2.3亿人次,降低8.2%,同比增加1亿人次,增长4%。9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26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降低7.6%,同比降低1.6%。9月新增运营里程77公里,新增运营线路2条,为西安地铁10号线一期和苏州地铁8号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编辑 | 刘艳美

*题图来源:摄图网_601340093 *城市进化论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