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闽南网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近日在安理会审议“北溪”管道问题时说,中方希望有关国家积极同俄罗斯这一“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主要当事方沟通合作,避免将调查政治化。他说,两年前,“北溪”管道发生爆炸,震惊世界。两年来,国际社会一直高度关注事件调查进展,安理会多次进行审议,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安理会成员一再呼吁,要开展客观、公正、专业调查,尽早查明真相,将肇事者绳之以法,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安理会曾对事件进行国际调查还是国别调查进行多番讨论,最终由瑞典、丹麦、德国自行开展国别调查。但瑞典、丹麦陆续宣布终止,德国至今没有明确结论,公众只能根据爆料获取信息,进行猜测。中方希望各方尽快就俄罗斯此前的声明草案达成一致,对外发出明确信号,并提出三点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溪”天然气管道原本是俄罗斯向德国等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的重要管道,2022年9月26日,“北溪”天然气管道在丹麦、瑞典附近海域发生剧烈水下爆炸,大量天然气泄漏,疑遭人为破坏。而在事件调查过程中,俄罗斯却始终被西方国家禁止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背后的责任人仍无人知晓,西方司法一贯标榜的“效率”在此刻荡然无存并始终保持沉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北溪”管道遭到“恐怖袭击”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欧洲能源和环境安全以及波罗的海航行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今年2月,丹麦和瑞典宣布结束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北溪”管道的确遭人为故意破坏,但似乎不可能在两国司法管辖范围内提起刑事诉讼。过去两年,德国未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供任何有关其在调查中所取得的实质性信息。

今年9月,匈牙利外长参加联合国大会间隙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说,“北溪”遭破坏已过去两年,相关方根本没有认真调查,这种情况“可耻”且“令人愤慨”。“当下进行的所谓调查看起来更像一个笑话或悲剧。”他说,“假如确实做了认真调查,到现在肯定已有些结果。”西雅尔多同时说,如果一个或多个国家参与了对“北溪”管道的破坏行动,“那就应被视为国家恐怖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都记得,“北溪”爆炸后的最初一段时期,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客和媒体曾纷纷将矛头指向俄罗斯,称俄欲通过“炸管断气”来“威胁”欧洲。但这种说法很快被权威分析打脸:俄要切断天然气供应只需关闭阀门即可,何必费那么大的劲?!“炸管”的帽子没能扣到俄罗斯头上,反而给美国自己惹来嫌疑。梳理历史轨迹不难发现,为了让欧洲、特别是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严重的德国彻底弃俄投美,美国差不多从十多年前就盯上了“北溪”。

据多家媒体报道,德国检方已向波兰检方发送一份逮捕令,要求波兰逮捕涉嫌参与破坏“北溪”管道的一名乌克兰人,此人据称是一名潜水教练。不过,波兰方面当天回应说,这名嫌疑人已返回乌克兰。据报道,德国联邦总检察长办公室一名发言人回应这家媒体有关“北溪”事件相关问题时说,唯一可说的是“调查仍在进行”,没有其他信息可提供。

“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事件发生两周年之际,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德国、丹麦和瑞典对事件的调查并没有取得具体结果,他们最大程度地迁延调查以隐藏证据,同时不允许俄方了解调查进程,俄方提出的系列质询均遭拒绝。他表示,将事件责任推给某些亲乌克兰势力和民间潜水员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上述国家的调查无法取得信任。

尽管“北溪”的建设初衷是为了增强欧洲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但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使得该项目面临重重困难。反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声音主要来自美国和一些中东欧国家。美国认为,“北溪”项目会加深欧洲尤其是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增加俄罗斯在欧洲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使俄罗斯能够将能源供应作为施加政治压力的工具,削弱欧洲的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