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石平
近日,有2400万粉丝博主“听泉鉴宝”宣布短暂停播引发关注。不少网友认为,“听泉鉴宝”的走红,主要凭借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毕业生的身份、丰富的文物知识以及妙趣横生的直播风格。但也有部分网友对“听泉鉴宝”的北大学历提出质疑。10月12日,记者发现,其账号“听泉鉴宝”的实名认证信息为丁祥栩,账号的学校信息由此前的“北京大学”改为了“女子中学”。记者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某位校友处获悉,丁祥栩并非该院毕业生。(据10月12日封面新闻报道)
“听泉鉴宝”是不是毕业于北大?不管是其曾透露的名字陈平安,还是账号实名认证的丁祥栩,报道中称,在北大相关网站进行翻阅,都没有发现这两个名字。再加上他回应网友询问是否为北大毕业时,称“互联网很多身份都是网友给的,网友让咱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不重要”。综合来看,就很可疑。
他是不是北大毕业的,肯定不是他自己说的“不重要”,而是非常重要。毕竟,鉴宝这件事,需要丰富的文博知识作为基础。很多人就是因为他是北大毕业的才选择相信他,怎么不重要呢?
再说,虽然他打着公益鉴宝的名义,但丁祥栩名下在海南共关联了数家企业。且不说“听泉鉴宝”的商品橱窗上架了24件商品,包括字画钱币、玉石玛瑙等,而且他还引流到小号“国博文物总店”,而“国博文物总店”又有销售行为。就是说,他是在从中获取实际利益的。
或许,他自己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流量,自己的诸多“历史”也会被“考古”。
目前,一些千万网红翻车,被人“翻旧账”,就是对“事实”缺乏敬畏。要么是知识缺乏,信口胡来;要么是为了利益,什么话都敢说;要么就是为了吸引粉丝,包装自己的形象,打造虚假人设……最终被舆论发现,导致不好收场。
客观来说,给文物判断真伪,这不是一般的活儿,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经验的积累。现在一些仿制品,都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不是谁随便看几眼就能得出结论的,有时候还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更何况,还只是通过图片和视频识别。总之,网络上的鉴宝节目就是三个字:不靠谱。
国家对文物的保护非常严格,买卖等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文物的真假等,涉及的价值巨大,需要谨慎而为。不少网友戏称,其直播间有不少“摸金校尉”等着他鉴定为真,然后去卖个好价。这个存不存在呢?恐怕也不能排除。那么,这种鉴宝类的直播,有没有权威性,是否合法合规?严格来说要有个说法,总不能说这是个“脱口秀”吧,是真是假只是为了节目效果。
总之,做人应该实诚,做生意更应该坦荡,这样才能得到公众的信任。如果自己展示的学历都是假的,那鉴宝的结果又如何让人信服?这就需要网红直面公众疑问。对有关部门和平台来说,这类鉴宝类的栏目,需不需要门槛,该如何规范,恐怕也需要明确。如此泛滥下去,恐怕对文物保护无益,也会增加市场乱象。
(来源:极目新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