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九年,江南新四军在与日军的敌后斗争过程中越战越勇,越战越强,袭击日军据点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迫使日军采用梅花桩战术应对新四军神出鬼没的打法。
梅花桩战术,就是通过构建梅花形状的碉堡群、据点群,不断扩展,向新四军的活动范围进行挤压,达到围困新四军的目的,日军梅花桩战术的核心,在官陡门。官陡门周围有众多的日军,但恰恰在本地,日军却疏于防范,驻扎的兵力薄弱。粟裕战后总结为什么敢于深入敌人心脏地带开展突袭作战时,打了一个比喻说,官陡门和周边日军的布局,就像一只螃蟹,官陡门恰恰位于这个螃蟹的肚子上,是最软弱的地方。要打就集中兵力打敌人最脆弱的位置。
官陡门位置特殊,位于安徽芜湖附近,据点四周河道密布,离日军控制的铁路线仅一点五公里;距离日军机场只有三公里;南面四公里的永安桥、北面五公里的年斗,都有大批日伪军驻守。官陡门有任何风吹草动,日军西、南、北三面派出的增援部队能在半小时内赶来,如果日军出动飞机,更是不用两分钟就可以飞过来进行扫射,敌人认为这是最安全的地方。
粟裕对这次战役作精心准备,提前要求参战部队训练巷战、白刃战,但就不告诉大家到底要打哪里,就是为了保密,不暴露战略意图。部队出发以后,不断的变换行军路线。直到战役正式打响之前二十个小时,粟裕紧急召开排以上干部会议,告诉大家要打官陡门,开完会以后,马上急行军,不到二十个小时,急行军七十公里,直接抵达作战目标。这样才实现了战役突然性,出其不意。因为战前精心准备,占据优势的新四军深入敌人心脏,把措手不及的守军打得像没头苍蝇,乱作一团。仅仅用了八分钟就结束战斗,连同清扫战场也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等到周围日军开始增援的时候,粟裕已经率领部队押着俘虏、带着战利品安全撤出战场。
令人惊讶的是,此次战斗,新四军仅轻伤两名,却歼灭了日伪军二百余人,活捉五十七人,还缴获了一大批枪支弹药。
这次战役中,粟裕指挥新四军运用的“掏心”战术,在抗战后期以及解放战争中,他更是把这一战术使用的出神入化,多次在敌军重重围困中,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局部敌军,他指挥的战役,多次被人称作是“神仙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