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殷殷嘱托 扛牢职责使命

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中共汕头市委书记 温湛滨

又是一年金秋时。四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汕头考察,面对面、手把手指导我们推进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给予我们最亲切的关怀、最温暖的力量。我们铭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切实把对总书记的感恩之心、爱戴之情、忠诚之志,转化为做好汕头工作的高度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市上下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汕头实践,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今天的汕头,发展底气更足、人气更旺、城乡更美、士气更高,正凝心聚力、锲而不舍朝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迎头赶上积蓄澎湃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汕头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思考谋划,拿出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来,路子对了,就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久久为功。我们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聚焦汕头工业基础薄弱、产业质量不高这个关键问题,明确“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坚持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推进“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倍增培育,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23年工业投资增长37.7%;今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长55.7%,增速居全省首位;连续三年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居粤东西北城市首位。主导产业积厚成势。新能源产业以发展海上风电为重点,规划建设6000亩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建成全球单机测试容量最大风电试验基地首期机位,代表全球行业最高制造水平的“四个一体化”装备制造产业园、全球最大的40兆瓦级风电机组实验平台等落地建设,全国首个、全球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集中送出工程陆上站获批核准,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已见雏形。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依托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和全国首个跨境专用通道,加快打造数字经济特区,连续3年举办中数大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以跨境数据传输业务为主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连续2年入选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汕头数字经济的崛起极大促进传统商贸业的数字化转型,近3年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917亿元,今年1至8月,新落户跨境电商企业1000家,同比增长3倍,带动快递业务量25.9亿件,超越电商之都杭州位列全国第7。纺织服装产业拓展集群优势,高标准建设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智能化纺织工业产业园区、汕头国际会展中心、纺织大厦等“四大工程”,引进多个锦纶项目补齐广东化纤生产短板,实现50公里范围内从一滴原油、一条纱线到一件衣服的全球最完整产业链条,全国电商排名前20的贴身衣物品牌85%产自汕头。经济纵深不断拓展。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经济圈”,以“承湾启西、北联腹地”为重点打通对外交通“大动脉”,新汕头高铁站建成启用,时速350公里汕汕高铁开进中心城区,粤东城际铁路、广澳港三期加快建设,漳汕铁路、跨汕头湾新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初步形成以“5+3+3”高速公路通道、“3+2+2”铁路通道和汕头广澳—深圳蛇口组合港为基础的对外交通综合系统,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的辐射力;加快畅通内部交通“微循环”,围绕实现全市域15分钟上高速的目标,基本建成以“四纵十横六射”干线公路网、“两环八射”高速路网以及粤东城际“一环一射”铁路网为基础的区域综合交通主骨架,内联外通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渐成规模。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高标准规划建设汕头科学城。大力推进“工改工”,逐步构建支撑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临港经济区+特色工业园+产业集聚区”产业用地体系。深入推进创新主体培育,组织开展科技型企业“3+N”服务行动,连续举办21场产学研“面对面”对接活动,组织召开在汕高校、科研院所“双月座谈会”10场,服务高校、科研院所更好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高水平办好“南澳科学会议”,已连续举办13场并承办3场高端学术活动,形成“北有香山、南有南澳”学术交流新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汕头海上风电见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粤东最大高铁枢纽汕头站新站房正式启用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统筹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全力抢占产业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努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我们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为迎头赶上打牢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我们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全面推动强县促镇带村,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特色产业势头强劲。聚焦三产融合发展,拓展提升种植养殖、农产品初加工、农村旅游等全产业链,培育一批百亿元级“汕字号”土特产集群,打造汕头牛肉丸、达濠鱼丸等特色名优产品,获批创建狮头鹅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328亩的食品产业园加快推进,16家企业研发推出40款方便粉(粿条)产品、实现营收超3000万元,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预制菜产业。大力发展乡村酒店(民宿)产业,成功举办2024年首届全国海岛民宿大会。南澳县获批全域打造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获评全国首批“和美海岛”。持续做大做强镇域经济,打造专业镇、特色镇,潮阳区谷饶镇、澄海区莲下镇分别入选2024年中国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前100强、发展潜力前100强。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农村职业经理人、“社村”合作等多样化实现路径,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开展农村村民集中式住宅建设试点,强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全市行政村(涉农社区)基本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1%,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3个百分点,强村富民成效初显。城乡风貌加速蝶变。深入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积极推进南澳县省级农房建设试点,深化与重点建筑业央企合作,以镇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重点内容,形成央企带头、国企跟进、民企参与、多方共赢的良好格局。大力倡导全民植绿护绿补绿,谋划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古树名木保护、绿色通道品质提升等多个项目建设,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向2.0版本提档升级,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保持高颜值“汕头绿”“汕头蓝”。文明乡风蔚然成风。运用推广“积分制”管理模式,融入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全面促进乡风文明。以“平安·幸福”村居创建为契机,推动潮汕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四小园”。优化完善“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乡贤共治”调解法成功化解村(社区)历史宿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顺利通过中央验收。持续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坚持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汕大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易地扩建项目建成。提升“一老一小”综合服务水平,扩大“长者饭堂”服务覆盖面,全市推广“汕头呼援通”居家养老紧急援助服务,在线服务人数超3.6万人;加快推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在办好民生实事中持续浸润民心、成风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澳岛获评全国首批“和美海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南仙湖风景区美如画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统筹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强化镇(街道)联城带村功能,深化区域优势互补,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不断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我们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为迎头赶上凝聚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汕头经济特区要根据新的实际做好“侨”的文章。我们积极探索以侨为桥、共享机遇、共谋发展新模式,以高水平筹办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为契机,全方位引侨资汇侨智聚侨力,将侨的优势切实转化为汕头发展的优势。在双向奔赴中织密“侨情网”。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适应新冠疫情转段新变化,创新视频连线、书信往来等方式,与海内外220多个潮团、450多位潮籍侨胞密集联谊,接待来自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等4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团组来汕考察、开展交流活动近250批次超4000人次。以“海外及港澳台潮籍青少年潮汕文化体验行”“粤港澳潮籍青年夏令营”等为载体增进潮青情感交流。接续举办小公园国际元宵灯会、焰火晚会、花车巡游等活动,展示侨乡新貌、讲好汕头故事,“网红城市”人气旺盛,一批批海内外乡亲跨越山海“回家”探亲访友、畅叙乡情,纷纷点赞汕头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实施“侨助汕头高质量发展行动”,积极打造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区,规划建设1500亩华侨产业园,“华侨板”累计注册挂牌企业681家、实现融资超25亿元。建成数字虚拟潮汕家园平台,44家海外侨团(商会)入驻华侨之家并设立联络点。组织友好代表团赴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访问并开展经贸合作,总签约金额超288亿元,先后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联络办事处,携手海外华侨华人深度开拓“一带一路”国际市场。在增进共识中扩大影响力。建设海外华文教育创新发展中心,构建“N+1+N”海外华文教育模式,服务海外学生超150万人次,促进中外文明互鉴、民间友好交流。与马来西亚新山市签订加强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备忘录,与柬埔寨金边市签订建立友好交流城市协议,国际友城“朋友圈”不断扩大,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举办国际潮团总会会员大会,300多名海内外潮籍乡亲返乡参会,创下历届会员大会参会人数之最,组织与会侨团嘉宾考察汕头的重大基础设施、侨乡人文历史、投资营商环境,积极推动与潮人、潮团的深层次务实合作。实施“海外潮剧播种计划”“千厨潮味·四海同享”等一系列文化交流传播活动,“侨批出海计划”入选人民日报评选的“2023一带一路建设案例”,中华战舞英歌舞燃动全球,潮阳双忠文化节、“出花园”非遗民俗等优秀传统文化强势“出圈”,充分展现中华文化、潮汕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办会兴城中焕发新活力。新建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硬件最好的汕头国际会展中心作为主会场,努力把“两大盛会”办成独具特色的经济盛会、文化盛会、青春盛会、团结盛会。深化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积极争取国家出台支持汕头经济特区发展一揽子政策。谋划准备96个、总额1641.52亿元的“六个一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策划一批文化精品,坚持“绣花”功夫推进小公园开埠区、樟林古港保育活化,建设十大“最美侨村”,打造镇邦美食街、番客街等一批寻根新地标。赴港澳地区和东南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诚挚邀请知名侨领、商界领袖、潮汕籍院士和专家学者、青年精英共襄盛会,为汕头发展把脉支招,动员海内外乡亲参与汕头现代化建设、共享祖国发展红利,把全球潮汕人的大联合、大共赢推向新高度,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共同致力民族复兴,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公园国际元宵灯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樟林古港保育活化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坚决扛起职责使命,更好发挥侨乡优势,团结全球潮人服务“国之大者”,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潮汕文化,传递发展理念、促进民心相通,放大“两大盛会”效应,推动资金、技术、项目等高端资源“嫁接”汕头,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编辑整理:濠江宣传

关注濠江宣传

了解濠江,爱上濠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