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水西关古城

冯沙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对古城情有独钟。

中国名城众多,更不缺少亮眼的古城,每个古城都有其自身的特色,相互媲美,都不逊色。

我曾经到过国内许多古城。平遥古城的古朴,风凰古城的风情,丽江古城的浪漫,镇远古城的厚重,荆州古城的历史,建水古城的特色,大理古城的氛围,襄阳古城的底蕴,阆中古城的风貌,喀什古城的异域风韵,那穿梭千年的历史魅力和烙印,无不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记。

在国外,我以前在意大利古罗马城曾经繁华一时的老城废墟旁久久凝视,在埃及帝国中王朝和新王朝的都城卢克索古城遗址里高大挺拔的神像群中漫步穿行,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布达城堡山的中世纪、巴洛克式及19世纪建造的古老尚存古城堡里许久徘徊,在感叹它们曾经的辉煌、奢华、宏伟中,在心中又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但,我更爱我家乡甘肃天水的西关古城。

当你穿过标着《西关》、《秦风在兹》二个高大而华貴的牌坊,从南、北两个方向进入“陇上明珠”中“五城相连”的天水西关古城,你会发现,天水西关古城和国内其它古城似曾相识,但古城中那些几百年的苍劲老树,幽深小巷中的怡静,典雅四合院里的精美,还有古城中千百年的人文传奇,那听不够的娓娓动听故事,将会带给你一种超越历史的时空穿越,感受到它不一般的视觉效果和魅力,得到古老和现代韵味的精神享受。游历古城的同时,更感叹新时代古城“修建如初,复建如初,新建如旧、修旧如旧”“旧貌换新颜”的历史性变化。

蝶变:千载古城重飞渡

2021年6月21日,一座保持传统特色、饱含历史文化底蕴而又焕发时代活力的天水西关古城一期保护和修复工程圆满完工,正式向全社会开放。

踏入古城,仿佛迈入了历史厚重的门槛。漫步其中,古街老巷与现代元素融合,怀旧气息与时代风尚交汇。随意踏入一条幽深的巷子,欣赏四周风情,步入每一个院落,撷取到新的感受,在广场欣赏各类演出,雕塑、文化墙旁回顾历史,美食品街中品尝美食小吃,仿佛一缕远古之风,怀旧之念、迎新之感扑面而来。

古巷,民居旧貌换新颜。巷口门楼金碧辉煌,匾额华贵大气,路径通幽深遂,小巷纵横连通,墙面布满鲜花,青藤爬出屋角,玉兰花赏心悦目,颇有江南之风貌。民居门头垂花木雕,精彩多元,砖刻照壁,魅力再现。四合院内,墙角青竹挺立,庭院怡静雅致,窗花门雕精细,名木花鲜草绿。修旧如旧过后,传统韵味犹存,活力再现,充满生机。

远处眺望,千年旧城墙高耸古城边,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注目。启汉楼又与伏羲城遥遥相望,使人浮想联翩,巷内几百年国槐树虬枝苍劲,枝繁叶茂,生气勃勃,仿佛又焕发出青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色中的古城金碧辉煌)

走近飞将军李广广场,将军手握雕弓,右手牵骏马的塑像,刚毅,勇猛,身后映壁上浮雕着李广生前事迹的画面,真是“千古风流谁与共?桃李无言韵自芳”。高大挺拔的600年大槐树下,宽阔的长廊边,是古城墙城楼下的文化广场,采用福建晚霞红花岗岩,圆雕工艺雕刻而成的诸葛亮“六出祁山”浮雕,战鼓烈烈,马蹄声声,三国古战场将士出征的场面仿佛再现。新民巷广场上“秦州八景”影壁,将秦州“麦积烟雨”、“南山古柏”、“玉泉仙洞”、“伏羲卦台”、“仙人送灯”、“石门夜月”、“净土松涛”、“赤峪丹灶”八大胜景尽收眼底。细心的游客一定人们会注意到,道路两侧还有许多充满平民生活气息的雕像,尤其一座当地人皆知晓,为大众忙碌一生从不犀利的小人物“瓜士林”的塑像,生动,诙谐,可爱,充滿了浓郁的世间人情味,又重新勾起了人们对过去生活锁事中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人和“瓜士林”对话)

从天水历史上最出名的157名名人中,陈列出最能代表天水各个历史时代的38位名人的名人长廊中。伏羲等一个个在天水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在这里给人们留下永恒记忆。正是“巍巍卦台,渭水汤汤,羲皇故里,辈出人杰,古邑秦州,地灵人杰,尽唱千古风流。”

人们漫步在文创街,各种各样的非遗展产品,文化酒吧,古玩城,文创店,带给人们精彩纷呈的感官体验。手编麻鞋,鸳鸯玉夜光杯、各式漆器、人工丝毯、竹编等地方特色产品和汉服体验馆等文创产业令你眼花缭乱。秦州小调、鞭杆舞、夹板舞、麦积泥塑、武山唢呐、甘谷社火、清水皮影、张川花儿等能使你着迷,久久不愿离开。

爱好文艺、书法、文学的朋友,可以到古城书院中去欣赏书法,绘画作品,和同仁们面对面交谈,也可以去聆听内容多样的文学沙龙讲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去书院一墙之隔文艺茶园,那里可别有洞天,在与朋友们一起烹茶,读书,议论文章中,“煮酒论英雄”,谈天论地,指点江山。享受这难得的人生中惬意时刻。

行走在古色古香的古巷,当你要感受天水古城带给你幽静而又惬意的另样感受,去古城中央的庭院,众人围坐一起,品一杯浓茶,寒暄谈笑,互诉衷肠。在享受身处繁华闹市却远离城市喧嚣,秦韵、汉风、各显风采,传统、现代集于一处。聆听声音萦绕的古琴古乐,听一曲西北秦腔的呼喊,让你从中感受到西北人的那份豪壮与淳实,零距离看川剧变脸所带给你的那种神奇与震撼,在单口和双口相声的夸张表演中捧腹大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城品尝天水麻辣烫)

享受完精神大餐后,约上三五好友,陪着双亲儿女,去逛古城的美食街。那里南北名小吃,香味扑鼻,东西地方美食,名品多,选择广,名种火锅,川菜、陝菜、湘菜、陇菜等特色美食及小吃琳琅满目。特别能品尝到丰富的天水地方特色美食。各种小吃中呱呱、面皮、凉粉、面鱼、猪油盒,黄饼子,秦州八大碗、老三片、天水杂烩、扁食、臊子面等等任你挑选。吃上一碗名扬华夏的天水麻辣烫,它的麻辣滚烫,可以使你酣畅淋漓。尝一碗传统手擀面,配上浆水或浇上肉臊子,那劲道的口感,香味的浓郁,是舌尖上的享受。再到边上的罐罐茶社,和来自四方的朋友们围坐在小炉边,在炉火上的小瓦罐中,配上红枣、核桃、枸杞等,熬出罐罐茶,边熬边喝,几杯罐罐茶下肚,解乏脱困,别有风味,那特殊的浓厚口感,回味无穷。古城一街美食,在勾起你的食欲时,尽显出天水传统饮食文化的底蕴和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息。

每当暮晚,夕阳渐渐落入天际,古城在一片片金黄色中渐渐褪去。华灯初上,古城如织灯火,在夜色中绽放出古城钟灵毓秀的生机和魅力,夺目辉煌中,又一个夜晚的浓烈烟火气在这里掀开。

古城内,天南海北游人熙来熙往,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他们有的是在伏羲庙朝拜完了先祖伏羲后走来,有的刚从麦积烟雨、净土松涛中赶来,有的是专程来领略古色古香古城的魅力,慕名天水名城的深厚底蕴,进入古巷小院,探寻尽显神釆的历史传说和故事而来。有的是走街串巷,专程为寻觅当地美食小吃,满足舌尖上的享受而至,也有的是在城市化快节奏变化中,为在这里寻找一块心灵栖息地,让疲惫的身心得到释放而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城游人如织)

明月高照,灯光映照在金碧辉煌的启汉楼广场上,周边池水潋滟,水雾弥漫,灯光倒映出高处旧城墙于水榭中,别是一番美景。蜿蜒曲折,灯火辉煌的古巷、宅院中、青竹翠绿中的小道间,食品一条街里,天水历史人物长廊中,到处是涌动的人群,人们穿梭其间,仿佛穿越在古老的秦卅大地,在聆听历史的回音中,寻访它深厚的千年历史文化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空中看保护和修复前西关古城旧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空中看保护和修复后的西关古城新貌)

渊源:古城根脉深且远

在国内所有历史文化名城中,像天水这样有着27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并不多见,尤其在西部更为罕见。

天水西关古城的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两千多年来,虽然在历史进程中天水古城历经沧桑,但唯独西关古城这一颗明珠,给这座城市留下的诸多念想,填补出后人对古城心中的失落。

据《天水市志》记载,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战胜戎族后,置邽县、冀县,建邑,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郡县制。邽县即现在古城所在的天水市秦州区。魏晋时上邽为秦州治所,规模扩大,五城相连。隋唐时秦州为陇右大都会,城郭完整,居民万家,城楼宏伟,寺观四布。北宋始,州城逐渐向西发展。庆历初年,秦凤路经略使韩琦筑秦州东关、西关城,成纪县衙即设在今城隍庙内。明洪武六年(1373年),在西城旧址筑大城,城周长4里,城墙高三丈五尺,南以南湖为界,东为长安门,西为咸宁门。成化年间,重修东关城。嘉靖二十一年(1541年),筑西关城。万历年间,重修中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秦州大地震,全城房舍毁于一旦,城墙倒塌,分巡陇右道宋琬捐俸修茸。嘉庆二年,知州王赐均捐俸重修东关城,小西关城。道光十九年(1839年),知州邵煜募资重修大城。同治二年(1863年),巩秦阶道林之望捐资重修中城。光绪二年(1876年),巩秦阶道龙溪庆、知州陶模主持增筑西关城炮台,补修塌毁城墙。光绪九年,巩秦阶道姚协赞主持增修东关城,补茸大城、中城、西关,小西关城墙。民国时期,天水城郭基本保持了清时旧城面貌。

天水处于城区被南北两山夹峙,藉水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汇入渭河的狭长地形,自汉代以来,为加强城防和便于治理,形成了五个连通的区域,每个城区都有城墙。由西向东依次为伏羲城、西关城、中城、大城和东关城,由廊桥和匝道串联起来,成为陇上著名的“五城连珠”,“一水中流”的城市格局。

历史上的东关、大城、中城、西关、伏羲五城,东西长3.38km,南北宽0.24-0.88公里,总面积1.99平方米,周长12.84公里。外城门东西南北共有10门,城与城之间城墙相隔,城门相通。东城门三层门楼上,有四坡水重檐建筑,上悬“望垣巩固”匾额。西城门楼为两层。中城东临大城,有城门4个。东关城西临大城,有城门5个,东门往外有教场门,有砖刻《古成纪》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秦州州城图)

西关城东临中城,呈柱台型,东宽1630米,西宽280米,两面边长约860米,周长3034米,面积63.05万平方米。城门楼2个,其中双桥城楼上石刻《羲皇故里》,城门5个,北有大庆门(今澄源巷北口),南有阜康门(今忠义巷南口),西有双城门(又名启汉门),小北门(今姚家巷北),小南门。伏羲庙所在的伏羲城东临西关城,呈倒凸字形,东宽240米,西宽184米,两边长约640米,周长1784米,面积20.19万平方米。

天水解放后,政府组织修补了塌陷的西关城门,1951年,为方便交通,扩大市面,推倒了西关城墙。1955年以后,鉴于市内城墙多处坍塌,后又为利于架设城内无线电车线路,东关、西关城墙均被拆除。八十年代初,秦州古城墙基本全部被拆毁。到1989年,仅存西湖嘴、光明巷、南坑、官墙里等为数不多的几处旧城墙。遗憾的是,随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城镇化进程,秦城旧城基本被拆除,到了本世纪,只剩下西关古城边西湖嘴的一小段旧城墙,原诸葛军垒遗址处以及官墙里三处旧城墙遗址,作为天水“五城相连”的最后念想。但南北两山夹峙,藉河水穿城而过,昔日五城相连的基本轮廓仍依稀可见,尤其庆幸的是,西关和伏羲城旧貌依存。

寻迹:从历史深处走来

在天水西关古城,引人注目而又十分壮观的是北面千年遗存下的旧城墙,西边是久负盛名重建的启汉楼,南侧是享誉中华大地的赵家祠堂。

古城里那座旧城墙虽然不长,但体量宏大,它高高耸立于古城北侧,俯瞰着整个古城,记载着这座古城的悠悠过去和逝去中的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水古城墙遗址)

城墙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由蒙昧时期步入文明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初始,城郭的功能是是屯兵戍守,军事防守。后来有百姓入住,城中有市,遂形成军事、社会、民生兼容的“城”,具有绥靖保民的功能。

城墙作为中国古代城市最重要的设防设施,自有雏形开始,墙体构筑皆为夯土。直至唐末五代,由少数城市用砖石护面用于城门和高台建筑台基表面开始,而后几乎所有古城整座城墙都用砖石砌筑,而国内像天水一样至今一直保留有夯土建筑城墙的城市寥寥无几,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天水古城墙始于秦人拓土扩疆时的防御建筑,早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城借以防御抗敌时,在天水一带的秦人在与戎族争斗中,就屯军守土,修筑城垣,作为强化戍卫的战防措施。早在汉武帝设郡之初天水城垣就已形成“五城相接”的基本格局。

此后千年,沧桑巨变。天水城垣屡遭战乱和自然灾害之厄。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五月,匈奴铁弗部的赫连勃勃,进犯秦州,残暴毁城,天水“五城相接”城垣毁于此次浩劫。尔后,南北朝时天水城垣经重新修缮,构筑接近恢复到“五城相接”的规模。

唐开元年间,秦州大地震。此次地震,据推断为七级,烈度九度,城內外人员伤亡过半,地面建筑物毁坏殆尽,荡然无存。地震后,唐代河西陇右节度使,兼朔方、河东节度使王忠嗣兴修天水城垣,先后修复了大城和东关城。唐末时,吐蕃屡侵占秦、陇,战乱频发,又加地震灾害,致天水城垣损惨败不堪。

至宋代,韩琦于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任秦州知州后修筑天水城垣,构筑了东、西关城。

元代,秦州地域自然灾害频发,城垣毁圮严重,经多次修缮,“千户鲍成约西城旧址而城之。”

明代,洪武年间,经修缮改建,古城墙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呈方形,周长约为4.3km,高约12m,墙体由夯土墙分层夯筑而成。天水城垣其貌“若窗棂之星列,角楼之峰峙,堞铺之云布,城扉之银铺,槛垣之壁粲,桥纽之虹垂。”格局为“官之所莅为卫城,环廓面城者四,睥睨相属者连珠”,“五城相接”又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到清代,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六月初八,秦州大地震,秦州城几乎全毁于地震之中。震后,陇西右道佥事宋婉不遗余力进行了赈灾工作,主持进行重修。据宋琬《重修秦州城垣记》记载,几经修复,达到“其城郭峙如也,其楼观翠如也,其馆廨翼如也,其坛谴亭巍如也,烟火万家,鸣吠之声相闻也。”

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5月又发生地震,损毁严重。《左文襄公在西北》记载,陕甘总督左宗棠在同治5年(公元1880年)上奏折,向朝廷报告秦州地震及损失后,又组织对城垣修筑,新修秦州中城、小西关城、西关城、炮台和东关城,又在南门外修筑新堤,长350丈,高八尺,厚二丈,秦州城垣得以完善提高。

民国天水城垣均有局部修缮,古城自西向东较为完整遗存了伏羲城、西关城、大城、中城、东关城等五城相衍的格局。

天水城垣反复修复的过程,演绎出秦州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屈不挠,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使古城能够保留至今的伟大壮举,给后人留下念想中的城垣记忆。秦州人民更应该不忘历史上宋代韩琦、清代宋婉、左宗棠三公在危艰之中担负起秦州城垣修复的历史壮举。

天水解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城市格局远远不相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天灾人祸,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天水城墙全被拆被毁,天水城垣再也难以重现它历史上的原貌。

繁花过处,似水无痕,历经沧桑,今又重现。如今,虽然历代所修主体城墙己经流逝,存留的明清夯土类型城垣版筑,只存寥寥几处残垣断壁般的古城墙。值得庆幸的是,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对古城內一段基本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在修缮过程中,精益求精,匠心独运,严格按照传统材料工艺结合现代技术进行修缮、加固与复原,确保土城墙的历史风貌得到完整还原。经过修缮后的天水古城墙,仍用天水特有的黄土为基础材料夯土修复,城墙表层用现代科技新材料,补新如旧,坚固、防雨、防渗透。利用角楼地形,建起古城墙博物馆,将天水古城墙的历史渊源、发展沿袭、记录于此,传续后代,成为天水古城墙中的新地标。沿着层层台阶拾级而上,登上城墙,极目远眺远方,东西南北,美不胜收,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层层白屋叠加在北山坡上,被网友发现后惊乎“天水的布达拉宫”,成为天水新的网络打卡地。望南侧,阳光下的藉河,河面泛着鳞光,像一条银色的带子,穿城而过。观西方,伏羲城东门高高耸立,伏羲庙中先天殿前参天古柏格外醒目。而眼下鳞次栉比的古城民居,分布在错落有致的小巷之中,古色古香,别具一格,美不胜收。古城墙遗址是一段古城曾险被尘封的历史,又是一部割断不了的史书,今日,又重新露出它神秘的面目,它虽短,但延续文脉,虽体量不大,但留下了乡愁,如古城的血脉一般,注入古城新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复后的古城墙巍然屹立于古城)

坐落在天水古城北侧的启汉楼,原位于西关古城西城门上,为重檐歇山两层木楼,上世纪50年代初城楼劈毁,留下了浓重的悲哀。但它深长的故事,留下的人文痕迹,似吹散在天地之间,今日又重现在古城人间。

启汉楼与汉朝初期的历史人物纪信有关。纪信是刘邦手下的一员将军,祖上是天水人。公元前204年,楚汉相争,刘邦被项羽围困于荥阳城,粮草已尽,议和不成,危在旦夕。为了掩护刘邦脱险,纪信挺身而出,愿假扮刘邦,出城假意投降楚军,无奈之中,刘邦只能应允,使刘邦得以乔装打扮从西门逃走。纪信被俘后,项羽发现上当被骗大怒,当场将纪信活活烧死。事后,刘邦认为纪信既有救主之恩,又有开启汉朝之功,追谥纪信为忠右公。在秦州古城专建一楼,取名启汉楼,以纪念纪信的忠勇、仁智、美德。启汉楼既是对纪信的纪念,也作为天水古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修后的启汉楼)

重修后的启汉楼,屹立于天水古城西入口之处,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坐东向西,占地面积169.5万平方米,宝顶高耸,达16.7米之高,此楼为明清风格的楼阁式建筑,形制独特,呈三叠水攒尖之态,建筑外观,层层屋檐错落有致,采用和玺彩画,以形态不一的龙图案为主,将描金工艺融入其中,古朴厚重,恢弘壮观,金碧玉立,图案绘制工艺精妙绝伦,设色丰富多彩,尽显古朴典雅之,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启汉楼内部两层空间,第二层设有平座,游客可踏步而上,伏羲城近在前方。极目远眺,古城美景尽收眼底。

启汉楼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绽放着时代的光彩,以全新的面目重新屹立于西关古城,成为西关古城的节点地标建筑。楼前四周流水潺潺,前后拱桥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广场前方4个汉白玉石龙柱,九龙盘柱,似傲翔于九天之上,直插云际,气吞山河,气势磅礴。右侧一条长廊上书《天水古城赋》,“古城天水,亦曰龙城,水秀山明,……但以肇启之功,化育羲皇故里,还将鼎革之势,壮我秦州河山。”大气磅礴的赋文,穿越千年,落字生辉,为西关古城增色不少。白天,这里游人如织,游览打卡,流连忘返。夜晚,启汉楼金碧生辉,星星点灯一般凸显于古城之中,和对面的伏羲城相辉互映,为西关古城的夜空增光添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水纪信祠)

无巧不成书。在天水,离启汉楼不远,位于市城区中心地段建有一座纪念纪信,称“汉忠烈纪将军祠”的城隍庙,它建于金代,经明、清、民国时期多次维修扩建。纪信祠为南北中轴线和轴线两侧三门四进的建筑,门前牌坊三楼式构架,中间高大,两侧稍低,楼檐高耸,斗栱相接,当中刻有于右任草书“汉忠烈纪将军祠”匾。牌坊后面砖砌拱形青砖门楼,正中门楣上草花纹以及横幅上刻有二龙戏珠,蝙蝠图案,雕工精细。门楼的两侧。砖刻邓宝珊书写的楹联:“楚逼荥阳时凭烈字激昂四百年基开赤地,神生成纪地作故乡保障千万载祜笃黎民。”门楼正中有四个大字:“精神尚在”,据说是蒋介石所书。庙内的五凤楼、钟鼓楼,西看楼、拜厅、献殿,大殿、寝宫等以及木牌,砖雕门楼,牌匾,保存基本完整的遗存壁画《城隍出巡图》,为研究明清时期的建筑和艺术绘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作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水纪信祠和启汉楼一样成为当地黎民百姓心中祟祀的重要神袛之一。

在天水古城中部南侧,有一座古朴的古祠堂建筑,那就是闻名天下的天水赵氏祠堂,它历史悠久,记录了赵氏望族的历史渊源,是天下赵氏一族最重要的祭祖圣地。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赵氏最早始于中国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赵姓出自嬴姓,血缘始祖为炎黄之后,后裔辅佐尧、舜立下大功,赐封赢姓。擅长养马的秦非子,后被周王封赐秦邑。秦始皇灭赵国后,把代王赵嘉派往西戎,赵姓随之迁往甘肃,他深得秦始皇嬴政及汉高祖刘邦的器重,主政西戎,造福一方,政绩卓著,赵嘉之子赵公辅裔孙世代居住在此,世称“天水赵王”,由此形成一个望族。至汉代,赵族的赵充国封侯入相,功成名就,赵氏在天水以此为堂号,故“天水堂”、“天水郡”成为赵姓的著名堂号和名望。望族赵氏天水堂,成为一代代赵姓人心中无比尊贵的圣地,并开创了具有天水地域特色的天水堂文化。

赵氏在天水自西汉至隋唐经久不衰。天水赵氏早期人物有西汉的赵充国,东汉的赵壹,赵融等,两汉时期天水赵氏为官显赫者有西汉少府赵仲况,西汉云中太守赵君游,西汉朔农都尉赵游都,东汉敦煌太守赵子仁,东汉护羌校尉赵宽等,为陇右地区的世家大族。东汉、魏晋时期,赵氏为天水郡四大望族之一。两汉及以后,天水赵氏族人四处迁移,除了本贯天水郡外,分出的旁支有金城赵氏,中山赵氏,新安赵氏等。赵匡胤建立宋朝后,赵姓遂为国姓,被百家姓尊为中华第一姓,后世把宋朝称为“天水一朝”,天水堂由此更誉满全国,名垂青史。天水堂所代表的“赵”的含义无限丰富。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赵为“肇”,有伏羲,女娲肇启华夏文明的创世纪之功,赵为“照”,有日月齐名,照耀天下之美之意,“赵”为“趋”,特指美好的道路,赵为“趋”、“驰”,有龙凤呈祥,龙马奔腾,前途似锦等图腾征兆。此外,赵还有快马加鞭,前景辉煌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水古城赵氏天水堂)

赵氏宗祠位于西关古城三星巷以西,坐北朝南,原祠宇属明代建筑,规模宏大,清代曾小修过,临街有四柱三开间牌楼一座,入内东西两侧有勤慎堂,一院有大殿,殿前东西朝房,东侧并列偏殿,进入二殿,沿殿侧北到三院,三院北有后殿,东西各有厢房。东侧有一小四合院,称站房院。大殿内原祀奉“辅助西戎世居天水”的“赵王”赵公辅并营平侯赵充国塑像。

重新修缮一新的赵氏祠堂,基本保持了原貌。宗祠坐北朝南,古朴庄重,大气素雅。大门排楼四柱三开间,正门两侧,砖刻有两副对联,由天水著名书法家赵建玉撰写的“氏缘周穆,地与赵城,栉风沐雨记前朝,先逝祖同饗敬奠;族显宋皇,郡望天水,瑞兆灵徵,逢盛世后来人共启鸿猷。”四十四个字,笔力浑厚,字字涵盖赵氏家族数千年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突显郡望之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排楼屋脊及两侧,砖雕精细,栩栩如生,仿木构造的斗拱垂花,体现出赵氏宗祠文化中的敦厚、和睦、礼义之序。

进入宗祠,清秀古朴,显眼别致,深深庭院,静谧肃穆。一院为大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硬顶两泼水,脊式宝相,两端哺龙吻,抬梁式五架椽前出廊,东西前排朝房和三院、偏院。现存祠内前后排列四金柱,方砖望板,平栿下有雕花柁墩,前后檐下置斗拱、补间一铺做,平板枋上置坐斗与单步梁麻叶头相交,形成斗口条。庄严肃穆的祠堂,耸立于古城之中,静静的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和家族的荣耀,诉说着赵氏一族过去的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复一新的赵氏祠堂庭院)

既有宗祠,必有祠规。赵姓宗族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十分丰富的内涵。“戒条”、“家约”、“律法”、“祠堂祀祖文”、“祭祀仪注”、“服制辨”以及合修族谱等薪火不断,代代相传。“天水堂”赵氏宗族原始家规是“诫条四则”,其内容主要是:一诫子孙不可随众结盟;二诫子孙毋得擅卖祖山;三诫子孙不可自相残害;四诫子孙毋得窃葬祖坟。四则诫条要求子孙后代慎行、敬祖、合家。以后,赵氏原始家规的“诫条四则”又演化成了“家规”二十条、“家训”十条、“家约”十二条、“律法”(家法)十二条,“祠规”十六条等宗族文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赵氏家训十条”,内容集中体现在“孝、睦、慎、读,和、勤、俭、约”八个字上,它成为赵氏家族祖训,至今为后代所遵守。

赵氏宗祠在中国许多省市都建有,香火绵绵,代代相继。但天水赵氏堂的悠久历史和功德地位,显赫突出,为世人敬慕,是全球赵氏后人寻根祭祖之地。每年十月初十举行的隆重祭祀活动,传承着赵姓的祖先历史,蕴藏着一种质朴的精神动力,成为维系海外乡亲与本土血缘关系,赵氏后代子孙了解祠堂文化重要活动内容,也是天水西关古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源远:幽深古巷故事多

天水西关古城,古巷林立,历朝历代拓延并保存下来的古巷有百余条之多。尤其西关,自古以来小巷纵横,巷道如网,如同古城历史的经络,曲折而蜿蜒。小巷悠悠的历史痕迹和城市气息,和小巷中古树,院落和高墙,祖祖辈辈居家的人们相依互存,如歌谣般一直在古城传唱,似春秋变幻在这里演变。巷道之内,有的仍留存着家族兴旺发达的重重痕迹,那是家族命脉所在,有的几经世事变迁,虽主人离去,但留下了胎记般的烙印,小巷的风韵在这里见证了岁月光阴的流逝。许多小巷,先人祖上,名人辈出,民居弥望,被乡人传颂,他们的功德留在了小巷的记录中。

让我们从历史的深处一直走进今日人们的心灵之中,去重温古巷它过去的诸多故事。

在古城名气最大,最引人注目的是汉飞将军李广府所在的飞将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将巷)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王昌龄著名的《出塞》诗中所讲的“龙城”是天水秦州,“飞将”指的是汉将军李广。李广故居在天水西关古城中的李家巷。李广死后,在宋代,故乡人民改李家巷为“飞将巷”,并在巷口立起一座牌坊,植下两株槐树,为战死千里沙场的英雄招魂。两株千年古槐老枝苍劲,昂首云天,为整座巷子带来一地凝重的绿荫。

飞将军李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人)。李氏先祖家大业大,人丁旺盛。李广父李尚在汉朝时曾担任成纪县令时,18岁儿子李广和堂弟李蔡一同参军从伍。这两个年轻人中,李蔡后来虽封侯拜相,但少有人知晓,而一生先后担任七地郡守,征战40余年,大小70余战,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数年闻风不敢入侵其镇守的边关的李广,沙场与匈奴交战数十年,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他笔下,汉飞将军李广既是一位开疆拓土、功高盖世的大英雄,又是忍辱负重,不计功名的人格偶像。虽无卫青、霍去病之功,但保境安民有功,虽终身未能封侯,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劳苦功高,光艳夺目,千载传颂,声名万古不朽。

李广将军不仅是人们心中的英雄,更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在他的故乡天水,人们从来没有忘记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广府前李广塑像)

汉将军李广宅院建于明清时期,是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院落。进入飞将军李广故居,依原貌修旧如旧。40个铜顶镶嵌的大门,黄铜包裹的门槛,显得威严而华贵。门厅一幅刻着唐代王昌龄《出塞》诗的大影壁引人注目。屋檐下精雕细琢的花罩上镂空灵动的如意瓜果花卉,垂莲花柱上雕刻的夔龙纹饰等惟妙惟肖。坐北朝南的主屋廊前一左一右两根立柱和正向方坐南朝北南房立柱上,分别悬挂着楹联“箭能穿石怜无敌,功未封侯叹不平。”以及杜甫秦州杂诗里的两句“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四合院中,东西南北粗细不一的12根廊前立柱中,大多年代久远,发生槽朽,在修复中采用墩接的方法予以复原。修复后的院落中保持了原格局,尽量采用原旧材料,修旧如旧,庄重肃穆。宅院前专建的小广场上塑立的飞将军李广像和塑像后的影壁墙,分外引人注目。

作为秦州人民的儿子,飞将军李广在天水人民心中是永远值得纪念的英雄,在他战死沙场后,家乡人民特地为他在城郊外择地设坛筑墓建起陵园。

李广墓座落在离天水西关古城约3公里的市区南郊文山山麓的半坡上。步入额题“飞将佳城”垣墙大门。原两边门联上上刻有“树碑今再赋拓魂,虎卧沙场;射石昔曾传没羽,鹤归华表”的匾联己不知去向。里边是三进式悬山顶建筑,二进殿中端坐在大堂正中的李广将军雕像,身着战甲,双目炯炯有神,英姿勃发。四周墙上详细介绍李广将军从小学习骑射,公元前166年参军入伍后,开启戎马生涯,在和匈奴作战中屡立战功,最后战死沙场的生平事迹。历朝历代名人墨客颂扬李广的诗词墨宝悬挂于墙面。沿着阶梯踏步而入进入李广墓地。墓冢高约2米,周长26米,是一座半圆形的墓堆,四周青石围砌,墓顶青草萋萋,墓碑为砖砌碑塔形,简朴庄重。正上镌蒋中正所撰“汉将军李广之墓”七个大字。李广墓是李广的“衣冠冢”,葬宝剑、衣物。墓前原有石兽、石马。尤其现墓道两旁两匹形如真马的石马,据考证是汉代遗物。虽已残损斑驳,但造型生动,简洁古朴,经2000余年风霜雨雪,当年雄风之状,仍栩栩如生,当地人十分崇敬这两匹石马,并留下一段生动感人的历史传说,相传当年守护在将军墓地石马颇具灵性,以爱民护民将军为榜样,在小麦返青时夜出晨归为麦苗踏青,凡是踏过的麦地收成倍增,以为贫苦百姓尽点力为荣。不料,有天石马夜出踏青,发现李广墓己被盗贼挖开过,盗墓贼挖开墓穴后只见将军一盔一靴一战袍,无任何金银珠宝可得,大失所望而弃。面对此状,石马义愤填膺,腾空纵蹄,重新将墓铲平堆冢,为保证将军墓地不再受到损坏,从此两匹石马分立两旁,须臾不离守护着陵墓。这传奇式的故事,在当地一代又一代相传,因念石马之情义,特将此地称“石马坪”,一直沿袭至今,表达出人们对李广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广墓)

李广一直是历代文人墨客赞颂的英雄人物之一。尤在唐时,赞颂李广的诗歌,多在诗坛传颂。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描写李广武艺高强,箭法出神入化。严武《军城早秋》中描写李广战功卓著,让匈奴闻风丧胆的“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李白《古风五十九》诗:“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贵。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描写李广劳苦功高,却终身未封侯的。这些唐诗的广为流传,使李广知名度大大提高,成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将领之一。

古巷之韵在于久。天水古城中像飞将军李广传说一样,记忆犹新的不少故事,犹如一壶醇香的老酒,年长日久,回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星巷原荣氏福天水办事处旧址)

三新巷在百年前称双槐巷,巷名取自东西两棵百年以上大槐树。据说,在宋代,这里的巷道用小石头铺就而成,有些人家的院落也以石头砌筑,看起来像一座座石堡,久而久之,人们习惯把这条用石头铺就的巷道叫做石头巷。又有传说讲,该巷路面年久失修,路人行走极为不便。清同治年间,进士张合回天水省亲,发现巷道难行,尤其每当雨天,巷道湿滑,一片泥泞,难于行走。他出面筹资,采石铺路,将土路改为石头路,后人为了感念,让他为这个巷道取名为石头巷。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资本家荣德生在汉口的企业面临汉口被日军攻陷后被日方接收的威胁,为保存实力,决定将部分企业搬迁至较为安全的西北。其子荣毅仁将荣氏面粉厂内迁到天水,厂址选在东郊五里铺,取名荣氏福新面粉厂,这就是天水面粉厂的前身。又租赁石头巷9号院为福新第五面粉厂天水办事处办公地点。为纪念民族实业家荣毅仁先生的民族大义,在秦州城兴办的第一座近代工业企业并给当地带来的福音,以后人们便称石头巷为“三新巷”,“三新”指的是荣氏在天水的茂新、福新、申新三大老字号企业。后来,人们把“三新巷”的“新”误传为“星”,于是又有了“三星巷”之称谓。

荣氏面粉厂天水办事处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经修缮一新,院中倒座、厢房、过厅和主屋,基本上保持了原貌。院中详细介绍了荣氏三厂在天水的发展过程,供人们了解,参观。

三新巷,曲曲折折,幽静清雅,深藏于古城之中,看不出雍容华贵,自享着一份恬静。但在不显山、不露水之中,许多名人故居,身居其中,令人惊叹。9号院曾为清代武举赵子培故居。11号院为清代武进士张珍故居,张珍因战功显赫,被朝廷赏一等侍卫,二品顶戴,封定国将军,誉满桑梓。25号院为宋代建筑,是宋代抗金名将张俊之府。张俊字伯英,与岳飞、韩世忠合称南宋抗金三大名将,所部称张家军,官至郡王,死后追封循王。后会同秦桧以“莫须有”之名造成岳飞冤案,毁其一生功名,被乡人所唾弃。67号院为西厢张氏张和故居。张和,同治十年(1871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创建秦州诗社,有《绍香堂诗草》留世。51、53号院为清代建筑,民主革命者葛霁云故居。葛为天水秦州人,青年时期在北京就读,“五四运动”期间结识李大钊后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甘肃籍第一位共产党员,中共西北地区党的负责人。古城复建时,将该故居开辟为葛霁云故居纪念馆,运用历史资料照片、多媒体互动场景、浮雕图文及实物陈列等形式综合展示了葛霁云同志一生的革命历程,在古城留下了红色的记忆。

天水历史之远,源头于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天水文化之源,从“一画开天”、“开天明道”的伏羲氏开始。天水教育之深,从春秋战国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石作蜀始,历代贤人,重教育人,传承文脉,播种文教,教化乡人,致秦州大地千年以来名人志士辈出。

育生巷位于西关古城的中间,原名“张家巷”,清同治年间改为“三阳巷”,光绪年间改为“二郎巷”,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晚清既从官又是著名民族教育家张世英的功德改名为“育生巷”。

张世英(1844—1916),秦州育生巷人,天水西厢张氏的代表人物。张氏一门诗书传家,自元末明初迁入以来,张门先后有七十六人考取举人、进士。张世英从小聪慧过人,志大才显。光绪二年(1876)举孝廉,光绪六年考中进士,点翰林授庶吉士。光绪九年先后赴山东、陕西,曾主政一府、两州、十一县。民国初年,任甘肃军政府总务长、甘肃省税务厅厅长。张世英从官三十多年,任职期间“勤政务实,清弊恤民,廉洁自律,明察公断,修葺文庙,慎重祀典,彰孝贤,厉风俗,兴办教育,戴星兴息,民称清官”。他以教治吏,自己以身作则外,要求家人、侍婢、丁仆等人,都要读书习礼,并聘请老师予以教导。从官每到一地,规定县署内每日上课,县署外隔日上课。渭南任职期间,在每大村设一学校,小村则数村设一校,集资助学,子弟满七岁皆令入校,除自己亲自讲课、考核外。每月朔望日,派出讲员讲授治教各种方法,令本村社长率众听讲。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制度,新学堂逐渐兴起。张世英认为“文明存国野蛮亡,沧海桑田此道长。种族欲延黄帝脉,除宏教育再无方。”提出“民众办学,普及民教”,大力主张“教育救国”。并身体力行,首倡从少儿开始引进了数、理、化等课程,实现科学自然等综合教育。他倡导国民综合教育,在初级学堂开设外文、美术及课外教育,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国民军事教育。积极倡导女子学校教育,提出“女子亦可进校习学,亦可男女同校习之”。张世英每任到一地,都推行“治教合一”的理念。在陕西为官期间,共办学一千一百二十四所,是清末全国办学之最,为此,朝廷五次下旨褒奖,光绪帝御笔亲书“办学尔圣”的谕旨,示昭褒奖。

宣统元年(1909),张世英奉旨调甘肃试办自治,其在拟定的自治纲领中,将教育放在首位。他晚年在秦州和陇南创办乡学、夜校、蒙学等各类学校一千三百余所。光绪三十一年,张世英回天水探亲,捐出多年积蓄,创立了“敦本学堂”。后又将家业尽数捐出,并动员族人出资,得银一万三千余两,用以扩充校舍。因其秉承在渭南办学的新式理念,眷恋渭水流域的山山水水,难忘患难与共的渭水人民,又捐七千俸银,将秦州亦渭初级学堂改为甘肃省第一所新式教育学堂——亦渭高等学堂,并自编课本,浅近通俗,民皆能识,“亦渭学堂”成为天水模范学校,名噪一时于秦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亦渭学堂旧址)

张世英一生以教育为重,开西北新式教育之端,办学成就震惊朝野,蒋介石评价他为“中国不可多得的、杰出的民族教育家,是中国创办教育的先锋。”蔡元培先生称他为“全国兴办教育的楷模”。民国五年农历九月初四日,张世英病逝,教育界痛失英才,灵棚三撤三起,延长数十日,吊者不绝,“陕城固学子百人徙千里来哭”,渭南百姓亦不远千里前来吊唁,百姓士绅为他起了“惠勤”的谥号,并将其故居西关“二郎巷”更名为“育生巷”,以作纪念。民国二十年(1931年),中国教育界公推张世英为中国民族教育家。他1907年创办的“亦谓学堂”,1952年更名为“天水市解放路第一小学”,学校至今仍在古城东侧原址,百年历史之校,教书育人,成就无数学人,有的成为国家之栋梁。

古城中,还有的巷道以名人姓氏命名。

一个名叫石家巷的小巷,原名尚武巷、爱武巷,后因巷中出天水名人石作瑞而得名,改为石家巷。

石作瑞,秦州人,生活在清乾隆初年(1737年)至嘉庆十二年(1807年)间。祖居今秦州区关子镇东南朱槽沟村,世代为农,耕读传家。后其先祖移居秦州城西关,经营粮食买卖,开斗行为业,相继为朝廷代筹粮饷军需,家业渐大。生活在儒商家中的石作瑞,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九岁能写诗,称为“奇才”。后在朝廷选拔精英考试中名列优等,被朝廷委以四川川北清溪县令,后任彭县县令。乾隆十四年(1788年)擢升为永宁道道台。因平西康廓尔喀叛乱有功,赐“顶戴花翎”,不久遂升为四川建昌道道台。乾隆六十年(1795年),达州(今达县)又生变乱,乾隆分派石作瑞总管军需,他刻苦勤劳,“在任上督察防守器械,储备粮草,并兼安抚收容难民,为稳定社会秩序尽力。”被朝廷授以按察使衔。后蒙不白之冤,察之无过,官复原职。任永宁道道台。朝廷念其功德,赏金50两,它悉数捐献家乡,作天水伏羲庙修缮之资。石作瑞为官清廉,勤奋刻苦,从政有德于乡民,积劳成疾,逝世于官邸,后葬于家乡秦州城西南赤峪河畔。乡里将他曾经住过的府第小巷,称为石家巷。

崔家巷,相传是清代山西人崔翰林所建。原来占地面积很大,繁华一时。2001年在巷道改造修建中曾发现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永远示禁碑”一块,由此确认,崔家巷的历史源源悠长。可惜的是,年久日长,崔翰林的身世无从考证,但崔家巷名一直延续到今。

巷子曲曲折折,渐走渐深,像一首又一首古老的歌谣,流传于巷头道尾,缠绵动人。又像讲不完的感人故事,扎根于幽深古巷,记忆于后人心间,随着巷外古城的喧闹声,传向四面八方。

韵味:宅院流风余韵存

天水古城建成以来,一直是西域少数民族东进中原的一道屏障,胡汉杂居,战事频繁。汉唐时,天水成为西出长安丝绸之路上的第一个商路要冲和驿站,又是南北经济尤其商贸交易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南北茶马古道上的商家、戍边将士、闻声慕名而来的文人墨客,无数远涉西域的丝路商人,前往长安的远东客商,那西边的吐蕃人、胡人,南边的楚人,北边的羌人、蒙古人,常汇集于此,骡马嘶鸣,摩肩接踵,买卖交易,诗文交友,热闹非凡。给古城带来汉唐帝国的华贵,西域异国的珍宝奇货、南方精致的生活气息、细腻精致的建筑风格,风格各异的诗文雅句,古秦州繁荣一时的商贸“豪门名郡,商儒并茂,文风日盛”。古城因商而兴,因人而旺,因文而盛,吸纳了众所之长,形成鲜明的西部商贸、建筑、文化、饮食等地方特色。

当年,古城三星巷、育生巷不足50万平方米的场地,就汇集了“长春堂”、“永春堂”、“宏仁堂”、“经兴堂”、“公聚和”、“永顺号”、“天顺祥”、“济生号”、“天顺源”等著名的商行、药店、粮店和布庄,这些店历史最早的是明洪武年间的“长春堂”,开店时间最晚的也在民国初年,都称得上老字号的百年老店。南北商家在这里尽情交易、尽兴生活、舒适居住。时光流逝中,留给古城南北兼容,颇有特色的建筑风格,使古城纵横交错巷道中串联起鳞次栉比的宅院,为古城留下了难得的特殊符号。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饱经风霜还依稀可见的宅院,一部分在历史的画卷中慢慢消失,但留在巷道百姓残存记忆和闲谈中的大多数名居老宅经过一期工程的重建复原,又恢复原貌、重见天日。

古巷中有老宅。天水的老宅散布在古巷深处,踏上石板铺面的道路,把你引入古巷幽深处,在巷中两侧黄土夯成的老墙边徘徊时,那远处高高矗立着的古树,苍老挺拔,郁郁葱葱,吸引着你的目光。不时可以发现屋脊上伸出的爬山虎,那一定是从古宅中的高墙上伸出。古巷里的居民,以平民百姓居多,巷子里最常见的是土墙灰瓦的普通宅院。如果发现两旁有低矮相间中显得高大的古老宅院,门楼飞檐脊兽,精美而华贵的雕花大门耀入你的眼帘,那必是明清时代富户名门留下的古宅。这就是天水独特的、兼具中国南北方建筑特色,复建后保持原风貌,原韵味的天水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缮一新的四合院)

天水民居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合院。它继承了秦、汉、唐、宋建筑的传统作法,古风犹存,又借鉴了南方园林建筑的特长,朴素典雅。其土墙青砖,照壁砖雕,青瓦脊兽,门窗木雕,青竹花卉,木楼竹影,奢华中不失大气,粗犷中又存精致,建筑的雅致和和当地人文的结合恰到好处,既有北方民居的厚重和严谨,又具南方民居的精巧和细腻,在西北乃至全国独具一格,特色凸显。

天水四合院不同于北京、陝西等地四合院。天水四合院正北朝南,十分严谨。除正房与倒座为马鞍架结构外,一般侧房和厨房采用俗称“一波水”的天水民居构造方式,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建筑布局、结构形制、屋顶脊饰、砖木雕刻等等都具有很强的观赏和实用价值,同时也显现出较高的人文历史、建筑技巧,园林艺术、欣赏水准等。

四合院垂花门是天水四合院的重要标识和显著特色。垂帘柱历史悠久,古时称之为“虚柱”。从魏晋时期逐渐演变而成现今美观大方的垂花。它以生动的田园景色中的自然景观,多彩的花草树木、鲜花花卉等广泛题材作为垂花的图标,以浮雕、圆雕、木雕、绣雕的手法技术,精刻细雕,两头向下的一对倒悬短柱,头部雕塑莲瓣,串珠、花萼云和石榴头等形状惟妙惟肖,酷似一对含苞待放的花蕾。这对短柱称为“垂帘柱”,也称“垂拱”,不仅垂拱垂花伶俐精致,而且垂拱中间的部件多姿多彩,按照主人的爱好及向往,“福禄寿喜”、”岁寒三友”、“紫竹万代“、“玉常富贵”等等图案在两个垂拱护佑下,显飞舞飘逸,或曼妙神奇装饰于门户,庄重、大气、华贵,它体现出主人对美好、安定、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合院门景)

天水四合院一般多为明清建筑,也有部分民国建筑。进入四合院大门,顺门而入,迎面一面照壁生辉,砖雕一般雕有“福”“寿”大字或花卉图案。沿着门道、小天井、庭院、上房(主房)、回廊、左右葙房、下房、耳房等观看,发现整个建筑布局即对平面细微分割,又对阴阳五行细化,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与金木水火土相对应,不同的房舍用墙相围,形成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显得幽静,安全、私密感强。通过建筑形状和进入方式体现出对居者生活空间排序中的等级观念,伦理常识等,也充分显现出羲皇故里“易经卦象”对日常生活中的重重影响和深深烙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水四合院庭院)

大户人家的四合宅院往往门套门,院套院,多为两进院落,也有三进院落甚至更多,包括大小不等的房屋和庭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青石铺地的庭院里,厅堂、耳房、厢房、门庭相互呼应,自成一体。庭院里影壁回廊,门窗雕花,庭院中间秋菊春兰,四时皆景,假山盆景,小瀑清流,将山石、水体、花木与房舍完美融合,展现了北方独特的民居艺术,青竹,花卉,小品恰到好处,处处充斥着南方情趣的雅致,俨然一处微缩的江南园林。若是春风乍染,满园绿草花香,春色荡漾。秋夏雨中,站在宽廊,望雨帘般的雨珠如瀑布般从天而降,有如醉如痴之感。冬天瑞雪,似天女散花般雪花,汾汾扬扬,满院被一片白雾所笼罩,美景不胜寒。一年四季,日日夜夜,整个院落中老屋雕檐画廊,庭院花园水榭,处处透射出院落的静谧古朴,生活空间的宽敞舒适,给居者之生话充斥在人丁旺盛,宁静祥和的诗情画意,自然情趣之中。

天水民居中普通老百姓居住的四合院,虽屋舍古旧,没有朱漆门庭,更没有大户人家那么华贵的门头,庭院,但户户大门口垂花简朴大方,充满生活朝气。院落布局严格按照当地民居主房以西或北为主,“有钱盖北房,冬暖夏又凉,”坐北朝南,墙体由厚厚的土坯建成,房顶覆有青瓦,房下有廊,即可遮挡强光,又可避风雨。平日,孩子们在廊下作业,读书,大人们坐着喝茶,聊天,即使雨雪天更成为观景的好去处。青砖灰瓦的老院,院中碎石铺地,花卉点缀,素雅干净,那名木花卉,充满着浓郁的勃勃生机,惬意中又显出另一番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幽深古巷绿意浓)

曲折幽深的古巷中那寻常百姓民居和一座座的深宅四合院从古城的历史中悠悠而出,秦州古民居是那些生于斯、长于斯、扎根于斯的人们的根,从古城四合院中流传出的许多传说和故事,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

好多人意想不到,冠绝中外的书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与天水古城也曾有过不解之缘。

曾两度到天水的张大千先生,在敦煌石窟临摹完壁画后途经天水往返成都时,都在天水歇息停留。

当时的天水城市虽不大,但交通、地理位置突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张大千先生在天水期间,入住居住环境相当幽雅,辉宏气派。膳食佳肴更是远近闻名的西关古城张府。当年的张府,几代为官、经商、办实业,家族庞大,家底殷实,在西关城育生巷有前后七进院,大小20多个四合院落,这对于旅途劳顿的美食家张大千来说是最好的去处,借此,他与张府认祖归宗,成了张家的族人和亲戚。

当年张大千在天水张府期间,前往与敦煌齐名的佛教圣地麦积山,留下了“艺并莫高窟,文传庾子山”墨宝。在张府期间,作画赋诗,张府一时,宾客满座,求画者者络绎不绝。大千先生画均为精品,但他分文不收。当地一长官求得一幅画后,以二十纹白洋相赠表达谢意,大千先生付之一笑:“老夫不缺钱噢!”随即将白洋转送黄包车夫。当一名十二三岁的学童拿着一幅小纸向先生求画时,先生当即挥毫一幅《柳鸣蝉》相赠,并题上款“宗硅学兄存念”。张大千先生画技,尤其人品,在天水张府留下许多传说,给天水的老宅古巷增添了神韵之色,又留给天水四合宅院深深的文化记载。

传承:历久弥新赓续长

历史的烟尘与历代战乱,千年沧桑,长达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幸存的天水古民居,满目疮痍。岁月剥蚀,年代更替中,巷内道路年久失修,破损不堪,头顶网线密布,脚下污水横流,无照明,无供水,安全堪忧。以土木结构为主的古民居大多墙倾顶陷、柱架糟坏,木朽墙危,大部分民居地基下沉,房屋残破。门外,昔日的翠花门早己残缺破损,不堪入目。院内,乱搭的棚房,挤满院落,满目凄凉,屋内,几代人挤一屋,无卫生间、供水排水,生活极为不便。昔日古城,日趋苍老破烂,毫无生气,处于濒危,衰败,没落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城旧巷旧貌)

对于世世代代沿巷而居的百姓而言,古巷是他们的根,古民居是他们的本,是他们依存的精神归宿和难分难舍的故土,面对古城和小巷院落文化日趋衰落,加快消失的严峻现实,人们在怀旧、伤感中思索,如何保住古城的“根”,留下城市的“魂”,这一严峻的现实,无疑成为政府决策,古城保护和修复组织者、实施者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和最大挑战。

早在本世纪初,天水市政府责成市名城办组成古城调查组,对全市古民居进行了三次普查和详查,对其分布、风格、布局、构造等做了详细记录,确定了城区范围内的一批古巷道,143处明、清及民国古民居正名挂牌予以保护。此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又落实完善古巷、古民居建档、升级、挂牌工作,及时修整了部分古巷道,修缮濒临倒塌的50多处古民居,但苦于当时的内外环境和经济条件,只能搞一些修修补补的工程。但对于古城保护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

2002年4月,应天水市政府邀请,在上海同济大学城市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天水藉人士董鉴泓先生的推动下。由国家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郑孝燮、罗哲文领衔的国内资深文保专家一行到天水,参加《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审查评审。专家们通过对天水历史文化街区、景区,尤其是西关片古城区、伏羲庙片区的重点考察,提出了带有长远性规划、全局性指导,具体化建议的重要意见。专家们一致认为:天水现有的民居宅院有一定的规模,体现了西北民居的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性、艺术性、科学性,一定要把这些名居宅院保护好。历史街区的建筑开发一定要慎之又慎,要把历史街区文化和天水其它文化结合,开展进一步的挖掘研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体现出抢救意识。“保护为主,抢救、整治相结合”。“五城”要以标志相连,具有历史价值和保持民间古老建筑风格的街区一定要保留。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不仅是指要有几处文物古迹,更要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名巷,如果这些都消失了,就割断了历史的脉胳,历史文化名城也就失去的意义。天水要坚持做好科学规划,认真落实到位,不负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天水历史街区就像北京的四合院,是活着的历史,后人可以从这里看到若干年前人们是在怎么样的院落生活,就是城市的记忆;在具体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上,一定要注意它的真实性、完整性,要让他“延年益寿”,不要让他“返老还童”。在专家评审后通过的《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大纲》(简称《规划》)指导下。市上确定了对西关片古城分步进行改造的长远规划。把所具有代表性的古巷、古民居的抢救性保护作为重点,分步加快实施。从2002年开始,按照《规划》要求,对城市改造中秦城区旧城范围内,主要是西关古城片区的大拆、大建所有项目被坚决叫停,全市上下较大规模的名城资源的抢救、保护、维修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西关古城一期工程进行奠定了基础。

2015年10月,天水市政府成立天水名城保护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任命雒亚峰为总经理,后任命为董事长。全面负责启动实施天水西关古城项目。在雒亚峰的率领下,六人团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紧张高效的工作效率,对前期可研立项、工程方案、施工图设计、融资贷款等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工作。同时,聘请以中国名城委副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博导曹昌智领衔,集国内资深规划、营造文化研究、文保、名城民居保护众多专家,通过现场考察、规划审查、设计指导、项目咨询的全过程,提出了带有指导性、方向性的原则意见。天水市规划委员会最后确定天水西关古城保护和修复项目遵循“整体保护,综合利用”的规划要求,“修建如旧,复建如初,新建如旧”的保护原则,坚持“不改变古城原状”、“原形制、原结构、原工艺、原材料,力求恢复原状”、凡文保院落的维修“不迁移,尽量少使用现代材料,最小干预,全面保存,尽量延续天水古城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的施工要求,对古城内大小11个街巷,229个院落,其中132个保护院落,55个重点文物保护院落分二期工程分步进行。一期工程主要内容是在保护和复原过程中将古城的原有风格和历史文脉延承的基础上,精心构建集游、食、玩、购、宿为一体,功能齐全的“一街十巷三房八庭”建设项目。

“春风吹皱一池泓,热辣滚烫起龙城。”2018年8月,天水西关古城片区综合保护与复原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启动。这次的保护和修复。是对这座千年沿革、建制齐全、文脉相承、底蕴丰厚的西关古城伤筋动骨的大手术,是2700年建城以来最大、最彻底的实施保护和修复工程。一期工程将西关古城棚户区片区改造与古城修复保护紧密结合,彻底了改善原住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用“腾笼换鸟”的方式征收民居,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平时难度最大的原住居民搬迁,为工程全面开工提供了保证,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城修复工地)

将蓝图变为现实,既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又需要落地生根的工作作风。在修缮文物保护院落过程中,精心挑选的施工队伍工匠们,严格按照古巷、古民居“修旧如初,修旧如旧”的要求,运用动态、发展的保护方式,对复原工程项目不是绝对的原汁原味保留,而是结合实际纳入现代元素,让它有时代感。绝大部分修复的建筑尽量利用旧料、旧砖、旧瓦、旧石条等。对广场、小品、绿地、古树、名木、环境布置凸显创意性,成为新的节点和亮点。为避免过度商业化,突破国内一些古城修复后商业、餐饮过多过滥的常态,适度开辟商业场所时,以天水“五大文化”引领,突出西关古城的深厚人文根基,打造出沉浸式阵风新景生活街区。在民居四合院中建成的6个公益性展馆,运用声、光、电、元宇宙等现代科技元素,融入天水历史文化,风俗风情元素,展示出地方工业文化、红色印记文化、传统历史文化,广场文化特色,让静态的文物以群众能够接受并乐见的方式“动起来、活起来”。沿古巷两旁,择地有序排列非遗文化作坊、互动作坊与特色餐饮、西餐馆、咖啡厅、罐罐茶等。划出并设定专门场地逢假日和重大节日,进行各种表演活动,各种小吃美食评选等,让游客们耳目一新,吸引和方便了游客。满足各方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心施工,精雕细刻)

古城小巷严格按照历史上延续下的走向、格局修复。两侧墙面仍以天水传统的北方硬山土墙为主,加上和其它木结构的配合,又将现代材料和工艺手段运用其中,使古城黄色胡基墙成为一大亮点,既延续并保持了当地千年以来的建筑传统,突出了地方的建筑苻号,又有了新的创意,创新性的改造更留下了对古城的记忆。

天水古民居多见于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独特,既有北方建筑的雄厚,又有南方建筑的灵巧。为突破古建筑群保护和修复的重点,难点,让一脉相承的古民居,尤其四合院旧貌换新颜,使历史文化价值韵味长留。从组织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到施工人员,立足于城市的基因加以延续,古城的血脉永续不断,精心投入,即传承,又守正,传承有序,一脉相承。对旧遗址、古建筑、旧民居的建材、结构、工艺的复原深入钻研,修缮后的古建民居,大多仍为砖木结构,无论是墙面,屋脊,还是青砖,土炕,都对原建构造、风格、材质、工艺采用传统融合现代的工艺技术,做到最大限度保护,尽可能重现原貌本色。施工中,十分注意细节。经过修缮后窗台青砖作顶,土坯砌中,底下拼花砖,形成局部美。精致的垂莲柱,考究的垂花门沿用传统的工艺雕法,显出栩栩如生之形。将民间收集来的古玩字画按年代、特点“对号入座”,屋内各式家具布置如旧。院内青砖、石块铺地,花卉点缀,竹影摇曳,在重现原貌的基础上,突出生活文化品味,使数百年的宅院重现明清时期的韵味。

在古城“一街十一巷”景观施工中,以客观、理智、有包容性和激活节点的理念,选择古城中百年以上的名木古树,有历史渊源的巷道、有故事的古民居等,拓展空间节点中,反映出当地重要的历史、人文、人物。每一节点,即好看,有观赏价值,又有历史文化沉淀,赋予它新的生命力,串联起古城的新名片。

2000多年的秦州城古城墙仅留存下约60米,保护难度大,古城墙的成功修缮复原中,成功的复原起古城墙原貌。利用古城墙地形特点建起一个带状的古城墙遗址公园,游人在古城墙上远眺南北群山环抱,藉水东流,一派生机,让人心旷神怡,西部名城风光尽收眼底。城墙下的历史文化广场,将天水的“三国文化”元素注入其中,使众多游客对天水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有了深度了解,延续了文脉,留住了乡愁,激励了后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人们在欣赏古城遗址公园)

“数风流人物,还在今朝。”在短短的两年零十个月时间内,以雒亚峰为董事长的公司二十三人团队,担负重任,不辱使命,以“羲皇故里”后人神圣的使命感和对家乡挚爱的无比豪情,脚踏实地,落地生痕,一丝不苟,精功细作,尽心尽力,全身心的投入到整个工程始终。在社会上一时对项目不理解甚至带有偏狂,亵渎乃至抵毁的不断争议中,顶住压力,排除干扰,埋头苦干,惊涛骇浪中,破浪前行,圆满完成了天水西关古城一期工程,留下的西关古城中极为重要的历史印痕,将为后期天水古城二期保护和修复工程奠定基础,提供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水西关古城夜景)

天水西关古城保护、复原一期工程的完满完工,历史得以传承,古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给天水这座底蕴深厚、充满诗意古雅,质朴壮观的“陇上江南”的今天和明天,注入了深厚底蕴,增添了新的活力。随着一期工程的顺利完成,国内外、省内外如潮水般的人流涌向古城,在天南海北游人,家乡父老乡亲都惊叹天水西关古城“魂”还在,“本”仍存,那些蕴含历史痕迹,文化底蕴,那些令百姓们流传了多少年津津乐道的传奇和故事,更加绵绵流淌,醇香悠长的现实面前,天水西关古城以其完美,圆满,旧貌依存,韵味酌厚,又充满现代气息的新貌,回应了全社会和各方舆论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城折桂巷5号院修复前后对比图)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公元759年,杜甫流寓秦州时写下的这首千古名句,成为秦州儿女内心深处的一种“精神图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天水西关古城保护和复原一期工程已经开创了天水古城保护的新局面,我们殷切期盼,明天,天水西关古城保护和修复二期工程继续启程,通过天水西关古城,让更多的人来感受和领略天水千年古城的魅力,深入的了解天水8000多年的文化起源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更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天水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让历史文脉永远滋养华夏大地,中华文明世世代代薪火相传。

2024年8月17日天水起稿

2024年9月18日深圳初稿

2024年10月11日深圳完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