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在红军时期的十大军团中,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团是存在时间最短的部队之一,但同时也是一支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部队。
这因为其来历与组建较为错综复杂,也因为其包括三位师长在内的军政主官中,
不乏视死如归的革命先驱,纵横疆场的铁血战将。
更因为其最终的结局极其惨烈悲壮。
那么,红十军团是怎样组建而成的?又是怎样战败消失的?
三位师长分别是谁?他们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
英雄出少年:
红十军团,是由中央苏区红七军团和闽浙赣苏区红十军合编而成的。
红七军团的军团长,既是红军时期最年轻的军团长,也是合编后红十军团的三位师长之一,名叫寻淮洲。
他于1912年辛亥革命后,出生在湖南浏阳的贫苦农民家庭。
他14岁开始参加农民运动,15岁便加入了平江的浏阳工农义勇队。
这支义勇队不久后被改编为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
攻打长沙失利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寻淮洲随部队转战文家市,并参加了三湾整编,被任命为班长。
上了井冈山后,寻淮洲参加了由毛主席亲自指挥的多场战斗,并因作战勇敢于16岁入党。
井冈山会师成立红四军后,寻淮洲被任命为连长,在江西永新开展游击战争的过程中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教导,受益良多。
此后,寻淮州在大柏地以及闽西、吉安一带的多场战斗中,因骁勇善战,指挥有方逐渐脱颖而出,于第一次“反围剿”结束时被任命为团长。
第二次“反围剿”时,寻淮洲转战多地,屡建战功,被任命为师长。
此时的他才年仅19岁,真可谓是英雄出少年。
在第三次和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寻淮洲更是因为战绩显著,被提拔为红21军军长。
中革军委于1933年制定入闽作战计划,并由此组建了以红三军团为主力的东方军。
红21军被改编为红五师,归属东方军建制,寻淮洲改任师长,自此成为彭老总麾下的开路先锋。
在闽西宁化县,寻淮洲率部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入闽第一仗的重大胜利,荣获了中革军委下达的特别嘉奖令。
进至沙县,寻淮洲指挥红五师第13团,在运动战中歼灭了国军第19路军的一个精锐团,取得了开创性的大捷。
这一系列辉煌的战果,令中革军委的领导们对寻淮洲不禁刮目相看。
不久之后,中革军委以红五师和红11军为基础组建了红七军团。
只读过高小,而从未上过军校的寻淮洲被任命为军团长。
而后来的两位开国大将,萧劲光被任命为政委,粟裕被任命为参谋长。
这也就难怪军史上称寻淮洲为“年轻有为的红军将领”了。
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寻淮洲受命率领红七军团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闽浙皖赣四省交界边区,开辟新的根据地。
疾风知劲草:
方志敏是闽浙赣苏区红十军的创建者之一和主要领导人。
他于1899年出生于江西弋阳县的贫苦农民家庭。
在父母的鼎力相助下,方志敏有了在南昌和九江等地求学的机会。
读书期间,他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后于25岁时入党,并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
方志敏擅长农运工作,创建了江西省首个农民协会,并于1927年与毛主席、澎湃等人一起,成为全国农民协会的13位执行委员之一。
大革命失败后,方志敏回到家乡,积极组建农民自卫军。
他于1928年担任中共弋阳县委书记后,精挑细选组建了一个连,后发展为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
1930年夏,方志敏被中央任命为赣东北省委书记,以独立第一团为基础,赣东北地区各游击大队为补充,成立了红十军。
在第四次“反围剿”时,红十军改番号为红十一军,奉命前往中央苏区参加战斗。
留守在闽浙赣地区的方志敏又将地方武装重建为新红十军。
在这一番从头再来的过程中,方志敏如同疾风中的劲草坚韧不拔,他所遭遇的艰难坎坷和付出的呕心沥血可想而知。
此时红七军团已经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只是寻淮州和方志敏都没有想到,他们麾下的两支队伍原本不会相遇,但最终却合编为红十军团。
红七军团于1934年7月底渡过闽江,攻占了闽北古田县黄田镇。
按照原定计划,红七军团应该迅速北上至皖南,然而中革军委却临时下达了让他们南下夺取闽东闽侯县的命令。
彼时红七军团不足7000人,枪支仅有2000条,而闽东北地区则有大量的国军驻防。
果不其然,国军第87师迅速布防闽侯县城,红七军团力战不下,在寻淮洲的带领下向闽东地区转移,随后向北急速行军。
在历经数次激烈的战斗之后,红七军团来到了闽浙边境苏区。
因为一路没有得到休整,人员和弹药急需补充,寻淮洲提出就地发展,依托闽浙苏区发展根据地的建议。
他的建议得到了粟裕等人的支持,却遭到了中革军委的反对,并严令红七军团立即北上浙西。
但此时敌情又发生了变化,国军第49师另加两个旅和两个保安纵队向浙西地区合围而来。
合编存隐患:
关键时刻,寻淮洲当机立断,率领部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继续向皖南和皖赣边区挺进。
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极其正确的。
红七军团来到皖南地区之后,发现已有数支国军部队在此拦截,于是转向安徽休宁县和江西婺源县之间的皖赣边区开展游击战。
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红七军团不仅先后击溃了围追堵截之敌,而且还补充了一定的武器弹药和新兵。
寻淮洲和粟裕等人由此形成共识,并向中革军委建议:扎根并扩大皖赣边区,创建新的根据地。
可是这个建议又被否决了,中革军委下令让红七军团再次南下前往江西弋阳一带的闽浙赣苏区补充休整。
表面上看来,这个命令没有问题,可事实上却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红七军团有着强悍的战斗力和丰富的游击作战经验,完全可以做到自主开拓,新红十军则可以依靠对地利和民情的熟悉逐步壮大。
两军若是各自发展,必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起到互为支援、相得益彰的作用。
红七军团于1934年10月来到皖浙赣边区的江西德兴重溪,与红十军会合,方志敏亲自迎接。
一个月后,两军奉命合编为红十军团,方志敏任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刘畴西任军团长。
红七军团被编为第19师,寻淮洲任师长;
红十军大部被编为第20师,由刘畴西兼任师长;
红十军一部以及地方武装被编为第21师,胡天桃任师长。
刘畴西于189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望城区的普通农民家庭。
他受过新式中学教育,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入党并经党组织推荐考入黄埔一期。
毕业后,他在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的战斗中负伤失去左臂,后又参加南昌起义,于1929年受委派前往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校学习。
回到国内后被派往中央苏区,成为林彪麾下的红军师长,因立有战功于1933年调任红十军军长。
胡天桃于1901年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的贫苦农民家庭。
他早年参加农民运动,后入党被组织委派至皖浙赣地区,在方志敏的领导下坚持斗争7年,曾任老红十军营长职务。
随着老红十军改编为红11军并归属红七军团建制,胡天桃历任团长及师长等职务。
慷慨赴悲歌:
方志敏以其过人的才能和崇高的声望成为最高领导,胡天桃先后在方志敏和寻淮洲手下任职,是双方都了解的干部。
相比之下,刘畴西年长且出自于专业军事院校,在资历上略胜一筹。
可是大敌当前,能者为先,又岂能拘泥于论资排位呢?
更何况寻淮洲是起自于卒伍,凭借着实打实硬碰硬的战功,才从普通一兵成长起来的猛将,具有极强的实战能力。
毋庸置疑,寻淮洲比刘畴西更适合担任军团长一职。
红十军团成立后,中革军委又下令让第19师北上返回皖赣苏区开辟新的根据地,而第20师和第21师则留守闽浙赣苏区。
接令在手的寻淮洲率领第19师火速出发,沿浙西一线沿路猛攻,势如破竹,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来到皖南,震动南京。
事情若是到此为止,红十军团必将会迎来崭新的前景。
然而,中革军委又让第20师和第21师离开闽浙赣苏区北上,又调第19师第3次南下至安徽黄山地区与之会合。
这道命令的最终目的,竟然是让会合后的红十军团再继续折返南下,回到浙江西南部的衢州一带开辟根据地。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当初何必要命令第19师北上皖南呢?命令红十军团全军出击,直接东进不就行了吗?
而且,随着第20师和第21师离开闽浙赣苏区,红十军团将陷入没有根据地支援的游动作战之中,补给困难,处境岌岌可危。
事已至此难以回天,红十军团在黄山刚刚会合,20万国军兵分三路杀来,敌王耀武部在黄山谭家桥追上了红十军团。
经过商议,红十军团决定在谭家桥附近的乌泥关公路两旁伏击敌军。
可是刘畴西却指挥失当,将第20师和第21师作为主攻部队,而将善于攻坚野战的第19师摆在辅助的截击位置上。
由于经验不足,第21师的几名士兵过度紧张,在敌人还未进入伏击圈的时候便抢先开火。
敌人随即疯狂反扑,依靠火力优势抢占了乌泥关制高点。
为了夺回阵地,寻淮洲身先士卒,拼死冲杀,却被一颗流弹击中英勇牺牲。
一曲悲歌就此唱响,一代将星不幸陨落,红十军团也陷入了节节失利的绝境之中。
一个月后,由于再次贻误战机,红十军团除粟裕率领800余人突围之外,大部被困于江西玉山县怀玉山中惨遭覆没。
结语:
方志敏本可以随粟裕部一起突围,可是他为了寻找迟迟未能跟上的刘畴西部,毅然决然地返回险地,与刘畴西、胡天桃等人一同被捕。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他们三人始终坚贞不屈,慷慨就义。
方志敏在狱中写下了堪称传世佳作的《可爱的中国》一文。
而粟裕大将临终时遗言,将自己的一部分骨灰埋在谭家桥,陪伴他终生敬仰和怀念的战友,优秀的红军将领寻淮洲。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
《红七军团的悲剧命运:中革军委5次错误遗恨》
抗日战争纪念网:
《黄埔军校第一期刘畴西》
中国老区网:
《红军师长胡天桃》
中国军网:
《寻淮洲:红军中年轻有为的青年将领》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方志敏:“党要我做什么事,虽死不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