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秋风送爽至,“金叶”飘香来,又到一年烟叶收购时。在永乐烟叶收购站内,几十名分级工正在分级台上按烟叶部位、颜色、长短悉心分级、分类装筐,验级过磅,烟出手,钱到手。前来交售烟叶的彬州市北极镇白保村党支部书记孙永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年,白保村烟叶连年喜获丰收,孙永平尝到了科学种植烤烟的甜头。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极镇白保村人,孙永平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种植“老把式”。他回乡担任白保村党支部书记以前,在烟叶收购站工作多年,对种植烤烟有感情,了解到烤烟种植周期短,见效快,再加上近年来有烤烟保险“兜底”,以及补贴,属于合同种植,是当年投资当年见效的短平快项目。2021年,在北极镇党委、政府和烟草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白保村将烤烟产业作为党组织引领产业振兴的主抓手,采取“党组织+经济联合社+农户”模式,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村党支部引领、村经济联合社带动、村党员干部带头等措施和“信息共享、劳力互助、技术互学、销售互带”等方式,共同生产经营,共享产业收益,促进群众多渠道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白保村山大沟深,土地耕作层深,光照条件好、通风条件好,可以说是典型的山地生态烟区,烟叶品质一直较好,对于种植烤烟有着天然优势。而且该村村民有着多年的烤烟种植基础,经验丰富,种植出来的烤烟品质极佳,烘烤出的烟叶均为上等,烤烟作为白保村村集体的支柱特色产业,全村每年稳定种植烤烟500余亩。在种植过程中,孙永平对撂荒的山地坡地进行流转和整治复耕,全身心投入发展烤烟产业,种植烤烟上山,向荒山要效益。他凭着一腔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头,白天到烟田和烤房现场指导,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开展学习,学科学、学管理、学技术,通过电话和微信群为烟农答疑解惑……辐射村内所有的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种植烘烤技术支持。同时,烟草部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烟叶的种植品种与规模,与村集体签定种植计划合同,提供优质的烟苗、肥料等生产资料,并每个环节派遣技术人员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指导。收获后,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和质量标准进行收购,确保烟农的收益稳定。现在种烤烟是半托管,育苗、机耕、植保都不用自己操心,从育苗到种植再到销售的全链条保障,给群众放心大胆发展烤烟产业吃下了“定心丸”,让许多群众无后顾之忧,吃上了“烟叶饭”,也端稳了“增收碗”。孙建设、孙有科等20多户干部群众也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在村经济联合社指导下,开始种植烤烟,成为烤烟种植大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叶不仅要种的好,还要烤的好”,近年来,随着生物质燃料烤房的大力推广,“烤烟不见烟、只闻烟叶香”已成为烟叶烘烤的新常态。孙永平投资66万元对闲置的学校操场进行盘活利用,建设了14个生物质烤烟炉,在逐步实现清洁低碳烘烤转型升级的同时,其操作便捷、控温精准的优点深受烟农喜爱。在为烟农提供烤房场地的同时,还积极为烟农对接育苗供苗、订单合同,帮助烟农畅通购苗和交售信息,协调解决烟叶种植交售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拓宽产业发展路径,确保烟叶优价顺销,让烟农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互利共赢”。

每到烤烟种植烘烤季节,白保村把群众紧紧吸附和嵌入到烤烟产业链各环节,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建设,形成烤烟从种植到烘烤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每年除了付给群众10余万元的土地租赁费外,还为40名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每年付出40万元劳务费,工人月均收入达3000多元。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既能获得土地租金,还能到田里务工,一举多得。”彬州市北极镇白保村党支部书记孙永平说道,“今年我村集体种植了400亩,规模化种植不仅便于大田管理,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在烟叶移栽、采烤期间,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服务队,既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业之需,也缓解了其他烟农在关键环节招工难、用工难的困境。”

近年来,烤烟产业成为了白保村群众增收的金叶子,白保村摇身一变成了北极镇烤烟产业种植大村之一。烤烟产业作为强村富民的短期重要产业,白保村制定村集体经济带贫益贫机制,村党支部完成土地流转和服务保障,村经济联合社负责管理、经营和技术指导,村民利用土地入股、基地务工、入股分红和收益分红等多种形式增加收入,从而实现“造血式”产业增收,让群众吃上“产业饭”,实现增收“致富梦”。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白保村还开展了“三八节”表彰慰问暨农民文化艺术节、端午节、中秋节走访慰问等一系列惠民利民活动,让群众共享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杜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