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

人的名,树的影,名人效应自古有之,不仅如今一些商家爱请代言人代言产品,连学校的校名也喜欢请一些名人来题字,比如说著名的厦门大学请的就是民国时期文坛巨匠鲁迅先生题的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如果你仔细看厦门大学的牌匾题字,以及老版的打印版校名(现已改版),就会发现厦门大学4个字里竟然错了2个!其中"门"这个字少了那个钩勉强还算说得过去,但这个"学"字少了个"宝盖头",这很明显就是写错字了啊。

鲁迅先生竟然也会写错字?并且还将写错的字继续交给人家学校,厦门大学还敢用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并非写错了字,根据牌匾上的厦门大学4个大字的字体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并非我们常用的正体字,也就是楷体字,而是草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书法大致有5大字体,分别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篆书包括大篆跟小篆,大篆就是指甲骨文、金文那些先秦时期的文字,小篆现在一般是指秦篆。篆书逐渐发展,尤其是在秦始皇"行同轨,书同文"的举措下,开始形成了字态优美的隶书"有波、磔(zhe)之美。"我们如今看一些隶书作品就能发现,隶书不讲究"筋骨",更在意书写的柔美与端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由于隶书一般下笔比较缓慢,横平竖直,后来就逐渐演化为了更受文人追捧的楷体字。楷体字讲究一个形态修长,笔画锋利,算是介于隶书与行书、草书之间一种受众最广的字体,我们如今写字一般也都是写正楷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字"行走"了起来,其实就是一种加快写字速度,使得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产生连接,从而形成美感的字体。我们如今常说的一些书法大家,比如说书圣王羲之,再比如说著名词人苏轼等,都是行书的著名代表人物,《兰亭序》正是因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飘逸潇洒字体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草书,是一种比行书更加潇洒的字体,唐代张旭和怀素被称为"草圣"。如果说行书是在"行走",那么草书就是在"奔跑"。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气势贯通,一气呵成,需要"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说白了就是既能辨别出是什么字,但是又要加以简化。

是的,简化。因为草书书写速度快,讲究笔走龙蛇的意境,因此肯定做不到横平竖直去书写,很多地方都是一笔带过,所以别看汉字简化是新文化运动之后才掀起的浪潮,但实际上早在千年之前,古代人就已经在草书当中开始了汉字简化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汉字改革呼声之中),以及他所用的字体(草书),这个"学"字少了个宝盖头也就是意料之中了。当然也有人将其解读为“学无止境”,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