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就“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首先应该披露其掌握的事实,但目前德方调查以及媒体报道正给人造成一种感觉,即所有操作都是为了转移视线,转移对真正的事件主使者的调查。拉夫罗夫表示,非常明显,实施如此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的指令来自西方最高层,也就是华盛顿。拉夫罗夫指出,正是对“北溪”管道的袭击,使德国失去了能源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基础。

目前,对于俄方的最新表态,美英法德等国以及乌克兰都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处于“集体失声”状态。据悉,2022年9月26日,位于丹麦、瑞典附近海域的“北溪”管道发生剧烈爆炸,导致大量天然气泄漏,而“北溪”管道也一度陷入“瘫痪”状态。直到现在,除了证实“北溪”管道是被人为破坏之外,并没有查到幕后黑手是谁,而丹麦、瑞典和德国曾分别启动调查,但拒绝俄罗斯参与。不过,虽然西方有意回避这一事件,但俄罗斯却一直在对此事展开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溪管道,那可是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海底能源动脉,承载着欧洲大陆的能源梦想。但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爆炸,却让它变成了地缘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德国、瑞典和丹麦虽然启动了调查,但结果却遮遮掩掩,让人摸不着头脑。如今,德国《明镜》周刊的最新报道,再次把乌克兰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俄罗斯方面对此也是气得不行,他们指责美国和德国试图推卸责任,把锅甩给乌克兰。俄驻美大使安东诺夫甚至直言不讳地说,他不相信乌克兰会在没有美国默许的情况下袭击“北溪”。

“北溪”管道的建设,最初是为了绕开乌克兰等过境国,直接向德国输送天然气,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随着俄欧关系的恶化,这条管道也逐渐成为双方博弈的焦点,美国一直反对“北溪”管道项目,认为它会增加欧洲对俄罗斯的依赖,削弱北约的团结,并阻碍美国向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在这样的背景下,“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发生,就显得格外敏感和微妙,它不仅直接影响到欧洲的能源安全,也对俄欧关系、美欧关系以及全球能源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丹麦机构的爆料显示,事件发生前美国军舰曾在爆炸现场附近活动,这一信息如同重磅炸弹,令外界对美国的真正意图产生了深刻的质疑。美国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乃是出于多重战略考量,切断欧洲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贸易链,旨在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基础,进而减少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众所周知,俄罗斯依赖能源出口获取外汇,支持其经济与军事开支,通过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美国试图削弱俄罗斯在欧洲的政治影响力,使其在面对国际挑战时更加孤立无援。

当然,对于这起涉及政治秘密的爆炸案,乌克兰政府及相关人士均予以否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明确表示,乌克兰政府与此事无关。乌克兰驻英大使、切尔温斯基本人也都否认了任何牵连。不过,俄罗斯情报部门却对事件的真相表示了坚定的判断。他们指出,背后显然有美英两国的阴谋在作祟。俄方信息显示,美英一直试图将这一事件从国际舆论的视线中抹去,并通过操控媒体和机构,将责任归咎于"乌克兰激进分子"。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美英两国要主动卷入这件事,并试图掩盖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一直喊着要“拯救”欧洲,实际上,其实是想让欧洲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要知道,欧洲这边长期以来对俄罗斯的依赖可不是个小问题,降低这份依赖,恰好可以将俄罗斯的能源强势转变成美国的优势,因此,“北溪”管道的爆炸不仅关乎一根管道,背后更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现实博弈,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拿能源供应这个事儿来说,欧洲对于俄罗斯的天然气几乎是“情有独钟”,一旦爆炸,乌克兰冲突愈演愈烈,如何保障能源安全便成了欧洲国家最大的挑战。

那么,美国究竟在这起事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无辜的旁观者,还是事件的幕后推手?如果是后者,他们的动机又是什么?是为了削弱俄罗斯,控制欧洲,还是为了其他更深层次的战略目标?这起事件的背后,不仅仅是能源管道被炸毁,更是国际关系的裂痕,是信任的崩塌。它提醒我们,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我们需要更加警惕,更加理性,更加勇敢地去追求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