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初

交通和通讯尚不发达

在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

公安局与各乡镇派出所的沟通联系

仅依靠一部插线手摇电话

拨打电话时

需先转接到乡政府

乡政府再派人通知派出所民警

前来接听

如遇民警下村或办案

只能把电话层层转接到村委会

村委会再派人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楚雄州大姚县公安局90年代的第一台插线手摇电话

两代对讲机应运而生

1991年10月,楚雄州公安局向大姚县公安局配发了通讯转信台及2只无线对讲机,在大姚县公安局办公室设立通讯室,民警王成(已退休)成为了第一代通讯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姚县公安局第一代通讯员王成

1992年5月,州市(县)两级公安局实现了通讯并网,同年大姚县境内14个乡镇实现了通讯并网全覆盖,县公安局每天可通过对讲机对全县14个派出所进行调度,及时掌握社会治安状况。1996年前后,逐步更替为新一代无线对讲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代对讲机(图左)、第二代对讲机(图右)

随着第一代无线通讯的建成,极大地提高了公安战斗力,为楚雄州各地公安机关执行安保任务,处置突发性重大案(事)件,打击违法犯罪,以及抗震抢险、抗洪救灾、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大作用。

对讲机里传出震后“第一声”

“白塔、白塔,我是七街、七街……”,时任大姚县公安局七街派出所所长的王富基用对讲机向县公安局报告了地震受灾情况,发出了震后第一声。

2000年1月15日凌晨6时许,楚雄州姚安县、大姚县发生6.5级地震,七街乡、新街乡受损严重,房屋倒塌,群众受困,一时间震区大面积停电、电话中断、道路受阻,一度处于“孤立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0年1月15日抗震救灾现场

通过对讲机这一“生命线”,灾区与当地党委政府迅速取得了联系,救援指令得以迅速传达,救援物资和人员得以有序调配。一时间,救援车辆、医疗队伍、救灾物资纷纷向灾区汇聚,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抗震救灾行动全面展开。

在之后2003年“7·21”“10·16”大姚先后发生6.2级、6.1级地震中,警用对讲机展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7月21日震后分发物资,重建家园

对讲机里传出预警“第一声”

“白塔、白塔,我是石羊、石羊……”1998年7月21日凌晨,时任大姚县石羊派出所所长郭腾用对讲机向县公安局报告辖区暴雨不断,水库水位暴涨,岔河村委会部分村组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

随后,民警连夜兵分两路投入抗洪抢险救灾,一组前往官庄、清河村委会西河片区通知村组群众,另一组前往岔河、坟箐村委会南河片区通知村组群众开展自救,同时,迅速排查河堤情况,转移受灾群众。

因预警准确、转移群众及时,除部分房屋受损外,无一名群众伤亡,石羊派出所被公安部表彰为全国抗洪抢险先进集体,民警王学华英勇在洪水中救助被困群众荣获“全国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年7月21日石羊派出所参与抗洪抢险救灾

对讲机里传出集结“第一声”

“全局各所、队、室注意,收到指令后第一时间集结,大理州宾川县与我县交界处发生森林火灾,大火蔓延,请全局民警、职工、辅警迅速赶往现场参与救援……”2003年3月12日,时任大姚县公安局局长杨春涛通过对讲机集结警力参与森林火灾扑救。

在每一次危急关头,对讲机能“第一时间”发出指令,调集警力参与重大事件的处置,在最短时间内构建起一个稳定的通讯网络,确保指令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到每一位参与救援的民警和工作人员手中,为快速响应、高效处置赢得宝贵时间,成为重要的“通信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3月12日大姚县公安局民警参与森林火灾扑救

两代对讲机

见证了楚雄公安的

历史和未来

见证了民警辅警的

坚韧和奉献

未来

我们初心不改

笃行不怠

来源:云南警方

编辑:李莹娜

编审:李菁

终审: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