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静安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指挥大厅工作现场。

打开新版"随申办",公交信息、"三金"账单等高频查询事项被提到首页显眼位置;通过"随手拍"将涉及多部门的问题上传至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即可"一口受理"……这是上海"两张网"建设的新案例,也是这座超大城市便捷、有序、精细、高效的再体现。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5年来,上海原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以"高效办成一件事"和"高效处置一件事",成为市民普遍受益的城市品牌。通过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两张网"持续推动上海社会治理现代化,让人们的信息获取成本更低,让行政效能更高,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成为"上海之治"新图景。

信息获取成本更低

接近社交平台使用习惯、像网购一样方便、成为与群众直接接触的"政府总客服"……如今,"两张网"的建设者们更习惯用这些"网言网语"来为自己的工作打比方。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借鉴互联网思维,"两张网"建设更聚焦用户视角,通过不断提升使用体验,让人们的信息获取成本更低。

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朱俊伟介绍,此次"随申办"改版借鉴近两年主流互联网移动端应用的服务模式、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在全国政务类移动端中首创推出多级导航频道服务模式,让属地化服务入口更精准直达。例如,以往各区各街镇的旗舰店需要多重点选才能进入,现在从开屏菜单栏选择"区域"即可直接找到入口。点选"关注"旗舰店后,"随申办"还会主动推送相关服务信息,加强用户的个性化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市民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反映的诉求进行迭代优化,"一网通办"也从解决"一件事"转变为办成"一类事",现已上线亲属码人工帮办、长者专版改版、国际版升级等服务。

当前,"一网通办"平台接入事项累计达3737项,累计办件超过5.78亿;今年日均办事41.96万件,全程网办率83.16%,好评率达到99.95%。

以线上线下协同达成闭环管理的"一网统管",着力实现城市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早发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静安区数据局局长、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谢志彬介绍,静安区"一网统管"通过推动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迭代升级,发挥"政府总客服"桥梁作用,做好市民各类诉求的接转和办理。特别是在主动发现、被动发现、自动发现基础上,开发了随手拍"市民哨",通过接入"e居静安"微信公众号,让市民群众更方便地反映身边诉求,也为城市治理提供更多信息渠道。

行政效能更高

数据底座,作为具有数据存储、管理、计算和分析能力的基础设施平台,可提供数据治理、数据仓库、数据中心等服务。近年来,上海不断夯实数据底座赋能"两张网"建设,以数据力提升行政效能。

在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徐喆看来,以往令办事人感到困难最大、往返折腾最多的是材料准备阶段。近年来,中心通过数据、机制双赋能,对接随申码、企业码,实现表格数据自动填报。同时,中心将窗口填表、核件工作前移至帮办环节,在完成材料核对和数据录入等工作后,办件数据可以直接同步至综合窗口和后台审批系统,有效避免二次录入。"窗口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等候时间降低,让企业、群众在综窗提交材料就像在商店结账一般便捷。"

静安区"一网统管"则通过打造物联网智能感知平台,建起城市运行安全监测物联感知体系。围绕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在辖区内部署了约12.7万个城市神经元,针对河道水质管理、道路扬尘、垃圾满溢监测、电梯运行管理等21个领域,达成城区运行的智能感知,并完善城市神经元的事件处置分析,实现跨部门、多协同的城运数据共享和治理机制。当前,该平台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已达22.7万余条,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供应链闭环。

作者:单颖文

文:本报记者 单颖文 图:陈龙 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