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岭之战是发生于1211年(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六年八月),在野狐岭(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发生的决定蒙古与金朝双方命运的决定性战役。在这场大型会战之后金国连连挫败,导致金国内部发生弑君政变,加速了金国的灭亡。
野狐岭之战看起来实力悬殊,其实并不那么简单,简单的对比就可以完全判断具体的战况,双方交战时,兵力差距只是优势因素,还需要综合考虑地形、环境等外部客观因素,同时,双方将领对战争定义也不能忽视。
正如田忌赛马,虽然都是同一匹马,但在不同的人手里却有着不同的力量,虽然金军45万人,其实当时的具体数目应该在30万至40万之间,但不管怎么说,蒙古大军也是数倍于之存在,人数上的优势其实并不足以为惧。
二次大战,特别是第一次战役,两军交战极为关键,双方准备不足,可立可破,针对这一战役,金军也是不遗余力,设置了许多防御屏障,以削弱蒙古大军的冲锋能力,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但在整个防御部署过程中,却犯下了大错。
金人考虑到蒙古大军的步战能力,却也错误估计了对方的实力,看似完美的地形防御,但过于分散,反而给了蒙古大军可乘之机,总有薄弱之处,可以攻破,虽然当时金人花了大量时间部署,但即使再强大的兵力,面对如此庞大的防御,也显得有些吃力。
在战争的中后期,金人的防御就显得特别吃力,不能集中兵力,发挥优势,只能组成小队,各个击破,这一下子就使蒙古大军损失了不少,虽然他们的步战能力不足,但他们的高机动性却能迅速反应。
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从一个战场转移到另一个战场,等金人反应过来时,已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如果一个地方久攻不下,很简单,就换一个地方继续下去,但金人显然不可能赶来支援,一方面时间太晚,另一方面等赶来时,如果蒙古大军再多打一个回马枪,必然使金军的劣势更加明显。
虽然两军人数相差悬殊,但如何利用这一优势,蒙古大军是主动出击的,而金人是防御的,相信大家深有体会,不管网络安全公司如何布防,黑客总能发现漏洞并将其攻破,同理,世界上一切安全防范体系,都只能防患于未然,但决不能防微杜渐。
警方抓贼也不可能赶尽杀绝,毕竟贼在暗中,警察在明处,对于这种情况的描述最为经典,非常贴切:攻防兼备。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这场战争一般也不会太难打,很明显,不管金军如何防守,但终究还是有破绽。
更何况,尽管金军看似完美的防御系统,实际上也岌岌可危,毕竟工程规模如此之大,金军当时也不能尽善尽美,只是一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对于强大的蒙古大军,威慑力丝毫不够。
不能忽视的是,蒙古大军在这场大战中,也没有轻举妄动,明知金军布防严密,还冒着死亡的危险,当然不是,理想状态下,如果双方实力相差如此之大,如果没有绝对过人的胆量,蒙古大军自然不敢轻易挑战,事实上当时蒙古大军之所以有威胁性,就是因为有人带路,知道了金军部署的秘密。
曾经属于金军的部族汪古部,后来却成为金军的潜在威胁,在汪古部的成功领导下,蒙古大军大举进攻,对乌沙堡的形势,也了如指掌,当然,攻破一个乌沙堡,并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是乌沙堡被攻破后,敌人所受到的心理冲击,如此强大的防御系统,瞬间被蒙古人发现,短时间内就崩溃了,金人该如何承受?
出于本能的恐惧,金军已经从心理上接受了,面对当时分散的防御部署体系,金人也谈到了集中优势兵力,集中部署,但这个想法最后还是被搁置了,这样的话就更难打了,有舍有得,但金人为了能够保全,还是选择了原来的部署,无疑是太过轻视蒙古大军了。
“骄兵必败”就是这个道理,仗着人多势众,金人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即将面对的是多么强悍的草原霸主,在前期的交战过程中,蒙古大军由于有人带路,直接突破防线,深入金军内部,并打算再次猛攻黄龙,一次次逼近中都,当时金军将领也是犹豫不决,更是给了蒙古大军可乘之机。
以当时金军主帅为例,对于蒙古大军来说,从心理上来说,已经输了,表面看强大的金军,实际上怂恿着要死,正是当时蒙古大军威名远扬,已经有了强大的战神附体,根本不是金军可以轻易挑衅的存在,金军甚至已经放弃了挣扎,只要能保住性命,哪还顾得上别人死活。
总的来说,野狐岭大战,金人的失败是必然的,一方面是军力部署过于分散,另一方面又过分依赖客观因素,主观上战斗力不强,同时,双方不同的立场,造成了不同的战斗心理,更加深了金人的恐惧心理,但蒙古大军的情况却不一样,本来处于弱势的一方,却愈加顽强,心理暗示极为强烈,对这场战争,蒙古大军似乎都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当然,他们更是竭尽全力,竭尽全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