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博鲁特·帕霍尔日前为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独家撰文表示,当前西方与中国关系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双方是相互信任逐渐消失,这阻碍了双方建立更有效的对话,特别是在安全和地缘政治问题上。受此影响,批评中国成了美国的“官方共识”,而北约和欧盟也或多或少地跟随了美国的态度。当前多边主义面临危机,一些大国重回单边主义路线。只有通过公开坦诚对话才能增强信任,寻求和平解决方案,从而缓解全球紧张局势。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博鲁特·帕霍尔
(Borut Pahor)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

在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及其任内的对俄政策开始在德国国内和盟国中引发广泛批评。人们毫不留情地指责她未能将俄罗斯视为“持久潜伏的威胁”,并且出于实际利益的考虑,被“与莫斯科当局建立良好关系”的幻想所蒙蔽。

默克尔对俄政策的核心在于,真诚地追求良好,或者至少是足够稳定的双边关系,以保障长期和平,并促进互利的全面合作,特别是在经济方面。这一政治路径的基础是信任和信念,即通过对话可以和平解决现存问题,尽管双方承认存在无法逾越的分歧,但还是努力通过此方法增强互信。如今,欧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是否证明了这种追求和策略是错误的?我们是否也应由此得出结论,在与中国的关系中,真诚对话和加强信任同样具有不成比例的风险?

当前西方与中国关系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双方相互信任逐渐消失。其结果是,双方的对话变得形式化,缺少对全球安全秩序的重大替代方案的探索,从降低当前的安全威胁和紧张局势,到联合国改革——特别是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以便联合国能够以国际社会的权威身份促进世界和平。实际上,我们现在正在与时间赛跑——随着过时的地缘政治的回归以及安全问题的积累与加剧(目前全球有52场武装冲突正在进行),包括欧盟在内的主要全球参与者必须尽快建立实质性对话,否则很快就可能为时已晚。尤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我们永远无法预知何时会“为时已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近年来,对于中国的极端批评几乎成了美国官方的唯一国家共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批评的形成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两种不同立场的融合。在这方面,欧盟和北约不同程度地跟随了美国的态度:北约几乎毫无保留地保持了和美国一样的对华立场,而欧盟则对其进行了调整,保留了一定的余地。这种调整受制于欧洲对美国安全保障和经济依赖的双重因素,同时也受制于欧盟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2023年12月底的欧盟-中国峰会上表示,欧盟和中国有共同的利益,即稳定和建设性的关系,其基础是尊重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对于台海、东海和南海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问题,他补充道,欧盟反对任何单方面通过武力或胁迫改变现状的尝试。由此可见,欧盟对中国保持着多层次的关系,将中国同时视为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

2024年7月,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的核心内容是一系列现代化措施,旨在加速中国内部发展、对外扩大影响。通过这些措施,习近平主席继续坚持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是发展一种与西方民主制度不同的独特治理模式。

中国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到了自身的具体情况。习近平主席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国内外商业界对基本信任的标准。他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也关注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于可持续经济的必要性。中国庞大且不断发展的市场是他在外交政策中最大的杠杆,并且中国的市场也正经历调整,以确保在符合中国利益的情况下,尽可能适应全球化的需求。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但在规模之外,中国也力求提升质量,使自己成为最发达的经济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总的来说,西方对中国经济的日益强大感到担忧,既难以应对,也无法忽视。但对于西方而言,真正的问题还不在于经济方面,而是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中国的外交和安全政策。

真诚对话的缺失和日益加深的不信任,是达成相互理解的主要障碍。西方与中国之间关系恶化的后果虽然未必立即显现,但确实对全球造成了影响。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现代国际社会的法律和政治架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更加多极化。然而,二战结束后为防止下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成立的国际机构,特别是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已显得滞后,未能充分履行其角色。

多边主义正面临危机,这使得影响力较大的国家更倾向于采取武断行动。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世界的法律和政治架构能否以和平的方式适应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是否会再度因无法避免的战争而陷入困境。自二战以来,这一问题从未像现在这样尖锐,也从未如此取决于西方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信任和对话固然有其脆弱性和不完美之处。期望也最终也可能变成失望。然而,我们有什么替代方案吗?因为不信任和拒绝对话,所以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吗?我们需要对话。如果对话是真诚的,那么就有可能增强信任,这将给全世界带来福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高端智慧传播与交流

本文英文版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英文版标题为 "Certitude of amity"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实习生刘玮宁亦有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建设全球中国议题“朋友圈”;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权威性和工具性,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经济、科技、人口、气候环境、卫生健康、粮农土地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关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电话:+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www.chinawatch.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看,请点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