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红色中国”去,曾是埃德加·斯诺、马海德等国际友人在战争年代向世界发出的呐喊。时至今日,革命圣地延安仍是外国友人了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窗口。

了解这一抹“红”,是此次“机遇中国 打卡陕西”外籍专家陕西行主题活动的重要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宝塔山上俯瞰清晨的延安

“只有登上了宝塔山,才算是真正到了延安。”伴着晨雾,岭山寺塔仿若耸入云端,宝塔西侧的明代铁质洪钟静挂亭中,仿佛能听到清宏余声。站在宝塔山上,圣地景色尽收眼底,高原风光一览无余。

仰观高塔、俯视延安的同时,宝塔山居民下山项目前后对比图,更令人感到震撼。延安市围绕展示古城风貌、凸显圣地氛围、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的目标,以城区居民下山、棚户区改造、沟道治理、景区周边环境改造、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6个方面为重点,先后实施了71个改造项目。

新时代的“延安故事”,就在这变化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照片犹如一位“讲述者”,向每个人传递着“延安之变”

晚秋的枣园革命旧址,在高天淡云的映衬下,领袖塑像更显雄伟,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更显古朴。国庆假期已过,前来延安各个革命旧址参观的游客仍络绎不绝,代表性建筑、文献手稿、声像资料、文艺作品等“红色记忆”讲述着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红色旅游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新生活的成功实践,与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和农业多元化等结合,形成产品丰富、选项多样、独树一帜的特色文化产品,为革命老区振兴赋能。

近年来,红色旅游人气高涨,不断刷新市场纪录。据《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显示,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已突破20亿人次,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枣园革命旧址的人,无不在“五大书记”雕像前驻足瞻仰留念

从延安时期600多位国际友人到访延安,到如今红色旅游圈粉海内外“Z世代”,曾经被视为神秘的“中国红”,越来越被更多人热爱。

宝塔山、杨家岭、枣园、南泥湾、王家坪……这些地名,串联起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延安时期,孕育了传承至今、影响世界的延安精神。

延安现有革命旧址44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6处;革命类纪念馆19座,馆库藏革命文物43673件(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3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6处。以红色旅游为牵引,这些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成为延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秀《延安 延安》剧照

红色旅游的本质是一种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精神性体验活动。延安也不断拓宽红色旅游边界,创新诠释红色文化,与特色美食、文艺展演、非遗技艺、农耕休闲等深度融合,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全季旅游。

今年上半年,延安共接待游客2096.4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6.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7%、16.8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安1938街区,“老延安”的风情随处可见

红色文旅为延安提升了商气、聚拢了人气,也为高质量发展赢得了底气。近年来,一批重大能源转化项目接连建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延安苹果品牌价值不断上涨,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苹果脆片、鲜苹果、润滑防塌剂、香菇、菇菌棒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红色圣地”正以新的方式,向世界讲述新时代的“红色故事”。(文 柳洪华 刘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