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国与欧盟就电动车加税谈判关键阶段,有消息传出,部分中国电动车企业因扛不住压力,私下与欧盟妥协。对此商务部公开警告,指出此类企业的行为将影响中欧整体磋商的进展,甚至可能动摇双方之间的信任基础。同时商务部也对欧盟发出警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4日,欧盟投票通过对华电动车加征高额关税的决议,按照规定,对中国电动车企业加征从17%到36.3%的反补贴税,新规从10月31日实行。欧盟对华电动车加税是因为欧洲车企竞争不过中国车企,所以才对华加税。

而从6月份,欧盟公布开始,中欧就进行了多轮磋商,欧盟对华电动车加税,必然会引起中国反制,这也会让中欧贸易摩擦升级,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不利影响。据了解,中方曾向欧盟提出一项价格承诺方案,即如果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售价不低于3万欧元,则可以免除反补贴税。这个提议的核心意图是通过保证产品价格与欧洲本土品牌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来避免不必要的贸易冲突。

然而,欧盟方面并未接受这一建议,认为即便在价格上做出妥协,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供应链、技术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依然让本土车企望尘莫及。欧盟认为,即便如此,欧盟车企也打不过中国。因此,欧盟选择拒绝中方提议,并坚持执行反补贴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背景下,中欧双方的磋商显得尤为关键。中国方面通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代表行业整体与欧盟进行谈判,希望达成对所有中国电动汽车企业都具约束力的价格承诺方案。这个商会代表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整体利益,其参与磋商的角色不仅是为单个企业争取利益,更是维护整个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商会的统一立场在磋商中尤为重要。

然而,就在这一谈判过程中,部分中国企业因无法承受欧盟的关税压力,选择了私下与欧盟单独接触。这些企业希望通过与欧盟达成单独协议,避免高额关税的影响,以保住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对此,商务部在10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中欧磋商的基础,并且不利于双方建立的信任。这种分化不仅可能使整体谈判进程停滞,还将大大削弱中国在谈判中的整体筹码。商务部的警告无疑是对那些选择私下妥协的企业发出的强烈信号——企业的短期自保行为,将会对整个行业乃至国家的长远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商务部的声明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待此次中欧磋商的态度是极其重视的。中国不仅希望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还希望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争取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国际贸易环境。对于中国来说,电动汽车行业不仅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更是国家在全球绿色经济布局中的关键部分。因此,中欧之间的这场磋商关乎中欧经贸关系,关乎中国整体战略。

欧盟在电动车行业无论是电池技术还是产业链,亦或者创新成本上,都没有优势,而且相比来说,中国对欧洲更加重要。如果谈判,欧洲可能先顶不住妥协,所以欧盟希望通过和部分中企谈判,以瓦解中国在整体磋商中的优势。继而为欧盟整体利益争取,但显然,欧盟的策略失败了。

如果欧盟继续坚持这一分化策略,不仅可能导致中方对其发起更强硬的反制措施,还可能对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带来更深层次的负面影响。事实上,中国已经通过对欧盟白兰地等产品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作为对欧盟不正当贸易行为的回应。如果欧盟不让步,双方谈不拢,那么中国会继续对欧盟进行反制,届时中欧真的可能发生全面贸易战。这对中欧来说本身是可以避免的,而这恰恰是美国希望看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中国来说,此次磋商不仅仅是一次电动汽车行业的贸易争端,更是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格局的一次重要较量。中国希望通过这场谈判,巩固自身在全球电动车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展示其在应对国际贸易争端中的策略与智慧。无论对中国电动车产业还是中国以后面临类似的贸易争端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越是在关键困难时期,越要坚持,要服从大局,商务部的警告,部分企业应该明白,欧盟也应该明白。这是国际商业谈判,应该为国家利益服务,而不应该短视,中欧磋商还将继续,究竟是谈妥,还是中欧贸易争端升级,将在未来数周内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