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是我党重要的领导机构,堪称组织系统的大脑和中枢,能进入政治局的干部,都已属于核心人物。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中,有25人被选为政治局委员,其中的开国将帅共有11人,占了将近一半。
当时正值国家高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3位身体还比较健康的元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都继续在岗位上坐镇,他们历史地位崇高,进入政治局当仁不让。
而另外的9位开国将军就充分体现了“五湖四海”团结原则,他们出自不同的野战部队。只是,勉强能算作四野的这位代表,历史上却与四野的联系不深。
在解放战争中,我军成立了四大野战军,分别为第一至第四野战军。
华北比较特殊,并未设立野战军机构、在整编中也没获得野战军番号,但其有三个野战兵团,很多人就习惯性地称为“华北野战军”。
在华北走出来的名将也不少,像1982年进入政治局的杨得志上将就是代表人物。
杨得志本来在抗战后期已跟着晋冀鲁豫的刘邓作战,日本投降后奉命挺进东北。没想到行至河北蓟县时,出关的路口被国民党封锁了。
彼时两党实力差距明显,杨得志没办法率部冲过去,就暂时归于晋察冀指挥。
1946年12月,晋冀鲁豫面临的压力很大,杨得志想带队回去,但聂荣臻不放人。最终就是政委苏振华带队归建,杨得志留在晋察冀作战,后来成为华北的著名战将。
杨得志出了名的会做人,跟各方面关系都搞得很好,建国以后的历次风波基本没影响到他。
1979年末邓公准备卸任总长,继任者人选,曾有邓公推荐杨勇、聂帅推荐杨成武,但都出现不同声音。唯有杨得志被提名时,得到一致认可,由此足以见得老杨哥的人缘。
当上总长,82年又成政治局委员,这是杨得志戎马一生的最巅峰。
在82年的政治局委员名单中,一野出身的干部有两位。
一位是王震上将,他的资历和战功都非常突出,担任过红六军团政委、八路军359旅旅长、一野第一兵团司令兼政委等职。
最开始大将的拟授名单有15位,王震也是其中之一。不过中央领导人认为各级别军官太多,要求删减,大将就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十人。
不过军衔并不能代表一切,王震后来的成就很大,担任过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是十一届和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88年还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另一位是余秋里中将,他在土地革命时期曾担任红6军团政治保卫队队长,负责保护任弼时的安全。
后来的战争岁月他长期在西北作战,建国后担任过解放军总财务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石油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1982年余秋里不仅进入政治局,也成为了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地位非常高。
三野出身干部有一位,即韦国清上将。在战将如云的三野当中,韦国清不算特别突出,但建国以后他这个广西人因与越南交流方便,被派去越南指导打仗,这个特殊经历为他加了很多分。
1955年,韦国清承担起主政广西的重任,任职时间长达20年。后来他还担任过广东省委第一书记、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从第十届开始,韦国清连任了三届政治局委员,这个成就在开国上将里都少有。
出自二野的干部最多,有宋任穷上将、李德生少将、张廷发少将三位。
宋任穷参加过秋收起义,但在抗战时期就逐渐转到八路军129师,担任过129师政治部副主任、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二野第四兵团政委等职。
他跟王震有点相同的是,最初都被拟授为大将,但都缺乏一定要授大将的因素。如果是15人那没问题,但限制为10人,他就不及别人有代表性了。
后来宋任穷担任过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东北局第一书记、沈阳军区第一政委、中组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资格老、职务高,他进入政治局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李德生属于军中的后起之秀,毛主席曾将他当成年轻一辈挑大梁的着重培养。所以他这个少将获得高职务的时间,反而比名单里其他中将、上将早。
1970年,李德生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兼北京军区司令员,1973年的十大,李德生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只不过他后来遇到一些风波,主动辞去了两个中央领导职务,八大军区对调时他就转而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在此职上一直工作了12年。
毕竟他曾是政治局常委,又时任大军区司令员,十二大后就继续在政治局里发光发热。
张廷发最开始也是在中央红军,但懋功会师被编入红四方面军中,慢慢就跟着刘帅一起转入红四系统,后成为刘邓大军中的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各个领域都缺人才,张廷发于1953年调入空军,通过努力钻研,在全新的领域也表现出极强的专业能力,此后历任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
运动时期,他顶住压力、拒绝拉拢,让空军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1982年,时任空军司令员、空军党委第一书记的张廷发也当选为政治局委员。
至于开头所说“勉强能算作四野代表”的,就是乌兰夫上将。
解放战争时期他出任司令员兼政委的内蒙古人民自卫军,曾隶属于东北民主联军领导,他麾下部队也曾配合四野系统作战,因此在一些统计中,就将他划入四野上将里。
但乌兰夫本人跟四野的联系确实不深,他长期在与分裂势力作斗争,并未直接在四野指挥下工作。即便四野入关他也没有跟随南下,所以情况非常特殊。
如果不把他算入,四野在这年就没人当选政治局委员。没办法,这一年林、罗两位元帅已逝,健在的黄、萧、谭大将已退居二线。
运动中四野又是严重受影响的,82年这个时间节点,后继难有人,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局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