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成立之初,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曾经有过表示,言道民国者,民之国也。
革命先驱孙先生的此心虽好,但实际实施起来则不然,封建流毒、资本逐利——有流氓称霸一城,有军阀割据一地,根本就不会有民众统治国家的可能。
由于当时国内外各方势力均各怀鬼胎、纷争不断,在很长时间里,华夏大地是军阀割据、争端四起,国无发展、民不聊生。
而且,在各方势力争斗时,收买、离间;暗杀、战争,各种不择手段、各种无耻行径,让正义之士看来污秽满地、颇为不齿。
到了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甚至还出现过时任四川省主席刘湘上将,死因不明的各种传闻,其中最骇人听闻的一种是,民国总统蒋介石派人重金收买医生毒害刘湘。
人称四川王的刘湘,崛起于华夏大地军阀混战的年代
民国亦称中华民国,是从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朝统治后,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在此期间,统治华夏大地的政府,也是全亚洲建立的第一个民主共和的国家政府。
从民国建立之初,北洋军阀袁世凯就窃取了国家的统治权力。
虽然革命党人通过北伐战争,推翻了袁世凯八十余天的称帝美梦。
但是军阀割据势力却没有被肃清,反而在各地蔓延开来。
当时,国际势力在华夏国内扶持和各地自发形成的大小军阀繁多,其中势力较大的有北洋军阀、奉系军阀、晋系军阀、桂系军阀等,而各方军阀的代表人物则前期有北洋军阀袁世凯、段祺瑞等人,后期有东北军阀张作霖、晋军军阀阎锡山、川军军阀刘湘、湘军军阀何健等人。
直到1930年左右,国内各方割据的军阀势力在名义上,接受了国民党中央政府的统治和管理。
但是在实际上,各路军阀还是对蒋介石政府保持了相当大的独立性,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真正做到国家统一、人民做主。
当时,在实际上统治四川省的人,是号称“四川王”的四川省主席、川军总司令刘湘,他麾下兵多将广、地盘广阔,综合实力非常强大,在民国风起云涌的各路军阀中,也属于排得上号的实力派。
同时,由于四川盆地的特殊地理条件,四川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很强,对于民国政府和中央军具有一定的排斥感,刘湘在四川本地,通过一些相对合理的施政手段,也建立了比较牢固的统治基础。
“四川王”刘湘,1890年7月,出生在四川省大邑县的一家富庶的地主家庭中,其原名为刘元勋,长辈给他还取了个字,叫做甫澄。
从刘湘的取名和取字方面就能够看出来,刘湘的家庭条件非常好,拥有相当的财富和学识,能够给子孙安排选取很有含义的名和字。
刘湘的父亲,不但在当地拥有大片的良田地产,还经营着一些商铺生意,每年都会有大笔的收入进账,这种上等的家庭条件,使得刘湘自幼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培养。
衣食无忧的刘湘,很小就进入了私塾学习,而且由于他聪明伶俐、头脑灵活,学习成绩一直都保持得不错,在新式教育方式兴起后,刘湘又考入了当地高等学堂学习,继续攻读学问、开阔眼界。
在高等学堂毕业后,已经眼界颇高的刘湘,没有选择回家继承家业,做一个悠哉生活的享乐地主,而是瞒着家里人报考了军事院校。
清朝末年,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刘湘的父亲多年经商、见多识广,深知枪杆子的厉害,所以他对儿子的选择给予了肯定,不但没有责怪刘湘的欺瞒,还通过经济等方面支持在军事方面进行深造。
有了家里人的鼎力支持,1906年刘湘考入陆军弁目队,他在学校中十分活跃、四处沟通,广撒钱财、广交朋友,结识了不少能力出众的人——而这些人也成为了他后来割据四川、统治蜀地的得力帮手和部将。
在旧军队中刘湘如鱼得水,通过各种手段逐渐成长为王
1909年,19岁的刘湘,在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随即被分配到了四川本地的三十三混成协六十五标,担任所谓见习官的职务,也就是军官实习生,为他正式带兵做相关的体验和准备。
1911年,四川本地的新军进行了扩编,刘湘在第十七镇任排长、队官等职务。
从不缺钱的刘湘很是讲义气,既不克扣军饷谋财、又不责打士兵图利,在队伍中培养出来一定的口碑和影响力。
辛亥革命爆发后,刘湘通过走动门路,顺利地升任了营长,后来又凭借着他在军阀混战中积累的功劳,荣升到团长、分司令,可以说是一路顺畅、青云直上。
在1916年爆发的护国战争中,刘湘面对讨袁护国的护国军,执意抵抗、拼死作战,在泸纳战役中阻击了护国军攻势,被龙心大悦的袁世凯下令重重嘉奖,跨级提升为旅长,并授予了陆军少将的军衔。
刘湘为袁世凯作战卖命,不是因为他忠于袁大总统,只是根据自己的判断依附实力强大的一方势力而已。
所以,当刘湘看到原来跟随的上级失势后,就果断地将之抛弃了,通电响应护法。
在各方几经横跳后,刘湘得以步步高升,担任了四川省本地川军的第一师师长,成为了不足三十岁手握一师兵权的实力派少壮将官。
刘湘在担任师长期间,其驻地,包括永川、铜梁、合川、武胜等七县之地,拥有着当地的统治管理实权,并迅速地与家族、本土等势力相勾结形成利益集团,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
1920年川滇等军阀混战,刘湘再次发挥了边打边练、变换阵营的特长,驱逐滇黔军出川、驱逐刘存厚出川,一举消灭了大部分反对势力,出任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省长,成为四川省内各路军阀中,实力较大的一股势力。
1921年,川军内部发生混战,刘湘作战失败,带着随身卫队退回了大邑县老家,由于军阀混战中双方默认的特殊待遇,刘湘虽然失利但没有被赶尽杀绝,得以在老家蛰伏隐居。
1923年初,川军内部再次因为各种纷争爆发内战,刘湘借此机会东山再起,担任了讨伐熊克武的战争盟主,并且联合了四川省内的各路军阀,以多打少、多方围剿,将熊克武赶出了四川。
在打跑了熊克武后,刘湘又与曾经的战友杨森爆发战争,通过后发制人、联合黔军等战略,数次在战场上赢得胜利,随后又通过“善后会议”等政治手段,将杨森赶出了四川。
在1932 年秋开始,刘湘与刘文辉又爆发了川军内部的二刘之战,刘湘密谋与刘文辉的同盟合作,瓦解了刘文辉的战线,将之赶往西康,此战结果刘湘大获全胜。
待到1933 年 11月左右,为了消灭正在日益蓬勃发展的红军川陕根据地,刘湘调派川军各部组成了6路大军,在八个月里对红军进行了四次围剿……
英勇的红军顽强作战、积极抗击,不但没有被刘湘消灭,反而在1934年8月开始大举反攻,击溃了刘湘的主力部队。
对红军的“六路围攻”失败后,刘湘迫于国民政府的压力,去南京面见了蒋介石,但是,刘湘坚持一贯的军阀作风,坚决拒绝了中央军入川的方案,这让蒋介石十分恼火——两人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
蒋介石考虑再三后,与刘湘达成了妥协方案,1935年2月,民国政府任命刘湘为四川省政府主席,并规定川军各部的防区和政权统一归属省政府,这条命令结束了四川各地军阀割据的历史,实现了四川政权完全统一,而刘湘也借助着这条命令,开始完全掌控四川全境。
于此同时,刘湘默认了蒋介石派遣隶属于国民政府的参谋团等数千人入川,同时在成都建立中央军校分校,培训川军营以上军官,对其进行分化拉拢,刘湘与蒋介石之间不和的曲调,已然暗暗奏响。
纵观刘湘统一四川、荣登“四川王”的过程,他身上集中了老一派军阀的特点,利益为上、全无坚持;老谋深算、富有远虑;纵横结盟、敌友多变,自始至终没有全然相信过国民政府或其他势力。
蒋介石与刘湘之间因为权力和欲望,积累了颇深的矛盾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民国与日本的国家实力相差巨大,而且美国等国际势力为了自我利益,故意放纵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所以,民国政府的中央军一败再败,丢失大片国土。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从1937年8月13日爆发的淞沪会战到失败的12月13日南京保卫战,民国政府的抗战策略和战斗成绩,并没有什么让广大国民为之亮眼的结果,这让一些软弱之人,产生了别样的心思。
为了坚持抗战,避免在沿海等地区遭受日军优势火力的攻击,蒋介石政府开始将政府所属的各个机构向内地迁移,而在选择迁移的目的地时,由于四川省处于国家内陆腹地,加之蜀道群山阻隔、易守难攻,被选作了首要之地。
但这个将国民政府和中央军迁移入川的计划,受到了四川当地军阀的极力反对,以四川省主席刘湘为代表的本地军阀,十分担心国民政府和中央军进入四川后,会压制、剥夺四川军阀的权力。
所以,刘湘等人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政府的入川计划进行阻挠。
一边是日益严重的抗战局面,一边是意图抗拒国民政府入川的顽固军阀,在这时要说以纵横合纵、收买吞并崛起的民国总统蒋介石,没有异样的心思,可能谁也不会相信。
蒋介石和刘湘在民族大义之下,暂时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但他们私下的心思和行动,却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刘湘誓师出川后,川军各部积极向抗日前线挺进,而他本人则到南京进行指挥,淞沪会战失败后,日军向着南京攻击前进,刘湘一边指挥部队节节抵抗,一边提防蒋介石借口政府迁移,进入四川剥夺他的权力。
由于劳累过度加之思虑过多,1937年11月24日,刘湘突发疾病被转送到汉口治疗,到汉口后刘湘没有太把疾病当回事。
在身患胃病的时候,又饮食不忌地吃了螃蟹等食物,引发了胃溃疡和糖尿病的并发症,病重住进了汉口万国医院,请德国大夫进行治疗。
面对刘湘突如其来的重病,蒋介石开始了台下的动作,老蒋号称打天下是七分银弹三分子弹,收买分化、瓦解吞并等招数是他击败国内军阀,名义上统一全国的法宝。
而且,蒋介石手下还拥有善于用解决人来解决问题的特务之王戴笠等人。
所以,蒋介石对于刘湘川军在战斗调派中进行了分化吞并,川军所属的二十二集团军调到第二战区,第二十三集团军则调去南京,参加南京外围的保卫战,刘湘只剩下一个第七战区司令的名号,其部下都已经被抽调一空。
对于刘湘本人的处理,蒋介石其实还是不愿意落下骂名的,他的态度是,刘湘得病了政府可以颐养,刘湘死了政府安排厚葬。
但是如果刘湘有了抗拒政府甚至出逃的心思,那么就要采取必要手段杀之除患。
在此期间,原定刘湘乘坐返回四川的专机出了事故,他认为其中必有阴谋,开始不信任蒋介石的相关承诺,安排部下对蒋介石和中央军进行了提防。
刘湘老谋深算了一辈子,到最后却死因不明,让人可怜可叹
1938年1月20日晚,48岁的刘湘病情加重,在汉口万国医院抢救无效后去世,他死后国民政府对其进行国葬,并追赠其陆军一级上将,关于刘湘的死因,主要有三种说法。
刘湘死因的第一种说法,是国民政府公布的疲劳过度、宿疾复发。
刘湘死因的第二种说法,是其部下范绍增在《关于刘湘与韩复榘之死的一点见闻》一文中撰写的“反蒋事败被吓死”。
在书中,范绍增介绍说刘湘秘密联合韩复榘反对蒋介石,反对中央军入川。
但是韩复榘不但联络了刘湘,还沟通日本,此事被民国政府方面所察觉,并掌握了确凿的证据。
刘湘去世的当晚,就是何应钦拿着刘湘与韩复榘沟通的密电,来质问刘湘,而刘湘得知韩复榘卖国的丑事后,唯恐牵连自己也得到骂名,惊吓过度、情绪紧张,病情突然发作而死。
刘湘死因的第三种说法,则充满了阴谋论,根据刘湘夫人刘周玉的诉说,刘湘是死于蒋介石派人的投毒暗杀。
根据这种说法,刘湘病重后,为了回四川重整军队又想避免在国民中留下逃跑的骂名.
所以他收买了德国医生,让其给自己注射相关的药物,以造成濒死回川,而后险死还生的事件,并付给医生重金让其保密。
此事被蒋介石安排监视刘湘的特务戴笠等人侦知,戴笠借此机会,用巨资收买了德国医生,让其更换了药物,使得刘湘弄假成真,就此离世。
刘湘之死,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物证、人证等都已经失散离世,无论是哪种死因的说法都是无法考证。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刘湘与蒋介石之间,远在军阀混战年代就遗留下来的猜忌和矛盾,从来没有真正化解过。
而这种深入骨髓、众所周知的矛盾,为各种刘湘死因的说法,提供了或真或假的背景材料。
刘湘死前,曾经留下对全体川军的遗嘱,叮嘱川军袍泽要为国尽忠、为川争光,一日不击退日本侵略者,就一日誓不还乡。
由此看来,后人无需计较刘湘之死的阴谋论调,因为刘湘本人在死前没有对谁有过不解的愤恨,而是对抗日大业、国家大事牵挂不已,这充分体现出了川军领袖刘湘的爱国之心、民族大义。
刘湘死后,他生前筹划的川军反攻芜湖计划功亏一篑,川军缺少领头人物,加之战事紧张各部抽调频繁,川军军阀作为一个集团,开始逐渐消散。
但是川军所属的部队却转变为抗日的重要力量,在全国的抗日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战功战果。
从刘湘死因传言纷纷这件事,可以看出无论是买办集团的蒋介石还是军阀集团的刘湘,他们都习惯了在国家政治、军事斗争中,尔虞我诈、反复无常,对敌人和反对者常常采用收买、离间,吞并、暗杀等手段。
这些阴暗的手段是被正义人士所反对的,更是不应该在国家大事中使用的,这种不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手法,也是民国政府丧失民心和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情网. 四川省志·人物志.刘湘.发布时间:2017-12-05 16:10:00
【2】长江商报.长江商报消息.记者张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刘湘泪满襟.2015-04-12 23:26:07
【3】中国知网. 马宣伟 温贤美.刘湘之死及其丧葬经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