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在世界上有着"建筑狂人"的美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留下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奇迹。我们熟知的长城、故宫、坎儿井等,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勤劳。

然而,在这些著名工程中,却有一项超乎想象的工程,其建设历时跨度之久远,令人难以置信。这项工程从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开工动土,一直延续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它就是享誉中外的京杭大运河。一项工程能延续如此之久,绵延数千年的岁月,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运河肇始:春秋战国之雏形

说起大运河的肇始,便要从春秋时期说起。那时候,吴国国力强盛,疆土辽阔。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伐强大的齐国,打算从淮河水系开凿运河,作为军运之用。于是,他下令在吴国境内,从扬州一直向北开凿运河,经过邗城而得名"邗沟"。百万民夫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先后开凿了这条长约600里的运河,将长江水引入了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的一段。

此后,战国时期的楚、齐、赵等国亦继而开凿了一些河道,将长江、淮河、黄河、济河连接起来,奠定了后世大运河的基础。这些运河的开凿,主要是为了军事运输之需。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兵连祸接,开凿运河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军事策略,以畅通军运粮草,增强战争实力。

开凿工程之艰巨可想而知。当时的工人多为农民和战俘,他们在炎热的夏日和严寒的冬季,徒手挥舞锸镐,开凿了一段段沟渠。没有现代机械化工具,完全靠人力开凿,这其中付出了多少血汗,可见一斑。有一段历史记载颇为生动:楚国为开凿大沟,曾在渑池一带的数十里范围抓来所有男子,不分老幼,全都被征役,日夜赶工。一位乡民含泪对他的妻子说"比之复生,无异矣"。这句话虽然简单,却饱含了深深的无奈。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年代,民力疲惫,生命垂危,而开凿工程却犹如滚滚车轮,无情地碾压着百姓的生活。

所幸,虽然开凿过程艰难残酷,但这些运河的开凿,为后世的国家经济发展和军事运输奠定了基础。它们成了统一中国的重要补给线,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并最终孕育出举世瞩目的京杭大运河这一亘古奇迹。

运河兴盛:隋唐大开运河之时代

隋朝是大运河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隋文帝在即位之初,便将疏浚运河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来抓。开皇四年,他亲自督办,令宇文恺率领数万工匠,在长安东郊开凿了著名的"广通渠",将渭水引入长安城内,用于舟车往来及城市用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开皇七年,隋文帝更是着手对春秋时期开凿的邗沟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和改道,使其能够直通淮河入海,成为隋唐运河的主干道之一。这一阶段被称为"山阳渎"工程。

隋炀帝继位后,为供应洛阳都城,又接连开凿了几条运河,包括著名的"通济渠"和"永济渠"。通济渠连接了淮河和黄河水系,永济渠则由洛阳一直延伸到河北涿郡。与此同时,江南运河也在这一时期开凿贯通,将钱塘江和长江连接起来。

可以说,隋朝时期的大运河工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次全面大爆发。从西安到北京,再到扬州、苏州、杭州,隋炀帝在短短数年间,就将几乎遍布全国的运河系统全部疏浚贯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为了这项工程,无数民夫被征役,承受着酷暑严寒和沉重劳作的摧残。据记载,仅永济渠一段,就动用了53万工匠。他们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徒手打捞淤泥,疾病和伤亡层出不穷。一些工人实在难以忍受,竟逃之夭夭,被追捕处死。

虽然工程艰难,但隋代运河的全面开凿,确实为唐朝后来漕运事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唐代,沿运河的都会城邑如扬州、苏州等地,都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富庶的城市,人口和财富在这里汇集,商贸活动十分频繁。而这一切,都源于唐朝对运河系统的持续疏浚和维护。

运河上的水手们,常年在河上劳作奔波,将粮食和商品从南方源源不断地运往都城长安。他们克服重重艰难,在河面上耕耘,被称为"水上之夫"。一些远渡重洋的奇闻逸事,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比如有一位游子,远涉重洋沿运河商贾。在一次航程中,他遇到了大风雨,船只几乎覆没。就在他绝望之时,突然看到太阳冲出乌云,照亮了大运河,他获救后深受感动,写下了著名的《望江南》词作。这无疑彰显了唐代运河的繁荣景象。

此外,大运河的疏浚对于当时的农业生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不仅方便了农产品的输送,还因为疏浚的需要而促进了水利和土地的开垦。比如在开凿广通渠时,还挖掘了一条引渭入渭水渠,使西安附近的土地得到充分灌溉,农业生产因此大为提高。可以说,运河的驰名,不仅仅在于它承载了南北物资的输送,更在于它对于农业社会的生产所起到的作用。

综上所述,隋唐时期的运河建设是一个重要里程碑,规模浩大,功绩卓著,即推动了全国各地的发展,也为后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其影响是深远而久远的。

运河演变:蒙元时期运河取直之变

元代是大运河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时期。忽必烈于1271年定都大都(今北京),为了方便将江南地区丰富的物资运往京师,决定对运河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和改道。

这项工程被称为"取直"。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以往的运河自扬州至洛阳,再由洛阳向北通往京师,路线过于曲折绵长。为了缩短运输距离,忽必烈下令直接开凿三条新河道,分别是济州河、会通河和通惠河,将扬州至山东临清一线直接贯通北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条新河的开凿工程规模浩大,动用了数十万工匠。他们徒手凿石铺路,架设桥梁,将泥沙淤泥一锹一锹地清理出来。有一段著名的记载形容当年的工程之艰难:"所从之处,无丘阜不加凿刲,无川泽不置石木"。可见这项工程的确是刀耕火种般开凿而成。

最终,在万人傅勤的努力下,从江苏扬州一直贯通至河北涿郡(今北京地区),全长近2000里。这条沟通南北,纵贯中原的大运河,被后人冠以"京杭大运河"的美名。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漕运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元代,粮食和商品的运输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和保障。一些地方的农副产品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师,比如山东的小米、河北的黄米就成了当年京城里的主粮之一。河北易县的卤鸡更是沿运河一路北运,成为当时元廷食案上的佳肴。有一位当朝文人在诗中写道:"从卤卤运犄角,腥臊直入君王案"。

与此同时,沿运河地区的经济也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扬州、镇江、南京、徐州等地,成为了当时全国最繁华的都会。据史料记载,每当漕运抵达这些城镇时,货帮行商就成群结队涌入,场面"热闹非常"。热闹的街市中,应有尽有,从日常瓦器器钵,到华丽缟麻绫罗,无所不包。这些物资既有南方输送北上的,也有北方产品南下的,彰显出当时内陆交通的便捷。

除了物资的运输,元代的运河建设,也对人文经济文化的交流产生了巨大影响。首先,元朝作为契丹人统治下的少数民族政权,受中原地区汉民族文化影响很大。而汉文化通过大运河,不断从南向北输送。京师成了承接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同时,大运河沿线的知识分子们也经常来往穿行。江浙地区的文人雅士,或是前往京师务正业,或是寻些文化体验、探亲访友。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常见他们书写行船所见所感,诗云:"大运中流夜,江天万里同"。

总而言之,蒙元时期大运河的"取直",体现了统治集团强有力的工程动员能力,也充分说明了运河对当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大运河不仅承载了物资的流通,更是文化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之媒介,是古代中国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印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清修浚:坎坷运河维系之艰辛

元代的大规模开凿之后,明清两代都将修缮运河视为一项重要工程。但由于战乱频仍、经费短缺等原因,运河的修浚之路也备受坎坷。

明太祖朱元璋继位之初,便意识到了维护运河的重要性。他下令设立专门的"河运巡视御史"机构,直接掌管全国河道、渡口和驿站等运河设施。同时,还在运河两侧修建了行船专用的护河林带,以防水土流失。

此后的几代皇帝,无不重视运河的修护。明英宗曾亲自巡视运河,下令填堵了大量的私自引水渠道,以绝私渎。明武宗时期更是动用了数十万民夫,耗费数年时间,全面疏浚了整条运河。

到了清朝,修浚运河仍是一件艰巨的工程。尤其是雍正朝时期,江南连年水患,淤塞严重。为了畅通运河,雍正帝下令大规模疏浚,分河、疏导水流。全国各地的民夫被征调前往施工,工期一拖再拖,连皇帝自己都觉得"此工程之艰苦无比"。

这项被称为"江浙大疏浚"的工程,历时6年之久。清史官将这段艰辛的情景描述得栩栩如生:"逮于夏月,人困暑极,连日炎蒸不已,汗流浃背;及秋冬又当严寒酷冽,冰雪阻隔,饥馑且凝。每阅临有遗骨暴朽,恻然人之可怜也"。可见,在那个环境艰苦、条件恶劣的时代,无数工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得以完成这项艰苦的修缮工程。

除了自然的环境阻隘,王朝兴衰更替也常常影响到运河工程的进行。明代中后期,由于战乱频繁,运河屡遭破坏。河道中央的主运河龙骨不断受损,让一些地方官员忧心忡忡。为了确保修浚所需的钞帛,他们不得不从百姓手中多征些银钱布匹,结果招致了民怨。

及至清初,大运河虽已重新疏浚,但到了雍正时期又出现了很多乱象。有的地方河道被土棍当做私有产业,强占抢夺河底土地。还有一些船户偷逃漕税等。于是,在雍正帝的号召下,沿河各地设立了"河道科"、"河道司""漕河提督"等专门机构,统一管理河务和维修工程。

在一代代官员和工役的共同努力下,虽然修浚过程曲折艰辛,但大运河终于得以延续下来,成为连接南北、承载物资的重要命脉。这条脉络贯通的河道,也为后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代耻辱:外族入侵运河尽毁

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也在大运河上留下了痛彻心扉的一段。作为当时国家的命脉,运河在列强入侵和战火纷飞中,遭到了无情的破坏和亵渎。

最先对运河动手的,是英国殖民者。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为了切断清军在长江流域的军饷运输,英军开始在长江和运河上穿行,进而大肆焚掠沿岸城镇。

扬州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受害地。1842年6月,英军舰队自海河进入运河,围攻扬州城。在清军支援未到之时,英军竟命炮手集中火力,炮轰贫苦百姓的居所。炮火过后,数百间房舍化为灰烬。火光映红了整个扬州古镇,无数居民被迫流离失所。

其后英军更是不择手段,许多手无寸铁的平民也遭到了屠杀。身着破旧麻衣的一位老乡公,拖着蓝布衣裳、精疲力尽地乞哀呼号,也被英军毒打致死。烟尘滚滚,大片平民家园沦为瓦砾,肆虐横行的英军将扬州古城化作了一片战火硝烟弥漫的地狱景象。

直到当地士绅出面托解,代表清朝政府向英国殖民者低头赔款,英军才不情不愿地撤出扬州。其所到之处,基本都留下了一片狼藉的痕迹。于是,自此以后,那句"英夷虎狼渡扬子江"的怨毒之语便在沿河地区广为流传。

英军的胡作非为,只是揭开了运河遭殃的序幕。后来的义和团运动,又为运河带来了新的浩劫。当时沿河地区积怨已久,民愤高涨。一些团员就将炮火对准了挟持人质的水路,竟在北京郊区的巢湖捣毁了清军漕运船队,导致数百名洋人丧生。

事后,为了报复清军,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期间,又纷纷向运河发起了猛烈的炮轰。当时有观察人士亲眼目睹了这一情景:"军舰环列而驶。河两岸,炮声隆隆。村落危在顷刻间,农夫望尘奔逃。"

八国联军的炮火不分青红皂白,不仅将大量清军运输船只击沉,还对成千上万的沿岸平民家园进行了蓄意破坏。许多曾经繁华的城镇在这场浩劫中被夷为平地。连著名诗人王国维都曾悲愤描写道:"有隄有防,曾几一炬;国之根株,半虚半尽。"

正是八国联军这番暴行,使得古运河不仅航运一度瘫痪,连河道都支离破碎。整个黄淮海河流域,到处横尸遍野。那些曾在运河岸边艰苦操劳的渔船夫、船户、码头工人等,无数平凡人的生计因而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结尾

这一切,都成为民族屈辱的永恒纪念。自此以后,修复运河,恢复航运,便成为中国人振兴国家的梦想和重要课题。可以说,一个时代在这里落下了惨绝人寰的痕迹,而且这种连续的外祚劫难,也是中国人民在近代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