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对于提升高校育人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基因,其中蕴含着丰富且深邃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其充分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能够赋能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能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以增强思政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和科学性,拓宽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进而不断提升育人实效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以及道德规范等,与高校思政教育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如何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为思政教育提供深厚的力量支撑,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高校启智润心、铸魂育人的丰厚资源,并实现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弘扬,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关注的重点课题。基于此,首先需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价值,才能在明确融合目标的前提下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坚定学生的进取意志、涵养学生的仁爱和谐思想、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学生大局观念等方面。

一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意志。积极进取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构成要素,正是此种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得以延绵至今。《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达的就是君子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品质,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淮南子》认为,“自人君公卿至于庶人,不自强而功成者,天下未之有也”,也凸显出自强不息在取得成功中的重要价值。可见,自强不息的奋斗拼搏精神在理论思想层面已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样,自强不息的奋斗拼搏精神在现实中也得以践行。历史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坚持不懈、奋发图强,最终攻打歼灭吴国;民族英雄林则徐大力开展禁烟活动,采取虎门销烟的有力措施,敢于战斗,屡次击败英国的攻击挑衅。以上种种均说明自强不息的精神始终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之中,将其创新性地融入思政教学中,不仅是对自强不息精神文化的接续更新,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培养学生勇敢坚毅、自立自强的人格素养。

二是责任担当之意识。责任担当则意味着将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以理想信念为指引,在民族复兴和国家振兴中彰显责任担当。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提出,现已成为敢于担当、谨记民族复兴大义的信念指引;北宋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指出要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国家的前途分担忧愁,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情怀。而五四运动中青年保家卫国的壮举以及民族情怀,也集中体现了我国青年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展现出青年主动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维护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紧密结合,带领中国人民投身于国家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此种责任担当精神可作为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构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是仁爱和谐之思想。仁者爱人是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时所秉承的核心思想,强调与他人互相尊重、互相关爱。我国古代,“仁”被列为百行之本,儒家所倡导的“仁”不仅是自我的修身,也是社会道德文明构建的重要依据,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了思想层面的支撑。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孔子强调“文、行、忠、信”,将诚信看作自然法则和人伦之力,诚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既是个人人格健全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社会道德的内在基础,是新时代为人处世之道。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和谐思维的推崇,同样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以及“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社会观等,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和”文化的追求。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厚持久的家国主义情怀,以及以和为贵、包容互鉴的大局观念等,也将被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在端正学生思想价值、磨炼学生个人意志、提升学生人文修养、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强化学生责任意识等方面产生着积极影响。因此,高校思政教学应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推动思政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高校要做到精准挖掘,立足思政教育实际情况,结合思政教学课程和教材的内容设置,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实质,精准对接大学生的思想需求,灵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价值理念等来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学生打造优质的思政教学内容,以此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

健全融入机制,全面提供保障支撑。高校需提高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视度,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并在此指导下优化课程设置,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建设与开发中,建立健全学生沟通反馈机制,多渠道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及其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并以此为依据优化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同时,也要注重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以及教师师风师德的培育,采用培训竞赛、进修学习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需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的文化引领和思想塑造,进而形成协同效应。

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深化融合成效。高校只有与家庭、社会形成育人合力,才能在多方联动中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良好生态环境。一方面,家庭教育要积极营造优良的家风,家长在学校的帮助下与学生共同制定家规,为学生的日常思想价值和行为习惯提供指导;同时,家长也要发挥自身的示范带头作用,言传身教地向学生传输正确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带领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社会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场所,需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而行,因此要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加强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建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价值的实现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创新教学模式。首先,高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全面整合高校党建办、团委、学生会等部门,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学生思想价值引领,不断强化高校党团活动。同时,也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中包括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景观文化等,如利用校园网站等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进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全面渗透,进一步拓宽思政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其次,用好思政教育理论课程,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打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以思政教学目标为指引,采用情境模拟、项目驱动等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真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关系,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养分与力量。

此外,高校需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养成下终身践行意识的培育,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指引,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组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鼓励学生下沉基层,走近社会,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情、社情与民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系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20ZX02)。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