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转场,每年都会在我国各大牧区上演。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转场方式、牧民的生产生活都发生了变化。在祁连山区,牧民转场更方便,放牧也更轻松。

转场,是牧民古老的智慧,千百年来和大自然形成的一种约定。通过转场,草原得到休养生息,牧民们因为牛羊有足够的食物而得以繁衍生息。但是过去,由于祁连山去草原上没有道路,转场时只能靠牦牛来驮东西。对于一些转场距离远的牧民,只能分好几天才能赶到。随着草原基础设施和道路越来越好,运输工具越来越现代,搬家转场也变得非常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掖市肃南县大河乡杨哥乡牧民 盖勒·阿尔恰:现在就方便多了。转场车开过来,皮卡车里面东西一装,夏场、秋场总有彩钢房或是其他的建筑物,毛毡房现在基本上就都淘汰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单是转场更方便了,连放牧也不像以前那样辛苦了。有了草原围栏,很多牧民都在城镇里安了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掖市肃南县大河乡杨哥乡牧民 盖勒·阿尔恰:住到县城里,你看又热乎,又干净舒服,待个十来天,到草原上去把牛看看,开着车转转就完了。现在确实舒服,这就是我们的改变,生活的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转场,如今,要到农区去借牧,更是直接用卡车把羊群运到目的地,方便快捷,也能减少牛羊在转场路上的损耗。而草原上的变化不止于此,生态保护让祁连山里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一些以前只是听说过的动物也频频出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掖市肃南县大河乡杨哥乡牧民 盖勒·阿尔恰:有一部分草场让出来给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是国家提出来的。因为很少见的动物现在见得多了,我们过去看不到,尤其是雪豹,现在很自然能看见。所以我们把好的东西保护,让我们的子子孙孙多看一看。

舍饲化养殖:留守羊羔育肥更简单

随着畜牧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如今并不是所有羊群都要转场,祁连山区开始发展舍饲化养殖,也就是在固定的棚舍中饲养牲畜。

在张掖市肃南县马蹄乡药草村养殖小区,这几天到处都在忙着修建钢架养殖大棚。在这个已经建成的钢架大棚里,全是留守小羊羔。在每个隔断里有120到150只羊羔,经过3个月的育肥,这些羊羔长到60公斤左右就能出栏,运往上海、广州等地。在这样的大棚里,不但环境更符合羊的育肥条件,而且养羊也更加简单省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掖市肃南县马蹄乡药草村牧民 朱聪:我们喂的时候就把槽加满,羊的嘴在这吃,一吃就漏下来了。这两个槽能装3吨饲料,能吃半个月,我们一个月加两次,非常轻松,我这2000只羊只用一个人工就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在农区借牧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小羊羔在农户的玉米地里出生,但草原上无法承载它们,因此这样的棚舍就成了借牧结束后小羊羔的去处。药草村养殖小区是2010年建设的,过去只能养五六十只羊的老式棚舍已经无法满足如今的需求了。当地政府通过补贴改造成本30%到40%的方式,引导更多牧民进一步转变养殖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掖市肃南县马蹄乡党委书记 毛强:现在已经改了基本上占到50%以上,计划是明年年底要全部改造完成。改造完可能养殖量能翻三倍以上,基本上像这一个圈能达到200头(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样一个钢棚的投资需要20万元左右,对于一些想要养殖但又缺乏前期资金的牧民,当地又找到一个新办法,由政府修建羊棚租给牧民,减少牧民的一次性投入,牧民付给村集体的租金又可以在更多地方建设棚舍,形成良性循环。目前,肃南县已建成养殖小区(场)104个,形成了“山上放牧、舍饲养殖、异地借牧”相结合的畜牧业转型之路,实现了草原增绿,牧民增收。(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