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每一个小人物、每一个细节,体现出的都是一个小人物对大历史的影响。”

10月15日

知名作家马伯庸做客自贡

与近千名读者朋友畅聊“历史中的大与小”

通过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史料

讲述隐藏在 “大历史”背后

那些有血有肉的小人物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活动作为2024天府书展自贡分展场的系列活动之一,由自贡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共青团自贡市委员会、市文联主办。大安区委宣传部、大安区总工会、共青团大安区委员会、博集天卷、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自贡书城、四川轻化工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四川轻化工大学)共同承办。

马伯庸,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骏马奖得主。其作品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其代表作有《食南之徒》《太白金星有点烦》《长安的荔枝》《大医》《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挖掘历史中的小细节

看到“大历史”叙事背后小人物的故事?

马伯庸在分享会上举例讲述了

“如何发现历史深处”的方法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伯庸告诉大家,自己在参观成都武侯祠“大三国志展”时,发现两块铭文砖上的文字,不仅讲述了两位普通烧砖匠人的心声,也侧面揭示了三国之乱“因何而起,又因何而终”的链条。

第一块烧制于公元170年的铭文砖,上面写着“王复,汝使我作此大壁,径冤我,人不知也,但抟汝属。仓天乃死,当搏”。大意是“王复,你让我在这砌墙,没有人知道我的冤屈,我只能抟土做工。熬到‘变天’的时候,必当一搏”。

公元170年正是东汉末年的大规模农民战争——黄巾起义发生的14年前。这块铭文砖记载的正是一位烧砖的小工匠在饱受压迫之下内心的怨恨。三国的纷乱,恰好也由另一块砖作为结束。

马伯庸展示的另一块铭文砖烧制于公元280年,一位姓朱的江乘人(南京古时的县名,今在栖霞山一带)高兴地在砖头上刻下“晋平吴 天下太平”。

公元280年,西晋东下灭吴,天下三分归一统。朱姓匠人并不为自己所在的吴国被消灭而感到痛楚,反而欣悦于战争结束,天下太平。

在马伯庸看来,这两块铭文砖以百姓的视角,见证了乱世的开端与终结,两位砖匠代表了普通百姓的心声,小人物也可以是构建“大历史”的关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历史的理解,也能渗透到我们的生活细节中去。从小的说,我们多用讲故事的方式跟人沟通,那么你沟通起来就有效率;往大了说,历史人物的经验也能为我们所用。”马伯庸表示,自己所分享的几个故事,是想让大家可以试着用人性的角度、小人物的角度,去看待我们所熟知的历史。

在备受期待的签名环节

自贡书迷们排起长队

现场气氛热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 辑:盐小青

一审一校:成唯榕

二审二校:肖 然

三审三校:申俊滟

来 源:自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