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奉系元老杨宇霆和少帅张学良1928年的合照,二人虽一同入照,但从看站姿,早已貌合神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宇霆站姿放松,双手自然下垂;张学良则背着双手,并未看向身边的人,两人站姿疏离,没有亲近之意。

仅仅几个月之后,杨宇霆被张学良直接枪毙在少帅府内。两年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彻底发动侵华战争,半年之内,关外之地尽数被日本践踏。

当时,有人想起两年前毙命于老虎厅的杨宇霆,感叹“若是杨宇霆还在,关外想必不会丢得如此之快。”

既然杨宇霆对时局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张学良为什么一定要杀了他呢?一切都要从杨宇霆跟着张作霖说起。

杨宇霆曾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国,在同学徐树铮的引荐下,来到张作霖麾下效力。

初到东北,杨宇霆就做了两件大事,他出谋献策,让张作霖顺利当上奉天的督军;第二年,他联合徐树铮扣下冯国璋在秦皇岛的军火物资,给张作霖装备了七个旅,让张作霖的实力大增,一跃成为三大军阀之一——奉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由此对杨宇霆极为器重,后来更是任命他为东三省陆军整理处的总负责人,对东三省进行整顿。

杨宇霆也在此过程中大放光彩,他启用新派军人,为军队注入新鲜血液,改进东三省的军工产业结构,东三省的军工生产力一跃成为全国前列。

杨宇霆在与日本周旋的过程中,秉持“不闹翻,不兑现”,依靠自己昔日在日本的同学关系,多次设套,从日本方面拿很多好处装备奉军,对日本许以好处,但从不兑现,能拖拖,一概模糊处理。

奉军一时间实力蹭蹭上涨,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大获全胜。从此奉系势力独霸长江以北,大半个中国处于张作霖的影响和控制下,“东北王”名副其实,杨宇霆作为其幕后的推手,也被大多数人所推崇。

作为张作霖最亲近的助手,杨宇霆得到的也比别人更多,这引起一些同样在直奉战争中有贡献,功劳却被忽视的人不满。

其中代表就是郭松龄,作为张学良的师傅,他本来还是过得不错的,与杨宇霆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人没想到的是,张作霖的偏心,最后让郭松龄倒戈相向,郭松龄兵败后,被杨宇霆处死,张学良与郭松龄亦师亦友,他的死让张学良和杨宇霆结怨。

虽然张学良也知道,郭松龄的死,自己的父亲也有责任,但人总是会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亲人,杨宇霆作为这件事里的第二责任人,由此承担了张学良的大部分仇恨。

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后,张学良仓促之间接手奉系,杨宇霆也第一时间发表声明支持他,但很多东北权贵却一致地倒向杨宇霆。

在这些人心目中,张学良还是太年轻,杨宇霆已经在之前的数年间,证明过自己无数次。这一局面,加剧张杨二人的不和,他们的政见不一,主要是在东北易帜上。

张学良秉承恩师郭松龄的志向,单纯从军人的立场出发,不希望军阀割据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日本人炸死张作霖,张学良作为儿子,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和日本人黏黏糊糊,必须泾渭鲜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宇霆没有明确反对东北易帜,他是希望仍旧和以前一样,现在不仅是从日本方面,也要从南京方面,谋取更多的利益。

作为老帅最看中的人,杨宇霆在张学良面前,多次说他“太年轻”“不懂事”之类,已经让一个掌权人心中不喜。

以下犯上太多,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杨宇霆仍旧觉得自己是以前那个执掌大帅私章的发号施令者。

一朝天子一朝臣,张学良的忍耐也有限度,在杨宇霆老父的寿宴上,诸多重要人士齐聚一堂。张学良进入宴会大厅时,只有一部分人起来跟他搭话,杨宇霆却收获了所有人的注目,仿佛他才是东北真正的执掌人。

这一幕让张学良下定决心除去杨宇霆,寿宴是1月5号,仅仅5天后,杨宇霆被击杀在张学良的少帅府老虎厅。

杨宇霆被杀后,张学良特意广而告之,宣读杨宇霆罪状,表示不牵连不株连,东北各界这才知少帅杀伐果断,纷纷表示归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山不容二虎,张学良终是靠着自己的身份优势,斩杀杨宇霆,荡平心中的不喜和挣扎,从那以后,张学良才算是真正“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