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看见”前的“看不见”,为何要纪录?

第二届澳门纪录片竞赛特刊 “另一种看见”主编专访

从第一届“澳门纪录片竞赛暨展览”的“另一种注视”到第二届的“另一种看见”,旨在通过评奖发掘、鼓励并推广多元在地纪録片创作的澳门国际纪录片竞赛,正在逐步成为海内外业界与影迷“看见”澳门的另一个出口——而更令人动容之处,或许是更多人在这些不够完美和成熟,但关注“人”的作品里看见了时代与自己。

这一届竞赛,正如获双奖的澳门电影《议事亭前地的妈妈》的监制周浩,在“另一种看见”特刊专访中说的:

““她”的身份,“她”的性别,“她”的年龄,的确也许是我去拍也拍不出来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一届的“澳门纪录片竞赛暨展览”由多年来积极推动纪录片发展的“閒人公社”创办。2022年的首届评审即由两岸四地的华语专业影人评出了“最佳电影”《梅婆》——一部运用和改编婆孙间的语音对话,幽默兼充满狂想的动画短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之后,《梅婆》获得的重要奖项包括2022南方影展“最佳动画片”、2023东布洲国际动画周今敏奖等。导演黄荣俊也因此加入了一部纪录片结合动画的计划,在本届竞赛的“另一种看见”特刊的“回看”中他表示,“期待看到又擦出那种意想不到的火花”。

而由评审起与澳门纪录片结缘的丁天,则在刚发佈的“澳门纪录片竞赛暨展览”特刊“另一种看见”的“主编卷首语”中,写下了对本届竞赛的观察:

“我越来越相信,这个时代最大的痛苦之一,是不被看见的痛苦。

女性更应该对这种痛苦感同身受。无论《消失的她》这样伪女性题材的剧情片票房有多高,还是纪录片《黑箱日志》作为“MeToo 运动”的先驱之作成为焦点,对现实中更多平凡生活中的女性,视而不见的痛苦或被要求为男人、为人妻、为人母后退一步,依然是理所当然的大多数。这或许也是今年的两部得奖电影,一部是两个女导演拍的三个母亲,一部源自女性特有的生理体验——均与女性如此紧密相关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何时候,痛苦,总是创作最好的催化剂

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创作,就是为了让人能‘被看见’而做的——你的讲述,想过做过的事,最后成为印刷出来的字,让你可以用眼睛,用手指温柔而真正地抚摸过——已然是这个虚幻的‘奇观’时代最大的奢侈之一。

……被看见,不是只有金碧辉煌才动人。”

就女性和主编视角,导筒对她进行了专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筒:今年五部澳门纪录片竞赛的入围作品,对于当代澳门的社会、家庭、性别等议题有著很丰富的探讨,你觉得当下澳门青年纪录片创作群体对选材选题以及观察视角有著怎样的特性?

丁天:我常常说澳门的有趣在于它在种种方面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它是一个“奇观”之地——对日常未必,对创作却绝对是好事,入围的作品恰恰颇多体现了这一点:如《议事亭前地的妈妈》是关于移民身份的澳门历史遗留问题;《零·声》是新一代澳门零零后如何面对急剧变革、不再是孤岛的当代澳门。另一点是,很多人都说澳门閒散,而或许也是这种大陆别处年轻人没有的鬆弛度,让他们更可以和愿意把目光和镜头对向他者——那些和自己共同生存在一个社会空间里的人,探讨为何命运如此截然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议事亭前地的妈妈》导演侯婕 / 陳庭婷

摄影:Cathie LAM

导筒:最后获奖的《议事亭前地的妈妈》同时获得了两个评审团选出的最佳,这部作品有哪些突出的优点呢?

丁天:常常说纪录片选择的题材有时就赢了一半,这就是典范——一个不及时记载就会消逝的、只会在这裡发生并参与历史进程的澳门故事,这是其一。而在记载过程中,两位导演所具有的新闻工作背景或学习经历,则让这种纪录的前后承载了更多的调研、体现了更多的诚实,在特刊的“导演回看”叙述中均可看到,这都是久违的新闻精神,这是其二。其三则是,从导演本身到被访对象的女性视角,让这部作品有了一种共呼吸的、让人动容的命运感。

《议事亭前地的妈妈》海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议事亭前地的妈妈》海报

导筒:今年竞赛单元开放给了外籍主创在澳门拍摄作品报名,这样的选择是否有出现更加多元的作品?

丁天:事实上,今年是我们第一次改变,或者说是拓宽了规则——非澳门籍人士的成片或制作人员超过一半在澳,亦可参赛,这的确增加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评审会议中均有探讨。《海坐下来时没有风》就是由此今年规则改变参与进来的作品,导演是常驻香港的一名艺术家及策展人,作品源于她舞蹈生涯受创的亲身经历——由于是在澳门病发,因此一半的镜头是在澳门医院裡拍摄,是五强里最具抒情和实验性的作品。与之相对的,获得迷影特别提及的《卵子与它们的产地》则常被误认为是台湾作品,因纪录的相当一部分是澳门籍的导演本人在台北求学期间取卵筹款拍电影的过程。但无论在哪裡拍摄,受创与女性身份的审视,这种情绪的感染力是相通的。

《卵子与它们的产地》海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卵子与它们的产地》海报

导筒:今年第八届澳门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中,涉及女性议题或聚焦女性主人公的作品也很丰富,如果推荐三部,令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会是哪三部?

丁天:澳门首映并满场的《黑箱日记》,我喜欢同时是Metoo受害者和创作者的她,用她自己的现代性消解并创造了另一种现代性,这是现代女性足以自豪并借鉴的。

“虚实之间”单元中的《出走的女儿》,这部在虚实之间跳转的作品每一镜都美得惊人,并提出了一个足够好的人生问题:如果因为太过真实,而让你感到害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走的女儿》海报

“经典”单元中刚修复的《半边人》也是华语电影中最早应用“虚实”创作的电影之一,其中同样有缘无份的爱情让我想起《新不了情》,但它更真实,更有力,因为过去的恋人在其中做答女主的确是真的。

导筒:影迷对于竞赛和电影节相关活动的参与度如何,期间有哪些有趣的映后互动?

丁天:本届电影节有一个神秘场放映(即没有事先被公佈在场刊片单中),《梅的白天和黑夜》放映后引发了几乎是问题最多的一场映后,以至于从影厅转移到了大三巴台阶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对梅这样的老年女性的命运关注,讨论多集中于纪录片到底应该怎样拍?纪录片和剧情片的界限到底在何处?而部分观众也自发来到了神秘场第二天竞赛颁奖礼的现场,目睹了我们揭幕得奖电影和展览开幕的特殊过程——这其实就是“在现场”的魅力,是预测不到的,电影一样,人生也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天

作家、影视访谈人。著有影人访谈故事集“青春三部曲”:《骄傲是另一种体面》(2021)、《29+1种相遇方式》(2018)及《天意眷顾倔强的你》(2014)。

现任澳门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艺术总监,澳门“恋爱・电影馆”华语选片人。

曾任“好莱坞文娱圣经”《Variety》杂志中国版2020-2022主编。曾工作于安乐电影公司,及《大众电影》、《嘉人》、《时尚芭莎》(男女刊)等知名时尚与电影杂志。任首届澳门纪录片竞赛终审评委、第三届IM两岸青年影展初审评委、2022釜山国际电影节亚太青年线上影展专业选片人等。

2024年主编新书《看得见的她》,任澳门电影《日漫夜长》监制及编剧。

微博@丁天D小姐,播客《真实访谈录-D小姐见影》。影坛伉俪丁然(代表作《女理髮师》)和张鸿眉(代表作《小城之春》、《珊瑚岛上的死光》)的孙女。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