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日本陆军最初有常备师团、特设师团、警备师团等编成,1942年改为“三单位制”之后又分出来甲种、乙种、丙种等师团类型,而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又模仿美军的海军陆战队步兵师,搞出来奇葩的“海洋师团”,那么这一类型的师团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所谓“海洋师团”是二战后期日本陆军的一类特种用途师团,专用于太平洋战场与盟军作战,也称“海洋作战师团”或“岛屿作战师团”,从1943到1944年期间,共组建了六个海洋师团。在二战前日本海军虽然建有海军陆战队,但编制和规模太小,它的最大单位称为某某地区“海军特别陆战队”,只是下辖若干大队的联队级单位,比如淞沪会战爆发时的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如此规模的部队应付小型战斗尚可,与美军进行战役级对决明显力不从心,尤其是瓜岛战役日本陆军惨败后,脑子僵硬的日本人总算开了点窍。
日本陆军首先组建了四个“海上机动旅团”用于两栖作战和岛屿作战,每个旅团下设三个海上机动大队以及战车队等,显著标志是增设了“海上输送队”,装备173艘各类机动艇,使旅团在没有海军协助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海上机动。
但是面对美国海军陆战队步兵师强大的火力优势,海上机动旅团还是兵力不足,于是日军又将六个陆军师团改编为“海洋师团”,选择的对象都是战力尚可甲、乙级师团,首批三个试点是第36、第46、第52师团,后又将第14、第29、第43师团改制,担负太平洋战场的岛屿作战任务。
海洋师团为“三单位”师团,下辖两个担负防御的步兵联队和一个担负机动番击的步兵联队,这种分工是海洋师团较普通陆军师团重要改变,除此之外,海洋师团至少还在三个方面具备一定特殊性:
一,取消师团属炮兵联队和工兵联队,全部拆分下沉到各联队,步兵联队开始辖有炮兵大队和工兵中队,独立作战的能力得到加强。而在普通陆军师团的联队建制中,炮兵一般设为中队级,也没有独立的工兵部队。
二,取消师团属骑兵联队或搜索联队,改为增设战车大队,岛屿作战不同原野,骑兵几无用武之地。尤其是担负反击任务的那个联队,直接配属一个战车中队。
三,增设师团直属的“海上输送队”,装备特大型机动艇10艘,大型机动艇150艘。师团另直属战车、通讯和辎重分队。
以首批完成改制的第46师团为例,下辖防御专用之步兵第222、223两个联队,各有官兵3165人;反击专用之步兵第224联队,拥有官兵3964人,师团总人数13658名,根据这个人员数量和炮兵配置,与1942年以后中国战场的“甲级师团”基本相同。
这六个海洋师团中,第14师团驻帕劳岛,第29师团驻关岛,第36师团驻新几内亚群岛,第43师团驻塞班岛,第46师团驻印尼松巴岛,第52师团驻楚克岛。不过由于装备没有质的提升,仍然被美军打得一败涂地,最后要么全军覆没(比如第43师团),要么被美军“跳岛战术”越过后沦为无用之物,最后整建制投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