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近日,上海公谊养护院被曝光虐待残障人士的视频引发了社会的广泛愤怒。视频中,残障人士被锁在条件恶劣的小房间里,墙壁肮脏不堪,甚至有患者光着身子在床上躺着。如此惨无人道的景象让无数网友愤怒,更让人反思:本应给予弱势群体关怀和照护的机构,为何变成了囚禁和虐待他们的“牢笼”?这背后究竟是谁在扭曲人性、践踏尊严?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公谊养护院并非个别现象。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家庭将老人和残障人士送入各种机构,而这些机构本应承担起专业照护的责任,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私营资本的介入,使得养老机构与养护院在追求利润的驱使下,逐渐脱离了它们应有的社会责任与人道关怀。这些以“封闭式管理”自诩的养护机构,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将无助的残障人士、失能老人等最弱势的群体推向了人性冷漠的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护院将残障人士囚禁在狭小、肮脏的环境中,以“防止病人发作伤人伤己”为借口,却丝毫不顾及他们的基本尊严和权利。这种说辞显然是在为自身的管理失职开脱——把人锁进“小黑屋”里,不是为了所谓的“安全保护”,而是因为不愿意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照料他们。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患者的侮辱,更是对社会良知的亵渎。

事实上,早在2020年,公谊养护院就已经因为护理失职,导致一名精神病老人跌落墙外,多处骨折。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机构管理疏忽、缺乏人性化关怀的必然结果。而近年来频发的此类事件,无不揭露了这些机构的丑陋真相:它们把弱势群体当作牟利的工具,打着“封闭式管理”的旗号,将这些脆弱的生命困在冰冷的铁栅栏和脏污的水泥墙中,用最低的成本,维持最糟糕的护理服务。这种资本逐利下的人道危机,正在中国的许多养护机构中上演。

家属把残障人士、失能老人送入养护机构,是出于信任,期望他们能获得专业、细致的照顾。然而,面对这样冰冷残酷的现实,谁能不心痛?这种赤裸裸的资本逐利,正是压在无数残障人士和老人头上的巨大枷锁。当一个社会对最弱势的群体视而不见,当资本的贪婪凌驾于人性之上,最终受害的将不仅仅是这些弱者,而是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

更为可怕的是,这样的虐待和疏忽往往被掩盖在冰冷的制度和话语权中。公谊养护院面对曝光的虐待视频,第一反应不是反思和改进,而是急于撇清责任,声称“视频与实际不符”,试图将所有问题归结为病人“发病时的保护措施”。这显然是试图通过话术掩盖事实,继续维持其不负责任的运营模式。如此敷衍的态度,更加暴露出这些机构背后的资本冷血与人性缺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国际形势下,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政策和措施。许多发达国家通过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和高标准的监管机制,确保老年人和残障人士能够在安全、尊重的环境中得到照护。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某些国内养老与养护机构,因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考核,成为了资本逐利的温床。这些机构表面上承担着社会责任,实际却以低劣的服务、低廉的成本换取最大化的利润,最终埋单的却是那些无力自保的残障人士和老人。

近年来,国家对养老与养护机构的监管有所加强,但从此次事件来看,仍有许多漏洞急需填补。养护机构在具体运营中,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硬件条件,更重要的是应该在护理质量、服务态度等“软实力”上严格把关。这不仅仅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而公众更要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相关机构的监管力度,严惩那些以剥削弱势群体为代价的黑心机构。

此外,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首先,必须对养护机构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和审查,将更多的力量放在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管上,而不是事后处理。对那些一再曝光出管理问题的机构,必须严厉查处,绝不能姑息养奸。同时,还要加强养老与残障照护行业的从业人员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和护理能力,真正做到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必须倡导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包容与关爱。无论是残障人士、失能老人,还是精神病患者,他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拥有与所有人平等的尊严与权利。将他们关在肮脏、冰冷的小房间中,剥夺他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这不仅是对个体的践踏,也是对全社会文明程度的侮辱。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用包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把他们当作负担,或是资本的牟利工具。

总之,上海公谊养护院事件不仅仅是一次个例,它揭露的是资本逐利下人性冷漠的冰山一角。面对这一现象,我们不能沉默。每一个有良知的公民,都应该为弱者发声,为社会正义发声。我们要呼吁更强有力的监管和法治,让那些践踏生命尊严的行为无处遁形,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资本逐利可以推动经济,但绝不能凌驾于人性之上。对于那些剥削弱势群体、漠视人性尊严的机构,我们必须坚决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