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郭宇轩,看懂经济专栏作家,传播星球APP入驻专家

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持续收窄,息差压力显著增大。2024年二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较前期高点下降超过50个基点。

在上市银行2024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多位银行高管一致认为净息差承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净息差回稳压力不小。” 交行新任行长张宝江在业绩发布会上坦言。“净息差是这几年业绩交流会每次都要谈到的问题。我们每次的结论都是持续承压,今年也仍然面临这样的大环境——净息差还是持续承压。”招行副行长彭家文也在中期业绩会上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鉴于息差收窄的趋势,增加非利息收入便成为了银行维持盈利的必然选择。

把视角转向外资银行,不难发现减少对净息差收入依赖并推动“轻资本”业务模式转型的成功案例。以花旗银行为例,截至2023年,其非利息收入(包括投资银行、财富管理和交易服务的费用)占总营收的比重超过40%,较2020年的33%显著提升,其背后的经验或许对于当下中国银行业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于对于外资银行策略的研究,本文提炼出三条帮助我国银行应对净息差挑战并提高中收规模的措施,以供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升投行业务专业化水平

重塑部门架构

尽管我国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直接参与证券经营业务,但在债券承销、并购服务等许可范围内的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商业银行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学习外资银行投行业务在人才队伍建设、组织架构变革等方面的发展经验,全面提升投行业务专业化水平,或许能够收获新的增长突破。

花旗银行一直注重培养投资银行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实施一对一的导师指导计划、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以及采用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成功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市场导向型人才。随着二季度市场交易的回暖,花旗银行抓住机遇,引入了更多具有丰富经验的承销专家和技术人才。特别是在增长潜力巨大的亚太地区,花旗银行显著扩大了业务团队的专业人员规模,以此来推动投资银债券承销业务的飞速发展。

2024年第二季度花旗银行债券承销费激增 90%,推动集团投资银行业务营收增长63%。根据数据提供商 Dealogic 的统计,花旗在 2024 年上半年的投资银行收入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 4.6%,高于去年同期的 4.1%。

(来源:花旗银行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花旗银行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

摩根大通在投行业务组织架构的变革经验同样值得学习。2024年1月摩根大通宣布合并商业银行和企业与投资银行,成立商业与投资银行部,推动公司结构调整再上一个台阶。通过此次部门整合,摩根大通将能够进一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加快在增长与创新领域的投资步伐,优化公司整体资源分配,提高运营效率并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在《2023年致股东信》中,摩根大通总裁平托也表明了整合的原因:整合的理由很明确。两大部门合并后将形成行业巨擘,为全球最大、最知名的公司以及政府和机构打造业内最多元化、最全面的解决方案。

GlobalData最新发布的《财务顾问排行榜》显示,摩根大通在2024年上半年被评为全球领先的并购(M&A)财务顾问,在交易价值和交易数量方面均名列前茅, 二季度并购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4%。在部门整合的带动下,摩根大通的全球投资银行佣金收入领先于同行,占据了8.8%的市场份额,并在债券资本市场中稳居首位,在并购市场排名第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我国多家银行宣布将全力推进“投商行一体化”战略。然而,目前国内商行的投行类业务仍处于发展阶段,在传统商行业务存贷款规模指标的压力下,投行业务往往被视为扩大存贷款规模的一种辅助手段,而非助力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重要工具。由于和券商同类业务相比缺乏专业化能力且服务模式单一,2024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在国内债券承销市场的份额由去年同期的35%下降到30%,牵头的企业并购交易总额也同比下滑了约20%,总体不及预期。

我国商业银行唯有转变观念,在人才队伍建设、组织架构变革等方面持续努力,不断提升投行专业化服务水平,才能建立起客户信任,提高市场份额并实现投行类中收业务的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强财富管理主动投资能力

优化考核机制

在利率市场化以及存贷款利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财富管理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拓展中收业务的关键领域。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虽然加大了对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视,但在业务模式的成熟度上与外资银行相比仍存在较一定差距。这差距不仅体现在费率结构层面,更体现在主动投资能力、考核机制限制等方面。

相比于花旗银行收取的“主动型“投资管理费,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中间收入则主要来源于产品销售佣金、交易手续费和托管费等“被动型“收入,可持续性不足且竞争激烈。

以国内“零售之王”招行为例,其大财富管理板块收入主要来源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总体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18.61%。

(来源:招商银行2024年上半年财务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招商银行2024年上半年财务报告)

相比之下,由于主动投资管理费收入的增加以及因此导致的名义利率(NIR)上升了13%,24年上半年花旗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利润率及总营收同比增长了2%,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实现了稳定中收。

(来源:花旗银行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花旗银行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

我国银行业的财富管理业务在主动投资能力方面相对薄弱,同时,对于该领域员工的绩效考核机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前的考核体系往往过于注重理财产品销售量的增长,而忽视了这些产品是否真正符合客户的利益并为其创造实际价值。这种以数据为驱动的评价方式可能会导致财富管理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销售技巧上,从而淡化了财富管理的核心目标——即为客户实现资产的有效保值与增值。因此,建立一个更加全面且客户导向的绩效评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比之下,花旗银行一直将“投资增长”作为其核心价值观之一。在进行产品营销的同时,花旗银行还提供了为客户量身定制的投资组合和专业化的资产管理服务,始终站在促进客户财富增长的角度来推荐产品。这种做法不仅增强了客户的信任感,也有力地支持了其财富管理非利息收入的增长。

借鉴花旗银行的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时,不仅需要加强主动投资研究能力和提升资产配置水平,还应通过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绩效评估体系来增强对客户的吸引力,系统性做大做强AUM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化国际化业务经营

对于面临较大息差压力的商业银行来说,积极“走出去”,摆脱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寻求国际化发展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拓展跨国业务不仅可以帮助银行拓宽收入来源、分散经营风险,还能减少对单一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的依赖。即使在国内市场面临较大的息差压力时,银行也能通过海外市场获得的收益来平衡整体财务表现。

相较于外资银行, “国际化程度不足”这一点是中国商业银行所普遍欠缺的,跨国业务经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跨国经营方面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国际化程度较高。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银行跨国并购和强强联合的浪潮之后,这些银行的国际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并出现了市场集中度提高的现象。据统计,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前20家银行占据了全球商业银行境外收入的大约70%。

其中,汇丰银行的资产分布非常全球化,其高达2.63万亿美元的资产规模中,欧洲、香港、亚太(除香港)、中东及北非、北美和拉美分别占49%、20%、13%、2%、16%和4%。相比之下,中国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虽然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但它们大部分资产仍集中在中国境内,分散化程度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图所示为汇丰银行全球化网点布局)

在借鉴外资银行全球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银行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优势,特别是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非洲等相对熟悉的海外市场,进行合理的网点布局和业务拓展。这些国家往往能够提供较低的融资成本,这为我国银行降低总体资金成本提供了机会,从而有助于改善息差状况。

具体到操作层面,这就要求我国银行业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开发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因地制宜提供跨境支付、贸易融资等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也需要重视国家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构建一支熟悉国家市场规则的专业团队,支持海外业务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净息差压力挑战,我国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向外资银行学习成功经验,在投行、财富管理等重点中收板块持续发力,并通过国际化发展路径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但这样转变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坚持与积累。

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业与相关监管部门应当携手努力,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经营环境,鼓励和支持银行业的创新发展,穿越经济周期。

银行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内部管理,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强化人才梯队建设;监管机构则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并适当给予刺激政策,为银行创新提供更为宽松的客观条件与社会环境。

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应对净息差收窄挑战,最终打赢这场息差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