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大道:城市黄金轴 打通城区发展“任督二脉”

——《追寻光影记忆 见证时代变迁》系列报道

潮州大道,全长约5.5公里,北接甬莞高速连接线,南接潮州大桥、潮州东大道,是城区交通路网的一条“大动脉”。那么,潮州大道当初是怎么建成的?对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下面我们一起通过老视频,看潮州大道的“前世今生”。
作为横穿潮州城区南北的主干道,潮州大道沿线政府机构、公共机构、学校、商圈林立,车流人流密集,交通日夜繁忙。不过在31年前建成初期,潮州大道还是一条市区外围道路,功能定位是服务过境大货车通行。凤新街道大新乡村退休村干部蔡瑞金,就见证了潮州大道从无到有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湘桥区凤新街道大新乡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蔡瑞金:当时一片荒地,潮州大道还没建的时候,这里的路很窄。1992年征地完成后就立刻开工建设,直通富丽。当时还得填掉一些池塘,花费的工夫是非常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8月1日,长5.5公里、宽50米的潮州大道建成通车。回顾当年通车仪式现场的视频资料,一辆辆大小车辆有序列队前进,稳稳驶上平坦宽阔的新道路。因为建成初期沿线建筑物稀少,视野开阔,枫溪镇池湖村村干部杨鑫夺还记得,当时站在几百米外的楼顶上,一眼望到大马路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安区枫溪镇池湖村村干部 杨鑫夺:潮州大道通车的时候,我在池湖中学读初中。学校是两层楼,我站在楼顶上,望到潮州大道上车辆通过。当时建成的时候是双向四车道,两侧两条人行道(非机动车道)。
在此之后,潮州城区规模逐步扩大,面积成倍增长,潮州大道沿街商铺、住宅、厂房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后来,伴随着绿榕路等城区环线、外环北路等城际环线逐步完善,潮州大道与各主路支路交织形成城区交通脉络,沿途村庄也在道路环境的变化中迎来了发展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湘桥区凤新街道大新乡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蔡瑞金:潮州大道规划建成后,我们就开始建新村址,1994年建成的,1994年底搬来这里办公。总体来说,大新乡村因潮州大道的建成,对发展非常好,壮大了集体经济的收入。特别是陶瓷产业,发展很快。以前,我们村的陶瓷厂出货要经过社道,经过枫溪徐厝桥才能上货柜,以前很麻烦。潮州大道建成后,对陶瓷厂的发展很快,现在集装箱车辆就能直接到门前。
湘桥区凤新街道大新乡村村干部 蔡奕恭:很多村民在外地的,都返回到家乡帮助家乡建设、创业。外来人口到这里居住的也很多,参与了建设大新乡。
随着潮州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潮州大道多次进行优化提升。铲除道路中间部分绿化带、增加车道,封闭道路中间交叉口、取消部分过街斑马线、新增人行天桥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了交通环境,提升了市民通行舒适度和安全系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安区枫溪镇池湖村村民 谢绍波:建起了这几座天桥,市民出来夜游、纳凉、购物,出入都很方便,行人方便,行车也顺畅。现在两侧的发展,还有池湖村的发展,我是看着很满意。
湘桥区凤新街道大新乡村村干部 蔡奕恭:像我们这里,碧桂园、恒大名都、宏天广场、山水城等住宅区,很多来这里买房居住,都靠近潮州大道。特别是图书馆,晚上很多人去那里活动。
31年前,潮州大道的建成奠定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潮州新城区的格局,带动了新城区的快速发展;31年后,潮州大道依然在城区交通脉络、经济发展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安区枫溪镇池湖村村干部 杨鑫夺:现在你看潮州大道两侧高楼林立,商贸发达,路网和城市发展也很好。双向六车道和两条人行步道,两侧规划停车位,绿化也很美。现在潮州大桥通车,城市东扩。从人行天桥往下望,回想起来,潮州的变化非常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