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动听的西北花儿、奔腾不息的黄河、挥桨搏浪的兰州筏客子……10月16日晚7时30分,甘肃省陇剧院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原创陇剧《大河东流》,亮相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共同主办的“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首演大获成功,陇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羊皮筏子赛军舰”的黄河故事征服了北京观众,剧场内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演出很震撼!”“陇剧真好听!”演出谢幕,掌声如潮,北京观众不吝溢美之词表达了对陇剧的喜爱之情,还有观众表示将“二刷”《大河东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隔十余年,甘肃陇剧再登梅兰芳大剧院

从兰州到北京,这段跨越千里的距离,见证着甘肃陇剧的荣光。1959年,陇剧开山之作《枫洛池》晋京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一炮走红,陇剧得以正式命名并成为甘肃地方戏曲代表剧种。2006年,陇剧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陇剧三部曲”《官鹅情歌》《苦乐村官》《西狭长歌》相继问世并先后晋京演出,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创造了陇剧发展的“高光时刻”;相隔十余年,甘肃陇剧人守正创新、弘扬黄河文化的现代大戏《大河东流》,再次成为中国戏曲最高艺术殿堂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的绝对主角,通过“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国家级平台,向首都乃至全国观众展示黄河文化的波澜壮阔和陇剧艺术的独特韵味。

夜幕下的梅兰芳大剧院,宛若一块巨大的红色水晶散发着迷人的色彩。离演出还有一个多小时,慕名而来的戏迷已经陆续来到剧院,《大河东流》大幅演出海报吸引观众争相打卡留念。“我第一次看陇剧就是在梅兰芳大剧院,那已经是十多年前了,从那时候我就喜欢上了陇剧。”一位北京戏迷听闻此次演出的消息后,特地赶来再睹陇剧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晚7时30分,一曲原生态花儿为陇剧《大河东流》拉开演出大幕,兰州的筏客子们挥桨搏浪,带领观众拨开历史尘雾,穿越到了20世纪30年代的黄河岸边……羊皮筏子、中山铁桥、兰州水车、兰州太平鼓等打着地域烙印的文化元素,裹挟着浓浓的黄河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而一唱众帮的“嘛簧”、侧身摇晃等表演特色,让陇剧艺术的氛围在梅兰芳大剧院瞬间拉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出很震撼,有机会一定去兰州看看。”

作为甘肃省陇剧院“黄河三部曲”之一的现代陇剧《大河东流》,以抗战时期“羊皮筏子赛军舰”的传奇故事为蓝本,依托陇剧这一艺术载体,生动演绎了兰州筏客子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用羊皮筏子运送抗战物资、荡气回肠的黄河故事,展现了黄河儿女的家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两个小时的演出中,优秀中青年演员赵丹、邵炳德、谭强、李自存等第四代陇剧人以张弛有度的表演,将黄河儿女的民族大义刻画得淋漓尽致。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激烈的戏剧冲突,让演员的表演渐入佳境,梅花奖得主佟红梅与“刘家大掌柜”赵丹的“婆媳打路”对手戏,乃至金城牺牲血染码头,女主人公作为母亲悲愤交加的大段哭戏,都深深感染和打动了现场观众,剧场内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在北京工作了20多年的庆阳戏迷李振刚激动地告诉记者,“这场演出让我听到了久违的乡音,演员们的表演很精彩,演出很震撼,我激动得手都拍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出落幕,剧场内一片沸腾,很多观众纷纷涌向台前与演员热情互动。北京戏剧之城运营总监郝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演出场面很震撼,不仅让观众领略了甘肃的风土人情,同时再现了在那个时代,淳朴的甘肃人民为抗战前线运送物资的真实历史,感谢甘肃的艺术院团为北京观众带来了一出好戏!”北京青年书画家王晓燕则表达了自己对陇剧的喜爱,“我是第一次看陇剧,唱腔很好听,演员的情绪饱满,女一号的婆媳对手戏很精彩,刘二贵的表演也很到位,舞台上的黄河文化元素令人眼前一亮。”

戏比天大艺术家联盟群秘书长范继文说;“这部戏让我很惊喜!甘肃省陇剧院实力不俗,继雷通霞、窦凤霞、佟红梅三位梅花奖演员之后,又一茬年轻的新生力量脱颖而出在此次演出中挑大梁,用精彩的表演给首都观众带来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甘肃陇剧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学生王玟琪称也是第一次看陇剧,“很震撼!这部剧让我学到了很多戏曲表现手法,同时也被剧中的兰州美食、美景所吸引,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兰州看看,沉浸式感受一把羊皮筏子,品尝一下牛肉面。”

据悉,10月17日晚7时30分,陇剧《大河东流》将在梅兰芳大剧院进行第二场演出,演出盛况将通过奔流新闻客户端、奔流新闻视频号、奔流新闻微博,以及文艺中国视频号、文艺中国抖音号、快手号、微博、哔哩哔哩等平台进行直播。

文·图丨奔流新闻 记者平丽艳北京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