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幽闲鼓吹》是唐朝张固搜集整理的唐朝晚期奇闻怪事集,共二十五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国张延赏将判度支,知有一大狱颇有冤滥,每甚扼腕。

及判,使即召狱吏严诫之,且曰:“此狱已久,旬日须了明。”

旦视事案上有一小帖子,曰:“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

公大怒,更促之。

明日,帖子复来曰:“钱五万贯。”

公益怒,命两日须毕。

明日,复见帖子曰:“钱十万贯。”

公曰:“钱至十万,可通神矣。无不可回之事,吾惧及祸,不得不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个类似的例子,出自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很多“红迷”只读前八十回,认为高鹗续写的水平不够。不过对于这一回,我还是建议大家去看看。

这回写贾政外放江西粮道,在以农业经济为本的古代中国,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也是个非常有“油水”的职位。所以很多下人借了钱,打通关系跟着贾政来赴任,就想捞点油水来翻本和获利。

出乎意料的是,贾政想当清官——不但自己不贪,也不许下人贪,还不许与他有业务关系的官员贪。

结果可想而知,跟着贾政的那些下人们都及时止损,跑回金陵去了。而且他的工作根本没人配合,无法开展,自己带来的银子花完了,还得再从家里拿。

最后,清官贾政“众叛亲离”,不但下属不配合他工作,上司还要参他,连百姓都对他不满意,觉得这个“沽名钓誉”的清官大人让自己过得还不如从前。因此,贾政只能灰溜溜地铩羽而归。

贾政是很“愚”的,他的“愚”就在于没有看透当时所在的官场系统。他读了不少圣贤书,心中当然有各种理想。不过,在政治上,这只是“应该如何”,而他却没有认清“现实如何”。

人是应该有理想,人如果没有理想,和一条咸鱼没有区别。但是,人不能只活在理想中,一切的理想都要从现实中立足,然后努力去实现它。

如果改变不了环境,就去适应环境,那是同流合污的做法,这是让人不齿的。但是,如果明明看到污水横流,却闭着眼睛,视而不见,沉浸在“清泉石上流”的诗意世界中,却显得幼稚和可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