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一文概览2024年香港《施政报告》,含人才引进落户政策要点
今天,万众期待的香港施政报告终于发布了,继续12字主题:【齐改革、同发展、惠民生、建未来】
话不多说,下面来盘点下此次施政报告的内容,重点讲讲香港人才政策的调整。
图源 | 香港01
提升国际金融、航运中心等措施
在经济领域,本次施政报告公布的新举措包括:
1、构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
2、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在港设立认可仓库,通过税务优惠等吸引企业落户香港
3、继续研究优化“跨境理财通”
4、推动“转数快”与内地支付系统互联
5、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即日起容许投资住宅物业,物业成交价须为5,000万元或以上;投资于房地产获计算入投资总额上限为1,000万元
图源 | 文汇报
6、打造香港为绿色航运中心
7、改革现时的“香港海运港口局”,成为“香港海运港口发展局”
8、明年完成构建港口智慧系统,具货物追踪、实时运输资讯等功能
9、继续争取早日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北部都会区
被称作香港未来之计的北部都会区今年又有哪些新规划呢?
1、未来五年约60 000个房屋单位落成入伙,当中包括约10条新公共屋邨
2、第二个五年,新落成的房屋单位将再增加约150 000个
3、北都公路(新田段)预计2036年开通
4、争取自2026-27年起陆续推出约20公顷新创科用地
5、试行“片区开发”模式,加快北都建设,物色三个占地10至20公顷的片区为试点
6、今年内发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
7、探讨试行港深两地园区特定人员便捷过境;利用无人低空运输,方便物资跨境流动
8、预留用地推动“北都大学教育城”、第三所医学院及综合医教研医院的发展
香港抢人才措施
近年来人才引进一直是港府施政报告里的重点内容,前几年各种大放猛料也确实为香港招揽了众多优秀人才。
报告提到:香港各项人才计划共收到超38万宗申请,吸引16万人才抵港。
但是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香港各行业预估还是存在18万的人才缺口,所以此次的施政报告里,还是表达了对吸引人才的关注与支持。
本次施政报告公布的新政策有:
1、更新「人才清单」,加入推动「八大中心」所需人才;
2、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加入13间海内外顶尖大学至198间,把计划内高收入人才的首个签证期限由两年延长至三年(即高才A类);
其中,内地大学新增了9所,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
加上原来的13所,现在总共有22所内地大学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申请落户香港!
3、优化「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新增渠道吸引年轻及具经验而人力极短缺的指定技术工种专才来港。新安排将设配额;
4、在「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增设机制,主动邀请顶尖人才来港发展,推进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香港;
5、延长本港大学的大湾区校园毕业生纳入「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的试行安排,为期两年。
除了引进人才,港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服务和签证相关措施,包括:
①便利拥有香港身份的外籍人士出入中国境内:让香港注册公司的外国人员(包括非永久性居民)到内地的「一签多行」签证有效期增至最长五年,并获加快处理。
②「人才服务办公室」,会加强推广线上平台,提供薪酬、税务、教育及签证等全方位资讯,扩大合作伙伴网络,与业界及雇主团体共办线上线下招聘会,直接职业配对。再举办国际人才论坛,并到海外宣传。
③推广早前通过的法律框架,积极引入非本地医生、护士和牙医,增加人手。政府会在明年提交草案,引入合资格非本地培训辅助医疗专业人员。
④争取优化内地居民来港旅游签注,包括恢复深圳「一签多行」个人游签注及扩大「一周一行」个人游签注政策试点城市范围等。
⑤即日起放宽柬埔寨、老挝和缅甸旅游和商务「一签多行」申请门槛和「一签多行」签证有效期由两年增加至三年。
对比两年的人才政策来说,此次利好政策的调整力度相对较小,甚至有些人才政策呈现收紧趋势,比如专才计划将设置配额,但整体来说有更多优惠。
再来回顾下2022年和2023年的香港施政报告关于人才政策的信息:
2022年施政报告中关于人才政策的相关内容:
1. 推出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高才通计划);
2. 放宽【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只要符合以下任一要求,则无须证明本地招聘困难:①年薪达港币200万元或以上;②符合13项本地人才短缺的专业;
3. 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为期两年,同时优化审批程序,以吸引更多世界级优才来港;
香港优才计划本科学位+80分可申请。香港优才评分表测评入口,20s知自己多少分:
https://www.galaxyoversea.com/grade/1?pla=yes-wb-xgym&spreadword=wy10181
4. 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将IANG签证的逗留期限延长至2年;IANG签证拓展到香港大学大湾区校区的毕业生;
5. 优化【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取消限制!科技公司在该计划下输入外来人才时,非必须增聘本地雇员;
6. 延长工作签证年期,并且,港府还要搞专门的“人才服务窗口”,由政务司司长领导,对来港的人才提供一站式的支援服务!
2023年施政报告中关于人才政策的相关内容:
1.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为来港人才提供支持、跟进人才入境后的发展和需要等;
2.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2023年11月起,合资格大学名单会增加八间顶尖内地和海外院校至184间(2024年起扩增至185所高校);
3.放宽签证,开放越南人才来港就业的签证政策,亦会开放老挝及尼泊尔人才来港就业、受训和就读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资助院校;
4.落实「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将重启香港投资移民计划,投资金额上调至3,000万港币;
5.职业训练局(职训局)2024/25学年起入学的指定全日制高级文凭课程外地学生,毕业后可留港一年,寻找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此安排会试行两年再作检讨;
6.成立「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
7.成立「香港国际廉政学院」。
综上,如果你想要落户香港,拿到香港身份,先来看看自己是否符合相应申请条件。
目前,主流的香港户口落户政策有香港优才计划、专才计划、高才通计划、进修计划和投资移民计划。
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香港新推出的人才引进政策,针对“高薪人才”和“名校人才”,只要符合要求即可递交申请,相当于工作签证,续签时要有在港工作证明,对比专才又自由些。
申请条件:申请前1年年薪达250万港币,或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
申请优势:审批快速、不跟雇主绑定,随时换公司;可以在香港创业经商,做自己的生意。
香港留学进修计划
全称为“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在香港修读一年全日制课程,留学期间即可申请学生签证在港居留,毕业后可申请香港IANG签证,满7年即可申请香港永居。
申请条件:年满18周岁、本科学历、英语水平良好、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花销较大)。
申请优势:申请要求较低,性价比高;研究生学历和香港身份同拿,一举两得。
香港优才计划
是一项面向全球的人才吸纳计划,根据申请人的学历、工作、年龄等综合评分,最高分245分,80分即可申请。2023年和2024年取消配额限制,放开申请窗口。
申请条件:年满18周岁、有本科学士学位、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没有犯罪记录、符合计分制要求,总分245,综合评分80分起可申请。
申请优势:不跟工作绑定,不要求申请人在港工作;没有移民监,没有强制要求在港居住时长;续签灵活。
香港专才计划
即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专门为内地中国居民申请人准备的人才引进项目,是工作签证,要赴港工作。
申请条件:年满18周岁以上,大专学历及以上、已经获得香港公司的聘任、聘任offer的薪资起码要跟市场持平。
申请优势:官方获批率高;申请周期快;无配额限制,亦不限行业。
香港投资移民计划
香港投资移民计划是一个旨在吸引高净值个人和企业来港定居的计划,最新政策下,通过投资至少3000万港元于香港,以促进香港经济发展。
申请条件:年满18周岁、资产净值达3000万港币及以上、拥有第三国身份(不面向内地居民)。
申请优势:没有在港工作和居住要求,只要你的投资金额在香港,可以一直续签。
如果你想申请香港身份,通过下方自测,20s就能了解自己是否符合申请条件:
https://www.galaxyoversea.com/grade/1?pla=yes-wb-xgym&spreadword=wy10181
住房措施
住房措施也是施政报告公布前媒体和市民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对于公屋和劏房的安排问题。
本次的施政报告也有不小的篇幅旨在解决香港市民头疼已久的住房问题。
1、居屋白表青年家庭申请者下期起多一个抽签号码
房委会由下一期起为申请购买居者有其屋计划(居屋)单位的40岁以下白表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请者分派多一个抽籤号码;并由下一期白表居屋第二市场计划起,增加1,500个配额,全数拨予40岁以下的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请者。
2、未来5年公营房屋供应达18.9万伙 公屋轮候缩至4.5年
3、为“劏房”立法定出租制改名“简朴房” 须有窗与独立厕所
“解决劏房问题”工作组已提交报告,政府决定以立法方式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位的出租制度,合标单位将名为“简朴房”。
政府建议“简朴房”的标准包括必须有窗、有独立厕所、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等。
图源 | 文汇报
不合标劏房必须改建成合标的“简朴房”,由专业人士确认并申请认证,否则业主将不合标单位出租便要负刑事责任,住客则不须负法律责任。法例会设宽限期,期间不就违法出租采取执法行动。
相信拥有明确规定细则之后,不合规的劏房也会逐渐消失。
4、放宽物业按揭贷款成数上限至70%
在继续维持银行体系稳定的前提下,金管局将放宽住宅物业的按揭贷款条件,不论物业价值、是否自用或公司持有以及买家是否“首置”,按揭成数上限一律调整至七成,供款与入息比率上限一律调整为五成。至于非住宅物业,有关按揭成数上限及供款与入息比率上限亦会调整至同样水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