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加入)

专栏作者:施文铃

福州方言文化研究者,闽都乡学讲师,福建省级非遗福州方言八音传承人,著作《福州八音字典》。

△ 配音| 施文铃

(小提示:点击文中 蓝色图标 ,可跳转福州话字词释义及读音)

晚清时期,闽县全境新定区划为十一区。县南为内七里区,今之青口、尚干、祥谦三镇。县东南为外七里区,古时的归义里(枕峰、泮洋、兰圃)原隶属外七里区,因地缘又附入内七里区。乡人俗称上述地区为闽县七里,其地理特征三面环山,北临乌龙江。濑江是七里人民的母亲河,区内水网密布,闽江潮水流经七里乡间,给商旅带来诸多不便。古代福城南路官道,必经闽县七里地区。官道在七里地区设置的最早驿站,在今青口镇南田铺,是为闽县七里第一铺。

唐代,闽县希福(宋谓崇善)东乡方岳里南田山,与福清琯口接壤,南田山海拔八百多米,因山阳有田园,故名。从省城南门出发,至侯官县阳岐,船渡到方山北麓登岸,陟方山北岭,山上一路南行,走佛岭(云岭)、白蒲岭、热隔岭(义客岭),过南阳顶抵达南田铺,下取福清琯口、渔溪官道,达兴化、泉州、漳州,直至广东。旧闽县内、外七里商旅到下路(闽南),从闽县希福西乡清廉里方山南麓,陟义客岭归入南阳顶福城南路。

福城南路在南田山海拔七百多米置南田铺,在山腰有水潭,承接周边山溪之水,像个大水缸,俗称乌缸。水潭深渊不见底,周边看不到有出水口,旱不涸涝不溢,古人在此设有祈雨台。据说,乌缸壁底有看不见的出水洞,水流到闽侯县南通十八溪。《闽县乡土志》记载:“在内七里蓝(南)田山麓有龙井,二井分别,形如龙目,故名。井上有大洞,深不可测,今山腰崩塞,仅通五六十步。”此龙井即乌缸。

传说,宋代福清有个秀才进省城乡试,从福清一都坐篼出发,到了乌缸过山涧,轿夫让秀才下篼,步行过独木梁再坐,秀才吼道:“我花钱让你抬篼,怎么叫我下篼走路,我钱白花啦。”两个篼夫没法子,抬起篼战战兢兢迈上独木梁。一阵恶风刮来,后面的篼夫失足,连同篼一起掉落深涧,秀才和他两命呜呼!后来,篼抬到此处不过涧,福州方言谓之“篼卖过”。“篼”谐音指高处攀扒行进,一语双关,凡坐篼到此溪涧为止,人过山涧到南田铺需另雇篼北行,亦指此处峭险很难通过。

古代南田铺的差役有的拖家带口留在南田山谋生,在驿铺附近开垦田园,种植粮食、蔬果等作物,满足自己生活所需,还为驿铺提供临时劳工和生活保障服务,他们成为这里最早的“村民”。

明代嘉靖年间,沿海倭患猖獗,倭寇在七里乡间入室抢掠烧杀,有的乡人便逃上南田铺避祸。善良的山里人,总是宰羊、杀鸡款待难民。明末,南田铺人跟还珠里梁山下岐郑厝裡(今闽侯县青口镇农光村)结亲,把南田山作为嫁妆办亲,自此后,南田铺归属郑家。

后来,官道改走新路,废南田铺。一二十亩山地田园,养不活太多人口,有的人渐渐离开此处另寻生计。到了民国时期,南田铺的村民独剩郑氏一家子十几口人。南田铺田园由农光村郑氏后人耕种,在山上种植粮食、茶叶等,生产自给有余,每年春尾青黄不接,时有乡亲上山借粮,到早稻收获时节还。按照山上老规矩,来客不能借了粮就走人,上午到,下午帮忙耕地半天,第二天一早借给粮食下山。按民间旧例借粮要有里人保家,利率加三,熟人无担保利率高一些,借七十斤还一百斤或借番薯米还等重稻谷。郑氏重情重义,惠及邻里乡亲,借八十还一百,破例多给十斤粮。新中国建立初期,乡村土改评家庭成分,土改干部感恩郑氏先人照顾乡亲,南田铺山上田园不计入评家庭成分田产。常言道“善有善报,先人积德福荫后人”,郑家也因此幸免戴上地主高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嘿!兄弟~福州腔调旨在展现使用福州方言的有趣情景。如果你对福州话的日常表达有故事想说,欢迎投稿fzwbwhb@163.com。我们也想听一听你的故事,看看福州城有多少好玩有趣的生活情景。

来源:福州晚报·兰花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

转发分享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