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官方媒体报道,坎贝尔在活动上宣称,“中国在中东地区发挥着巨大作用,且影响力正在增强,美国一直寻求与中国合作的可能性”,红海局势紧张之际,拜登政府认为,这个机会终于来了。据坎贝尔所说,胡塞武装的袭击是对全球稳定的重大威胁,而中国有大量船只经过这一水域,因此“美国联系了中方,希望中方可以像上世纪90年代中美合作打击海盗一样,利用其在吉布提的舰队”。

实际上,中国并不是不愿与美国合作,而是美国根本就没安好心。这次坎贝尔指的合作是,中国不愿意和美国一起在红海打击胡塞武装,这让美国无法接受。坎贝尔还十分痛心地表示,明明上世纪90年代中美曾一起合作打击过海盗,但现在面对胡塞武装,中国却是采取直接沟通的方式。他还恶意揣测,认为中国选择与胡塞武装沟通,是为了背地里威胁他们分辨出中国船只和其他国家的船只。抹黑中国不允许胡塞武装攻击中国船只,其他国家船只不管,实现躺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坎贝尔还表示,“南方国家对美国的态度受到了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与之相反,中国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构建可靠的朋友关系。“中国在舆论攻势方面做得很好,而美国做得非常糟糕”。可能觉得说法有“抬高对手,贬低自己”的嫌疑,坎贝尔不忘在讲话末端,给中国扣上“侵略者”等帽子,声称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希望看到美国在世界占据更多的主导地位,而不是更少。

毫无疑问,美方指责中国在中东事务上不乖乖配合,足以证明拜登政府在处理中东问题时已有心无力,急需中国出手相帮。而美国之所以着急忙慌地寻求与中国合作,除了不安好心想把中国拉下水,更是因为以色列不仅仅是美国的重要盟友,还是他们巩固“石油-美元”体系至关重要的棋子,这次伊朗袭击以色列,无疑是直接击中了美国的“命门”。因此,为了避免伊朗再次出手、同时让胡塞武装能够消停点,美国自然希望中国出面给伊朗及其支持的多方势力施压,进而减轻美国在中东的压力。

坎贝尔不满的背后,或许是美国对中东地区主导权的焦虑。以往,美国习惯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一言不合就派兵,可现在发现自己越来越拉不住盟友的心,越来越看不懂中国的“新玩法”。这种局面下,美国的“焦虑”其实不是中国不合作,而是合作方式不再按照美国的节奏走。其实,美国在中东的外交策略,从来都是带有强烈的“救火队长”色彩。哪里起火,美国就往哪里派兵或者进行政治干预。这种“短平快”的政策一开始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都让美国短期内获得了军事和战略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中美两国在中东问题上的确应当加强合作,特别是在当前迫在眉睫问题上更应当加强合作,如在制止以色列对黎巴嫩的攻击上,在制止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上,在制止以色列和伊朗相互攻击上,在敦促以色列遵守联合国决议上,在确保中东地区政治领导人安全上。美国天天就只会拱火、拉偏架,以色列杀谁都没关系,谁抵抗以色列就马上忽悠西方各国对抵抗者进行各种制裁,这种偏激的态度让人怎么合作呢?

如今美国的意图也是非常明确,美国认为伊朗是中东地区的动乱之源,为此要中国给伊朗施加压力,实际上美国长期以来就在制裁伊朗,通过制裁和围堵,试图迫使伊朗做出让步。其实以色列是利用了美国敌视伊朗的立场和战略,不断刺激伊朗,包括打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也有公然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炸死哈马斯领导人,为此就有了伊朗对于以色列的弹道导弹暴击报复,其实以色列是求锤得锤的结果。

胡塞武装的行动有明确目的。他们通过导弹和无人机袭击美国军事装备,展示了日益成熟的军事能力。这些行动不仅是对美英在中东存在的反抗,也是在国际舞台上争取存在感的策略。红海和亚丁湾是全球重要的海上通道。胡塞武装选择在这里频繁发动袭击,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军事存在和国际贸易安全。这些行动既达到了军事目的,又在政治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高调宣布,该组织使用11枚弹道导弹和2架无人机成功击中了红海上的美国“奥林匹克精神”号油轮。几乎同时,另一艘在印度洋航行的船只也遭到胡塞武装巡航导弹的袭击。英国海上贸易行动办公室证实了红海袭击事件,称一艘船只在也门荷台达西北海域多次遇袭。这次袭击并非孤立事件。自2022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胡塞武装频繁使用无人机和导弹袭击红海和阿拉伯海水域的目标,目标涵盖油轮、商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