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分,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大千世界,万千红尘,功名利禄,七情六欲,哪一个不牵扯着凡人的心呢?放下二字岂止是说说那么简单。
然而,就有这样三十位硕士研究生,他们不顾旁人的非议和社会舆论的影响,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出家当和尚。
辞去工作,皈依佛门
这三十个研究生和大部分中国家庭的孩子一样,他们身背父母的殷切厚望,从幼儿园小学到初高中再到大学研究生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成长为父母期望的样子。
其间的辛苦自不必说,多少日的挑灯夜战,多少次的废寝忘食,多少人的谆谆教导,才换来试卷上那不负众望的分数,才换来学业上的一次次进步。
毕业后,这三十位研究生都进入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其中有的是大学教师地位颇高,有的是公司白领年薪百万,还有的是银行职员收入颇丰。
在世人的眼中,他们已然是天之骄子,是社会上的成功者,他们所过的朝九晚五的生活,甚至就是大部分人梦寐以求的日子。
然而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焉知鱼之乐?对于这三十位研究生而言,太阳升起的每一天都是前一天的复制粘贴,忙忙碌碌地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的身体和心灵早已疲乏。
这样的日子无疑是对他们精神的一种束缚,生命在枷锁下失去了光彩与活力,麻木的大脑,破碎的心灵已经无法继续支撑身体去工作,他们迫切的想要去寻找心缺失的那一角。
重压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他们不约而同递交了辞呈,舍弃那所谓的功名利禄和社会地位,踏上了寻找人生意义的旅途。
因缘际会之下,这三十位研究生把目光转向了佛法,起初只是借由佛法来使自己的心灵得以平静,不曾想佛的世界竟如此迷人,于是逐渐生出了皈依佛教的想法。他们深知只有行动才能与光明为伴,考察许久之后,最终选择来到坐落于四川省仙女山的一座小寺庙——云海寺修行。
潜心礼佛,振兴寺院
在这三十位研究生来到云海寺之前,云海寺只有四位高僧,每日念经打坐,勤修佛法,劈柴担水,潜心修为。
这个小寺庙水电不通,日子越久它也越没落,逐渐断了与外界的联系,生活在寺里的人们可真正称得上与世隔绝,现代都市人是完全无法想象这种生活的。
在这三十位研究生跋山涉水来了云海寺之后,这里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先是对庙宇进行了细致的修葺,大雄宝殿焕然一新,门匾也重新挂了起来。除此之外,他们还铺桥修路,接通水电,重新恢复了云海寺和外界的联系。
这一系列举措,让这个沉寂已久的千年古刹逐步焕发出生机,引来了不少香客以及专程来看研究生和尚的游客,云海寺一时间竟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来到此地,不免被寺庙的气氛所感染,一些本不信佛的人也会买一把香,虔诚地拜上一拜,祈求好运,保佑平安。
寺里的高僧为这三十位研究生举行了简单的剃度仪式,每日带领他们诵经念佛并研讨佛经,日子就这样在晨钟暮鼓的响声中飘远了。如今,这三十位研究生僧人早已在此地悟出了生命的真谛,给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找到了归宿。
议论纷纷,盛大讨论
但是网民对此事的看法却呈现出两极分化,有大部分人认为能读到研究生学历定是国家人才,在成长的的过程中不仅父母极尽所能,费心费力,国家和社会也提供了大量资源。
在学有所成后,他们理应回报社会,服务人民,而不是跑到深山老林中寻求宁静,逃避责任。有句话叫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些高学历人才如果没有发挥出他们对社会的价值,那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生命是个人的,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对别人的人生说三道四。研究生学历较高,其思想境界也必然高于常人,他们选择出家当和尚,许是因为看透了生命的本质。
我们不能用常人的眼光来数落这些精英,就算无法理解,也要学会尊重,他们只是想过他们希望的生活而已,我们无须干扰,更不必谴责。
遵从内心,活出自我
其实,现在的和尚已和过去大不相同。在过去,落发为僧就意味着抛妻弃子,断情绝爱,远离凡尘,一心苦修,而随着历史变迁和社会进步,职业僧人应运而生。
职业僧人已不完全等同于过去的出家,他们的生活和普通人无异,不必苦修,只需在上班时间遵守佛家的清规戒律,下班之后喝酒吃肉都是可以的,如果本人愿意,结婚生子都没有问题。
这类人,通常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参悟佛法,阐述佛经,传达佛理,促进佛教事业的繁荣昌盛。佛法精深奥妙,非这样学识渊博的高级知识分子无法将佛法参透,并作出释义为众教徒所理解。
从此意义上来讲,这30位研究生加入佛教,有利于推动我国佛教的发展,他们的思维碰撞也一定会为我国的文学艺术和哲学宝库留下珍贵的材料,因此并不能称其出家的行为是一种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从个人层面来讲,遵从内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本身就是人完成自我的最好方式。生命各自有各自的精彩,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光去看待那些没有跟随主流的选择。比起我们浑浑噩噩在名利场中争得头破血流,他们春看花开秋赏落叶的生活岂不更令人羡慕。
这三十位研究生因为自己的选择,虽无鲜肥滋味之享,无锦丝玉带之袍,但他们的精神得以平静,心灵得以净化,每日都有新的感悟,每日都好像重生那般令人惊喜。
正所谓:日复一日,即万千日也如一日,日若各异,则一日胜却万千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