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青
TOP前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4年新增2位杰青
10月17日,TOP小编查询中国地质大学官网 发现,该院2024年新增2位杰青、1位优青。
其中,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蒋小伟教授和科学研究院刘金高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张来明教授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个人简介
蒋小伟,男,1982年生,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24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区域地下水流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201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工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区域地下水系统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土资源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教学方面曾获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地下水动力学)等荣誉。
刘金高,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2024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8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五四’奖章称号。2021年获孙贤鉥奖、翟裕生教师奖。2022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科学奖。
2006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同年出国留学,2011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博士学位。2012-2016年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从事博士后/副研究员的研究工作。
在完善和改进Re-Os、Hf-W同位素和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及定年方法,并应用其研究岩石圈地幔形成和演化、地月早期过程、及地球深部碳循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发表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国际SCI论文22篇,其中包括1篇Nature、3篇EPSL、7篇GCA、1篇ESR、1篇JGR-Solid Earth等;发表合作者论文28篇,其中包括1篇Nature、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5篇EPSL、4篇GCA等。Web of Science引用910余次(https://publons.com/researcher/1713680/jingao-liu/),Google Scholar引用1170余次,H指数 20。
张来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24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主要从事深时陆地气候与古地貌重建研究,聚焦深时陆地地貌-气候-生物演化的联系,揭示了晚中生代以来构造地貌变化和德干火山喷发等重大地质事件对中国东部气候-生物的重要影响。作为负责人主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10余项,202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担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共计发表论文32篇,研究成果被“National Geographic“,“Eos”,“国土资源报”和“科普中国”等中外媒体报道,在PNAS、Geology、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和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刊物发表第一/通讯作者国际SCI论文17篇,被引用近1000次,H指数=14,多次受邀在国内外科研单位/学术会议/网络论坛做口头报告。2021年获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8/20),2022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7/22),2023年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创新团队,2023年获“孙枢奖”(沉积学领域青年奖);2021年入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求真学人”计划。主要研究区域在中国东部,包括东北松辽盆地、山东胶莱盆地、广东南雄盆地、冀北辽西地区、鄂尔多斯盆地等。
科研兴趣:
(1)温室陆地气候(晚中生代、中国东部、团簇同位素、古温度、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恐龙灭绝、德干火山喷发、极热事件、松辽盆地、南雄盆地、胶莱盆地)
(2)古地貌演化(定量古高程重建、中国东部、晚中生代、东高西低-西高东低、海岸山脉、太行山、燕山、鄂尔多斯盆地、华北克拉通破坏、热河生物群)
(3)古气候大数据分析(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DDE、沉积与古地理数据、深时古气候数据库、气候敏感性沉积物、气候带划分、气候古地理、环境变率)
编辑、审核: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由“TOP大学来了”综合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