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威海的中心城区,环翠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23.95%,同时,居家社区养老仍然是当前老人的主要选择。为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幸福晚年,环翠区大力探索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围绕群众深层次需求拓展服务,推动嵌入式养老服务升级发展2.0模式。

“嵌”得近:拓展多元化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中心里,短期托养、医疗保健等服务应有尽有;楼下就是社区食堂,营养又实惠的三餐都有了着落……环翠区着力在社区“见缝插针”发展养老服务设施,累计建成养老机构26家、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9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15处、农村幸福院15处,社区食堂33处、农村老年餐桌44处,织就了一张“家门口”的养老网,成为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社区居家养老场地不足的难题,环翠区完善了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四同步”机制(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在全市率先出台《环翠区新建城镇居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管理办法》,目前16个新建小区全部配建了100-500平方米不等的社区养老服务用房,方便后续开展为老服务活动。

市场化运营是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翠区养老机构、社区食堂全部采取民办民营或公办民营方式,社会化运营率100%。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建社区养老设施逐步委托专业机构运营,为老人提供多层次、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

为持续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环翠区先后引进光大汇晨、山东颐养健康、自在安和等品牌养老机构,扩展养老产业规模、提高示范引领,推动环翠区养老机构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新发展阶段。受此带动,原有养老服务机构加速向规模化、标准化提升。

“嵌”得进:打造家门口养老“幸福圈”

对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配备相应的老年辅具,实现紧急呼救、异常报警、健康监测等,让老年人的家居环境更适合养老……环翠区在全市率先开启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探索把养老院护理型床位“搬”到老人家里,截至目前,已为328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让老人更安心,让家人更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05个,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签约率达80.4%,老年人付费签约率93.2%,累计开展医养服务12.2万余人次,不少老人感慨“在家就能量血压、测血糖,哪里不舒服一个电话就有医生上门,太方便了!”

以构建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为目标,环翠区试点打造镇街“养老服务综合体”。线上,引进国内领先的综合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线下,集日间照料、社区食堂、养老驿站、家庭养老床位照护、居家养老等功能于一体,为社区老人提供从家政服务到上门护理、助餐、助浴、助医、助洁等多样化服务,累计开展各类服务10万余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座没有围墙、没有床位的虚拟养老院,让独居老人实现了居家养老的心愿——营养套餐准时配送上门,家庭医生定期巡诊到家,足不出户即可体验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紧急救助等200多项养老服务。这就是环翠区依托6012349便民服务中心建成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通过一部热线电话、一个指挥平台、一批加盟企业、一套管理机制有机结合的方式,链接社区内各类服务机构3262家,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专业化、标准化的养老服务。

“嵌”得准:开发新型个性化养老服务

随着养老工作的发展,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的多样化养老服务成为了新的方向。环翠区组织开展“爱的供‘氧’——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照护者喘息服务”试点项目,为有需求的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无偿提供一周的照护服务,让照护者能够“喘口气”“歇歇脚”,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有效缓解了家庭养老的压力。

聚焦失智老年人照护刚性需求,依托养老机构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专业照料。已引导13家养老机构设置了认知症照顾专区,开展不同程度的照护服务,目前共配备失智老年人照护床位150张,给失能失智老人提供良好的照护。

全区9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设置了“国医堂”,开展4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大力推广养生艾灸免费体验,服务4.5万人次;依托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开展艾灸机器人项目,提供艾灸康养服务1000余人次,创新了社区健康理疗新模式,更好地满足社区老人对中医诊疗保健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促进居家和社区养老工作中,环翠区不断取得新成效,2022年,获评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区;2023年,获评全省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地区。接下来,环翠区将出更多“硬招”“实招”“好招”,推动“老有所养”迈向“老有善养”,让服务可及性、可感性惠及更多老年人。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郑莉 通讯员 刘吉虎 董一洋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