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6月4日的这一天,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在北京机场的塔台里坐立不宁。因为,就在今天,毛主席的专机将要从武汉飞回北京。

尽管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但刘亚楼心里的那根弦儿始终不敢放松。他紧紧地盯着每一个环节,特别是与飞机上的无线电联系。那是他时刻了解专机状况的唯一途径。

或许事情就是这样,怕什么来什么。当专机飞到河北衡水附近的时候,机场塔台突然与专机失去了联系。得知情况的刘亚楼吓出了一身冷汗......

毛主席的专机到底为什么会突然失联?失联之后又是如何平安降落的?

这件事情,还要从那年四月的一个电话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要坐飞机,急坏了空军司令

1956年4月份,毛主席决定,要到广州去看看。

在此前的六十多年里,毛主席很少坐飞机。1945年去重庆跟蒋介石谈判的时候,毛主席坐了一架美国人的飞机,那是他第一次坐飞机。

建国以后,毛主席忙于国事,经常出去视察。但是,视察的时候,选择的交通工具往往是火车等地面工具。

但这一次去广州不同,毛主席不想坐火车了。他准备坐飞机前往广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从北京到广州,纵跨中国南北,路途遥远,坐飞机可以减少消耗在路上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毛主席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我国空军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一起成长起来的。到1956年,中国空军无论是在作战能力,还是在航线飞行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相比之下,空军毕竟还很年轻,还面临着诸多的考验。毛主席选择坐空军飞机出行,正是在以实际行动来支持尚处于"幼年"的中国空军。

打定主意以后,毛主席就在某天夜里,亲自给当时的空军司令刘亚楼打了一通电话,告诉他自己要乘飞机前往广州,请刘亚楼做好准备。

然而,听完了毛主席的要求之后,刘亚楼的心情却瞬间紧张了起来。因为国家领导人出行,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安全问题。而当时的中国空军组建不久,飞机装备还不先进,驾驶员的飞行经验还不是很丰富。一旦在飞行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那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安全问题上,不是没有前车之鉴。就在一年前,周总理租借印度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出席万隆会议,却被台湾特务在飞机上安装了定时炸弹。幸好周总理临出发前决定换乘另一架飞机,才能够安然无恙。

往日的惊心动魄尚在眼前,刘亚楼的心里不能不紧张。于是,他立马对毛主席进行了劝阻,希望毛主席能改变主意。

但是,毛主席决定了的事情,岂是能轻易更改的?在毛主席的坚持之下,刘亚楼无奈只能向中央请示。最终,中央同意了毛主席坐飞机视察的要求,但命令刘亚楼一定要全力保障主席的安全。

为了确保毛主席的安全,刘亚楼本来建议主席乘坐苏联顾问团的飞机,因为他们的飞机,相对来说,性能要稳定一点。

但是,对于这个提议,毛主席坚决拒绝了。他说:"我们有自己的飞行员,为什么要坐外国人的飞机?外国人的飞机我不坐,我一定要坐中国人自己驾驶的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毛主席不愿意坐外国人的飞机,那就只能挑选咱们自己所能动用得最好的飞机。当时,我们最好的飞机就是苏联制造的里—2飞机。这种飞机是小飞机,载客量不多,但性能稳定,适合用来作为毛主席的专机。

飞机选择好了,下一步就是为毛主席挑选一个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的机长了。思来想去,刘亚楼选中了胡萍。

当年,解放军空军刚刚成立的时候,中国急缺飞行干部。胡萍当时就被选送到哈尔滨第一航空学校学习飞行技术。学成之后,胡萍就被分配到北京西郊机场,先后担任了空军专机团、专机师的团长和师长。从1954年开始,胡萍多次执行周总理的专机飞行任务,还为许多到访中国的外国领导人执飞过国内航线。在执行这些飞行任务的过程中,胡萍都以自身实力做到了万无一失。显然,选择胡萍作为毛主席专机的机长,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有了最好的飞机和机长还是不够。为了确保安全,刘亚楼和其他人组成了一个指挥工作班子。在毛主席专机起飞之前,他们会乘坐伊尔—14型飞机先行起飞,以便先期到达中途和终点降落场,指挥和保障专机的起降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3日(有资料说是2日),当天天气非常晴朗,是一个适合飞行的好日子。一大早,刘亚楼就来到了机场,语重心长地对飞行组的人员说:"今天毛主席坐专机,这是对我们空军最大的信任,你们要拿出最大的本事......相信你们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说完之后,刘亚楼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专机的机舱,确保安全之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七点半,毛主席一行准时来到了机场。他跟机组的成员一一握手,还亲切地询问了他们的名字和年龄。最后,毛主席意味深长地说:"你们都很年轻啊!"说完之后,毛主席登上了专机。

一切准备就绪,共和国主席的第一次专机之行,正式开启!

再充分的准备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毛主席这趟广州之行,持续了二十多天。5月29日,毛主席结束了对广州的巡视,准备返回北京。

按照原先的部署,应该由刘亚楼飞到广州,迎接毛主席,并确保飞行途中的安全。但是作为空军司令,刘亚楼公务繁忙。马上就到主席回程的时间了,他却实在抽不开身前去迎接。

于是,刘亚楼将空军副参谋长何廷一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何廷一在建国以后,长期在空军工作,经验十分丰富。因此,刘亚楼想将接毛主席回京的重任交给何廷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办公室内,刘亚楼郑重地对何廷一说:"党委决定,让你代表我接主席回来,你要切记,主席的专机绝不能出半点问题。"

何廷一接受了任务,心里既高兴又紧张。他暗自决定,一定要将毛主席平安接回北京。

5月30日,毛主席的专机从广州启航。本来,毛主席回程的飞行路线是这样的:先从广州飞到长沙,然后再飞武汉。最后,从武汉飞回北京。

谁知,到了武汉,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北京的天气非常不好,不适合专机返回。

于是,毛主席一行便在武汉停留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机不能回北京,大家心里都很着急。跟随毛主席一起出来视察的罗瑞卿、杨尚昆等人见到何廷一就问他:"北京天气好了吗?"

何廷一心里也着急,他每天给北京打好几个电话询问天气情况,可得到的回答往往并不如人意。

直到6月4日上午,空军司令部气象处终于来电话说:"北京天气已好转,你们争取下午5点以前到达西郊机场。"

按照里—2飞机的时速,从武汉飞回北京需要四个半小时。也就是说,一点钟专机必须要起飞。当时所有人已经等急了,听说可以起飞了,都非常积极,专机顺利地在一点钟以前飞上了天空。

何廷一乘坐第一架飞机飞在最前面观察天气,毛主席、罗瑞卿等领导乘坐第二架飞机,而其他工作人员则乘坐第三架飞机。每架飞机间隔十五分钟起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半段的航程,非常顺利。可是到了河北上空的时候,飞在前面的何廷一观察到西面和北面电闪雷鸣,雷雨云层特别厚。这样的天气,对于飞机来说非常危险。更重要的是,里—2飞机的升空极限只有4000米,这也就意味着飞机无法选择从云顶飞越。如果一旦遭遇雷电袭击,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就在何廷一为糟糕的天气而焦虑时,另一件让他冷汗直冒的事情发生了:飞机上的无线电通信受到雷电干扰,已经完全与后面的飞机失去了联系!

其实,失去联系不止何廷一,还有北京机场的塔台。这下子,可急坏了在塔台坐镇指挥的刘亚楼。他暴跳如雷,对着塔台指挥员蔡演威喊道:"你一定要联络上!"蔡演威拿着无线电话筒急得大汗淋漓,可是,他喊哑了嗓子,飞机上也没有人回答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要说最焦急的,就是毛主席专机的机长胡萍了。胡萍看到何廷一的飞机飞过去之后,他所飞的主机遭遇了大面积的积雨云,瞬间就紧张起来了。

作为一个飞行老手,胡萍自然知道他们面临的情况,是何等的危急。但是,胡萍更知道,临危不惧才是一个优秀的飞行员处理好问题的必备素质。

于是,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开始仔细观察附近的天气状况。观察之下,胡萍发现,沧州附近的天气比较稳定。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临时改变航线,先飞到沧州机场上空,然后向北飞,回到北京西郊机场降落。

跟着毛主席的罗瑞卿也不放心,几次走到驾驶室去询问情况,直到听到胡萍的改航计划、看到情况逐渐稳定之后,才慢慢地放下心来。

突发情况如此紧急,几乎所有相关人员的心都被提了起来。然而,这中间有一个人始终面色如常、手不释卷,这个人就是毛主席。这可能是由于毛主席见惯了"大场面",也可能是毛主席对飞行员充满了信任。

如果是后者,那么飞行员们没有辜负毛主席的信任。胡萍与其他机组成员,凭借着往常的经验与临危不惧的冷静态度,最终使得飞机平稳地降落在了西郊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飞机降落的那一刻,刘亚楼终于放下心来了。受雷电影响,专机与地面失去联系的时间长达四十分钟。这期间,刘亚楼心中的煎熬是可想而知的。所以飞机一降落,还没等毛主席从机舱里走出来,刘亚楼就跑到舱门口大喊到:"主席啊,我的脑袋可都掖在腰里了!"

相比于刘亚楼的如释重负,毛主席就要从容地多了。他缓步走下飞机,对着在场的同志们连声道辛苦,还幽默地说:"祝你们腾云驾雾,在暴风雨中成长。"毛主席的一番话,立即让现场有些紧张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在毛主席善意的幽默中,这场充满了波折的专机之行,也终于画上了句号。

险情已过,余论未消

毛主席的首次专机之行结束了,但是围绕这次专机遇险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毛主席在1956年专机遇险之后,中央政治局开始严格控制毛主席乘坐飞机。一般不再允许他坐飞机,而是一律改乘火车或其他交通工具。

关于这个说法,曾经担任毛主席机要秘书十七年之久的谢静宜曾经明确说过:"这些传说,都不符合历史真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我们前面提到的,专机遇险事件中的重要人物何廷一,在此后曾多次负责毛主席专机的飞行任务。根据他的讲述,毛主席在首次"遇险"之后,依旧多次乘坐专机飞往国内许多大中城市。

事实上,毛主席在专机遇险之后,确实依旧多次乘坐飞机外出。而那次因为天气原因造成的险情,甚至没有在毛主席的心上留下任何的负面影响。

1957年7月,毛主席计划去杭州视察,交通工具依旧选择的是飞机。但是,当时的气象预报说,那条航线上当天的云量是十个。根据飞行标准,这样的天气是不适合飞机飞行的,因为非常有可能在飞行过程中遭遇雷电袭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安全,刘亚楼将这个情况向主席做了说明,并希望主席能够改变行程。但是,一个领导人已经决定的行程又岂是能够随意改变的?毛主席在综合考量之下,最终没有同意刘亚楼的建议,而是选择毫不犹豫地登上了飞往杭州的专机。

刘亚楼自知无法改变主席的决定,但又担心主席的安危。于是,他选择登机陪同飞行。

飞行过程中,刘亚楼始终放不下心来,几次跑到驾驶室询问在这种天气下飞行,是否有把握。

执行毛主席专机此次飞行任务的机长是蔡演威,就是在前文中出现过的、毛主席首次专机遇险时的塔台指挥员。建国以前,我军曾在吉林通化成立了第一所航校,航校里的学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蔡演威就通过了严苛的选拔,得以进入该航校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建国以后,蔡演威又在济南第五航空学校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之后,蔡演威以出色的表现被选入空军组建的专机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一年前成功带领毛主席专机脱离险境的胡萍一样,蔡演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和较为丰富的飞行经验。

蔡演威自知,为主席开飞机,任重道远。他也明白,刘司令心中的焦急与担心。所以,面对刘亚楼数次向他询问是否有把握时,蔡演威都自信地答道:"没问题!一定保证毛主席的安全。"

蔡演威的回答,让刘亚楼稍稍地安下心来。但该来的"暴风雨"还是如期而至。飞经泰山的时候,专机已经受到气流影响,颠簸得十分厉害了。等到了杭州,天空里更是下起了倾盆大雨。到降落时,地面能见度只有不到一千米。所幸的是,蔡演威及机组成员的技术非常过硬,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保证了专机的平稳降落。

由此事可见,所谓因专机遇险而不坐飞机显然是无稽之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相比之下,毛主席确实乘坐其他交通工具比飞机要多得多。关于这点,谢静宜向人们透露了原因。

有一次,毛主席跟谢静宜谈到了他为什么坐其他交通工具比较多,那是因为:"乘火车就可以掌握主动权,想停就停,想走就走......下车去看看,或者找当地领导谈谈都行。"

看来,无论是坐飞机,还是选择其他的交通工具,领导人要考虑的因素,都是很复杂的。

结语:

为了保证毛主席首次专机飞行的安全,刘亚楼等相关负责人可谓是事无巨细、准备充分。但再充分的准备也难免被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而打乱。于是,雷电、失联考验着所有人的内心。

幸运的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飞行员,有足够的能力与强大的心理,来面对这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最终,专机有惊无险地降落在了北京的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候,我们的空军非常年幼,力量或许还不够强大。但他们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态度与能力,就注定这支队伍终将所向披靡。过程中的挫折在美好的结果面前,都将不值一提。

"祝你们腾云驾雾,在暴风雨中成长",这是毛主席专机遇险之后,对空军人员的期翼,也将是人民军队永远的追求!

参考文献:

谢静宜,李光彩.毛泽东专机曾和地面失联40分钟[J].廉政瞭望,2014,(第6期).

徐秉君.毛主席专机的两次遇险[J].百年潮,2020,(第7期).

何廷一.我执行毛主席专机任务的日子[J].中外期刊文萃,1998,(第7期).

金中.他奉命执行毛主席专机任务——访原空军副司令员何廷一将军[J].福建党史月刊,1994,(第4期).

黄进琪.他为毛泽东开专机:访新四军老战士、毛泽东专机长蔡演威[J].铁军,2013,(第12期).

本刊编辑部.毛泽东首次坐专机遇险经过[J].华夏关注,2012,(第14期).

李光彩.揭秘毛主席不乘飞机的真实原因[J].世纪桥·纪实版,2011,(第5期).

侯志川."毛主席不能坐飞机"[J].同舟共进,2001,(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