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陕西乾县梁山上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寝,不仅是大唐王朝十八帝陵中主墓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个,也是其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掘的唐朝帝王陵。据史书记载,唐朝的帝陵与汉朝帝陵的一个最大区别是依山而建、气势宏伟(汉朝帝陵是平地起墓),而作为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渭河平原的分界岭北山山系(由桥山山脉、黄龙山脉、子午岭山脉、陇山山脉组成),则成为了唐朝皇帝选择万年寿宫的最佳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历史记载中,唐朝十八帝陵大体上遭受过三次大规模盗掘,第一次是在唐朝末期,黄巢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为筹措军饷,黄巢命人对唐朝帝陵实施了盗发,毁坏颇为严重;第二次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崇州节度使温韬组织军队发掘所有唐朝皇陵,将在其管辖境内的唐帝陵,悉数发掘,盗取所藏金宝;第三次是民国时期,军阀孙连仲仿效盗掘清东陵的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幌子,对唐帝陵的破坏发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唐朝十八帝陵在不同历史时期均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破坏,不过乾陵却因墓道难以勘寻屡次得以幸免。比如,黄巢动用数十万人发掘乾陵,但因无法找到墓道口而作罢;温韬盗掘乾陵之时,均遇到电闪雷鸣的恶劣天气而不了了之;孙连仲企图以炸药炸开乾陵,但经过多次尝试,都没有找到乾陵墓道口。因此,在唐朝十八帝陵之中,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颇具神秘色彩,最终成为了唯一没有被盗掘的唐帝王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1958年,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被披露,乾县当地几个农民在梁山炸石取矿的时候,误打误撞,炸出了乾陵的墓道口。当时,陕西方面十分重视,成立了乾陵考古发掘委员会,经过细致勘查,最终确认被炸开的地方就是乾陵地宫墓道。当时,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更是兴奋不已,急忙联合有关专家学者,联名起草了一份《乾陵发掘计划书》呈报到国务院,希望能乾陵墓道口被发现的这个机会,对神秘的乾陵进行考古发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沫若等人看来,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时处盛唐时期,承接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下启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他们的墓葬乾陵必然陪葬着许许多多珍贵的史籍和文物。如果能够对乾陵实施考古发掘,那么必然会对沥青大唐王朝历史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将是中国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一个里程碑。历代以来,乾陵墓道口难以勘寻,如今机缘巧合之下得以发现,正是天赐良机,如不趁机发掘更待何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鉴于以上两个原因,郭沫若等人奔走相告,极力主张能够对乾陵实施考古发掘。但是,由于当时考古技术比较落实,在两年的明定陵(明神宗朱翊钧的帝陵)发掘过程中,很多珍贵文物得不到良好保存而遭到毁坏,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当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接到郭沫若等人的《乾陵发掘计划书》之后,作了“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的批示,由此乾陵得以被完好保存,如今依然屹立在陕西乾县梁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