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大视点、深圳湾实验室

编辑整理 :双一流高教

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颜宁应邀到访中国海洋大学,并做了题为“探索生命暗物质,助力健康新光明”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所长宋微波院士主持,4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现场反响热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宁院士报告照片(图源:中国海洋大学)

本次报告从分辨率的发展历程切入,展示了高分辨率仪器的诞生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使研究者得以更加清晰地解析蛋白质结构,践行“结构决定功能”的理念。报告特别强调了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在推动“分辨率革命”中的核心作用,指出这项技术不仅为蛋白质结构解析提供了重要工具,还拓展了对糖类、脂质等复杂分子结构的研究。颜宁院士首先介绍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结构,填补了教科书的空白。随后分享了在解析静息与动作电位结构及探究疼痛发病机制上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关于SCN9A基因突变与Nav1.7痛觉通道的解析,为特异性阻断相关Na+通道的药物研发奠定了基础。她还提到了团队近期研究范式的转变,并以新发现的莱茵衣藻天然纤绒毛(Mastigoneme)的结构及功能倒推为例,分享了利用冷冻电镜探索生命“暗物质”的有趣过程。

在交流环节,师生们围绕“结构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及“AI驱动的科研变革”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颜宁院士一一解答提问,鼓励学生们保持探索精神和进取心,不断挑战自我,推动科学创新。报告会最后,颜宁院士表达了未来与海大展开更多学术合作的期待。这种开放而富有活力的交流不仅促进了校内外科研思想的碰撞,也为未来合作与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一天(10月14日),在山东大学123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应邀做客“观澜大讲堂”,以“探索生命暗物质 助力健康新光明”为主题作学术报告。参见:

颜宁院士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济南章丘, 200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04年于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该系继续博士后研究;2007年受聘清华大学医学院,担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12年成为终身教授,2013年成为拜耳讲席教授。2017-2022年受聘普林斯顿大学,成为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2022年12月受聘成为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2023年3月受聘兼任深圳湾实验室主任。现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

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4年获得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主要致力于跨膜运输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与病理意义跨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结构,为理解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及药物开发提供了分子基础。目前主要致力于针对疼痛的发病机理研究与药物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