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祝县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建立健全文物领域“五大体系”,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打防结合、群防群治的文物安全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天祝县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35处,其中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明长城天祝段和天祝东大寺),天祝东大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重“常态化”筑屏障。天祝县成立专项检查组,常态化对县域内长城点段、古遗址、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面巡查检查,共完成巡查检查80余次,完成全县各类建设项目涉及田野文物压覆查询50项,出具审查意见复函50份。开展长城保护标志等相关工作,树立汉代壕堑说明牌7块、打柴沟长城3段说明牌1块、水泉墩敌台说明牌2块、维护保护标志碑6块、更新说明牌画面1块。做好长城日常维护,对存在安全隐患的10余处长城墙体和烽火台采取临时支护等措施,排除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进“好项目”重保护。天祝县先后实施松山新城保护修缮项目、东大寺保护修缮项目、天堂寺赛义囊古建筑维修项目、天祝县部分长城保护围栏建设工程。争取文物本体修缮、保护性设施建设、文物环境整治等保护项目,其中“乌鞘岭长城1段、2段保护修缮项目”“岔口驿堡遗址抢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已通过省文物局专家评审,目前进入招标阶段。

挖掘“优资源”强转化。天祝县充分挖掘自然资源、藏土民族民俗文化、非遗等特色资源,加大长城、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用活用好“河西走廊门户乌鞘岭,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铜奔马后裔岔口驿马故里,吐谷浑民族纳入中央政权见证地”等文旅名片,突出城市文化、风貌特色,系统推进城市规划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拓宽“新渠道”提意识。天祝县以“中国旅游日”“文化遗产日”和“送文化下乡”等重要节点和活动为契机,发放宣传材料3200余份、开展专题展览3场次,利用抖音、快手、微信等新媒体,推出文物普法微课堂11期,采取上门培训方式开展文物法律法规等相关培训5场次,参加培训人员达150余人,加强了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提升了文物保护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狠抓“各要素”助普查。天祝县成立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完成第四次文物普查初步摸底登记135处。组织人员参加甘肃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全国文博网络学院网络培训,开展天祝东大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演练,现已落实天祝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经费100万元,近期将启动“四普”野外实地调查工作。

全媒体记者:马海云通讯员:李霞